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减去贾樟柯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张艺谋减去贾樟柯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张艺谋减去贾樟柯

楼层直达
zhijufa

ZxID:22430072

等级: 列兵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6-04 0
— 本帖被  浅色秋季 ″ 执行锁定操作(2013-06-04) —
中国合伙人显然是励志片,某些片段很能催人眼泪。但可惜不能回甘,半小时后各种恶味就上来了。故事苍白,人物平面,缺乏重心,不耐推敲。        好电影总有后劲,散场后,重温各种对白、段落、音乐、场景,发现很多没注意的细节,脑袋不停的前后回放,某些情节会放大,有些主线慢慢清晰,有些对白、不解处水落石出。        后劲就是经得起推敲,越想越有味道,精彩的更能进而和观众的人生观对话,心中的质问能找到应答,虽不定能说服、改变,也能消化成为观众自己的人生经历,成为体验的延伸。        是枝裕和、李安都是这种,他们的作品很能回甘。回甘是二次创作,有自己的时间节奏,就能超越了电影的形式、节奏这些表面肌理,不用纠缠于形式和内容的和合;所以好莱坞电影格律也能出艺术片。        中国合伙人在这方面实在糟透,一回味,各种偷工减料就出来了。例如:主角成冬青在北大上课时还是人人渴睡,为甚么自办培训就那么受欢迎?转变在哪里?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只有他们一家么?他的特点在哪里?那时代人人追求出国的原因在哪里?        在电影叙述中,他们的成功自然而来,典型的励志样板戏;既没有对手,也没有挫折,几个文青喊了些励志的空话,演练几次,bingo,学生滚滚而来;孟晓骏的功劳,看来完全是因为他出去喝过洋水。       成冬青被孟晓骏追问有没有梦想,他想不出来,只好说自己是在失败中不断找寻成功;但他的成功意味甚么?他成为演讲大师,但终归还是没有梦想的人。电影花了很多篇幅在三人挣扎上不上市,成冬青同意了,学校上市了,然后故事结束在那里。这意思是上市就是他们的成功么?所以成冬青终于还真是土鳖。        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在故事上加一些场景作铺垫,让角色多一点质感,所以这是一个粗糙不成熟的剧本。到了中间,电影叙述三人为上市争执、老美是怎样的高傲,而中国人是怎样的本事击败老外。但实际上的冲突──海归与土鳖却轻轻带过。如果要说符合主旋律,中国人战胜老外才是故事的主线,那么三兄弟还是没能在统一战线底下同心同得,缺了一份觉悟。这是失去了重点,两条主线,励志成功和兄弟内讧,没有起到互相衬托、对话的作用,看来像两个故事。        本来事和人都很精彩,个别场面和性格描述都有感染力,但是说故事的不行。新东方实在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讨论一下时代和人物的互相关系是绕不过的。不要求深入,但也不能畏首畏尾,对于孟的出国和失败而归,应该多花笔墨,烘托新东方的成功,也反思究竟成功代表甚么。        陈在这方面交了白卷,比较1996年的甜蜜蜜退步。有人说他比张艺谋更贾樟柯,我说他是张艺谋减去贾樟柯。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