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境仙踪》:想太多了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魔境仙踪》:想太多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魔境仙踪》:想太多了

楼层直达
吉米尼

ZxID:21921326

等级: 大元帅
╔━━━━━━━━╗ ┃猴岛基友团 吉哥┃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6-12 0
《魔境仙踪》:想太多了
[paragraph]

[img]http://img1.gtimg.com/ent/pics/hv1/183/34/1348/87662553.jpg[/img]
[align=center]《魔境仙踪》剧照[/align]

迪士尼那座常年比烟花寂寞的城堡终于在《魔境仙踪》的片头找对了质感,这个灵感源于二十世纪初的“五分钱剧场”的片头,戏仿当年电影还是“杂耍魔术”的原初放映形式,3D效果将电影的历史与现在完美结合。迪士尼想要通过这个片头表达对1939版《绿野仙踪》的致敬之情,但作为一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定为“史上观看次数最多的经典电影”的前传,《魔境仙踪》给自己压了太多点子和包袱,而以一种“整体人玩鬼,局部鬼玩人”的大杂烩方式抖包袱,结果是既没有毁掉大孩子们的童年,也没有为小孩子们构建一个崭新的奥兹仙境。
[b]创新不够,致敬来凑[/b]
片头字幕结束,一个展现各种杂耍把戏的长镜头带观众穿越到1905年,以传统的4:3比例黑白片的形式向1939版《绿野仙踪》致敬。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草台班子:喷火的艺人、大力士和侏儒、当然还有“伟大的”魔术师。在1939版的《绿野仙踪》里,多萝西曾在离家出走的路上遇见一位行骗江湖的占卜师,《魔境仙踪》里的草台班子和占卜师没有什么不同,男主角奥斯卡的身份起源显然也来源于此。在那个只有黑白两色的年代,堪萨斯的乡巴佬们对类巫术的崇拜让奥斯卡这样的骗子如鱼得水,“祖传八音盒”就像淘宝的心形石头一样成了泡妞神器,无法帮助残疾少女重新站起来让奥斯卡心怀内疚,他对旧情人立誓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却从来都没有去努力实践过。这些怀旧又讨喜的套路完成了对《绿野仙踪》的第一波致敬,同时塑造了奥斯卡的基本性格:自私、自大、自恋。其实,迪士尼在这些年一直在尝试从角色设置上进行创新,这从最能体现他们传统的动画片中就可以看出:《长发姑娘》和《无敌破坏王》的男一号都是卸下高富帅光环的浪子或小人物。然而,在核心故事和主题上,迪士尼永远都无法颠覆“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俗套。《魔境仙踪》同样如此,而且与《绿野仙踪》相比,多萝西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女孩,传达的都是正能量,而迪士尼选择一个招摇撞骗的花花公子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的男主角,我们便可以预见奥斯卡之后必然会有一个“良心发现,重新做人”的反转。
果不其然,进入奥兹仙境之后,那条通往翡翠城的黄砖路上洒满了狗血:为了向两位女巫证明自己的确是“预言中的奥兹大法师”,同时正大光明地坐拥权力、财富和美色,奥斯卡踏上了讨伐“坏女巫”的征程,到头来却发现这个长得和旧情人一模一样的女巫才是自己的真命天女——所谓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就是这个意思。不同于多萝西“没有什么地方能和家相比”的冒险之旅,奥斯卡在迫不得已的“打鬼”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动机不纯,这直接拉低了影片的主题档次和教育意义,只剩下效果平平的娱乐价值。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电影把飞猴芬利置于一个“下等人”的位置,那卖萌的眼神也掩饰不住一颗做牛做马的心,从里到外都像是在向小朋友们传达一个信息:猴子如果会说人话,就应该给它们在招待所找个给客人拎包的工作。犹记得陪伴多萝西一路走到终点的那三个伙伴——无脑的稻草人、缺心眼儿的铁皮人、胆小的狮子——都各自怀揣梦想,而芬利和瓷娃娃在奥斯卡与三个女巫的纠缠中完全属于插科打诨的调味剂,丧失了营造戏剧冲突和推进故事发展的作用,甚至还比不上小狗托托。值得庆幸的是,迪士尼挖空心思对经典的致敬:缠住芬利的树妖和突然冒出来的狮子、能歌善舞的密金矮人、“可能会活过来的”稻草人、以及经典的绿皮女巫,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故事本身的集火吐槽。
[b]戏子无义,婊子无情[/b]
