魏、晋、南北朝的使用,从遗迹来看,不如汉代那样广泛,也可能由于战乱频繁,破坏巨大,故见之不多。现仅所能见知者,略作简述。
魏、晋、南北朝之前,纸已发明,但尚未为社会广泛使用。到魏、晋时,纸张、绢素作为书写的材料应用Et益广泛,逐步代替了竹木简。这一改变也促使印章的使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就是封泥逐渐废止,而以印色钤印于纸帛、绢素上,逐渐通行起来,尤其是到了南北朝应用更为广泛。前面谈到敦煌石室发现六朝人写的《杂阿毗昙心经》上用印泥钤印“永兴郡印”的大型朱文印,更可证明这一事实。也可说魏、晋这一时期是封泥与印色使用的交接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的特点,往往是新生事物还不够完善、成熟。用印色在纸帛、绢素上的钤印,由于纸质不坚,不易保存;印色调制尚在试验阶段,也不易保存,所以这一阶段的实物尚未能发现。从“永兴郡印”看,印体变大,印面有5厘米见方,比一般魏、晋、南北朝的官印大了近一倍,而且改用了朱文。用白文钤用在较粗的纸帛绢素上,底纹空隙较多,其文易花乱而不清晰;而用朱文线条与纸帛、绢素的淡色底相衬,较为清楚。若印体太小,线条太细,钤在较大纸帛上也不显眼。因此,印也逐渐放大,线条变粗,笔画空间加宽,这样便可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保持清晰。
钤印之“印色”,后也称“印泥”的。但这里所称的“印泥”,与秦汉时“印泥”完全是两个含义。秦汉时是指封泥而言,南北朝时是印蘸色而印在纸帛上,故称印色。印色始用水液,后用蜂蜜调朱磲,再后
来,用油调朱砂,逐步改良进步。但最初也有用墨色的,后来通行朱色,也偶用赭色、青色的。唐时官印有称“朱记”者,以别于他色也。
魏、晋、南北朝以印色钤印在纸帛、绢素上的印迹,至今少见。但在文献记载上,却有多处:如唐代窦泉《述书赋》下卷,在谈到印章钤印时有“古小雌文,东朝周额”。窦蒙注日:“周颤,东晋仆射周颚印。”另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古今公私印记》中也载有“诸好事家印,有东晋仆射周颤印。古小雌字。频周”。按小雌文,即小白文或阴文也。同书还记载“又有梁朝徐僧权印:徐”。另高芙蓉记《古今公私印》中,亦有“梁朝鉴赏家徐僧权有‘徐’白文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