当一部影片没有在剧情和主题上下太多功夫,或者说下的功夫太多以至于丢了重点,能够驱动故事的往往只剩下角色,或者演员。但事实证明,迪士尼犯下的一个最严重的战略性的错误,就是选择詹姆斯·弗朗哥来演奥斯卡。当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因为常年皱眉头而决定息影修养,弗朗哥携一双贼眉鼠眼奋勇接班,他在《魔境仙踪》里凭着“挑眉、眯眼、淫笑”这三板斧,成功加冕好莱坞最猥琐男子。也许是弗朗哥太年轻了,年轻到放大了奥斯卡身上所有的负面因子,以至于最后他良心觉醒和击退女巫本质上更像一种“小恶战胜了大恶”。而且,他的形象之所以能在最后得到挽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那场对《绿野仙踪》完成无缝对接的烟雾投影戏——《魔境仙踪》成功地保住了奥兹大法师“史上最佳声优”的地位,却无法在弗朗哥的个人魅力上服众。试想,如果影片能够按照原计划招来小罗伯特·唐尼(微博)或者约翰尼·德普,那么这个角色除了故意设置的邪气和自私,也许会更多地绽放一些反英雄的光芒。
由于男主角从剧本到表演都拥有一种无节操无下限的大男子主义,三位女主角很自然地在戏剧冲突中丧失了独立人格,沦为男人“从江湖浪子到一国之君”的铺路石。作为八音盒的第N个受害者,米拉·库妮丝饰演的塞多拉最为命苦。这位女巫从打扮到言行都像是一位被宠坏的贵族千金,戴着礼帽穿着马裤在奇珍异兽和落水狗同时出没的沼泽里闲逛,像个处女一样付出真心却反遭劈腿,最后咬下那个缺了一块良心的苹果,不惜自毁容貌去报复负心汉——这充分证明,一个女人究竟是“惊艳”还是“惊吓”,其实只跟化妆有关。而与她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米歇尔·威廉姆斯饰演的南方好女巫,与其说她是一位女巫,不如说她更像一位向小朋友们传递什么才是“真善美”的幼师。而且,米歇尔全场面瘫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因为那逼真的3D效果,你总是忍不住想要伸手把她那一缕散发着风尘气质、且全程紧贴在右半边脸的金发给塞回头冠里去。相比之下,蕾切尔·薇姿还稍微有点女巫的样子,但有人奇怪,为什么一部投资超过两亿的商业大片,还在玩着“手指放闪电”这种烂大街的巫术特效设计?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因为影片的目标观众群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而他们是用着苹果产品长大的“手指一代”。
[b]不伦不类,不功不过[/b]
无论如何,弗朗哥与三位女星的票房号召力毕竟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次和审美品位的观众群,看明星始终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而对于资格稍老和口味稍重的影迷来说,山姆·雷米是他们选择《魔境仙踪》最重要的理由。熟悉《鬼玩人》系列的影迷应该会注意到,《魔境仙踪》的故事与《鬼玩人Ⅲ》多少有点相似,后者同样是男主角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利用该时空不存在的“魔法”击败敌人,成为救世主。《魔境仙踪》里凡是山姆对自己致敬的细节,都可谓影片的亮点,而且基本都发生在夜里。比如奥斯卡在黑暗森林初次与好女巫见面的一场戏,基本就是《鬼玩人》那套“枯藤老树昏鸦”,只不过以前的浓雾效果是干冰级别,现在是高端的CG特效。至于升级版的触手系树妖、面目可憎的狒狒军团、以及最后像是被死亡之书召唤出来的老巫婆,都可以尝到山姆的恶趣味。而有心的影迷看到布鲁斯·坎贝尔装扮成魔兵守卫着翡翠城门,会忍不住感慨:山姆·雷米的男神其实永远都只有他一个。然而,一到白天,电影又重新回到了迪士尼的合家欢节奏,PG级别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山姆从独立到商业,这一路上所做的妥协其实远超我们的想象。
作为山姆·雷米的第一部3D电影,《魔境仙踪》在技术层面上只能说是不功不过。直接用3D摄影机拍摄,3D效果显然要比后期转制的正宗许多。但从技术上说,《魔境仙踪》并不具备《天神下凡》的革命性,而与《造梦的雨果》或者《少年Pi的奇幻漂流》相比,3D技术也并没有对故事和主题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影片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奥斯卡初到奥兹仙境,乘坐的热气球从瀑布跌落到沼泽,然后一个360度环拍的长镜头展示了奥兹仙境的各种环境和生物——使用3D的意图很明显是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就像奥斯卡一样从黑白映画“进入”一个五彩斑斓的新世界。但可惜的是,整个奥兹仙境的概念设计和艺术指导很大程度上是从《爱丽丝梦游仙境》移植过来(包括瓷器镇那个以“致敬”名义直接搬过来的大茶壶模型),但蒂姆·波顿有自己的一套视觉艺术体系,而《魔境仙踪》只能从1939版和原著中进行优化,最后的结果就是过犹不及,一切都做得“太满”,就像一出高大全的“奥兹国国家地理”,徒有一眼看不完的壮观,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却很少。比如“小河仙”这种生物从造型到功能都没有任何新意,再加上弗朗哥的表演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绿幕味儿,小河仙的喷水效果做得再3D,也只能沦为一种噱头。
[ 此帖被吉米尼在2013-06-12 00:53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4
DB+14 2013-06-12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6-12 0
只玩过这游戏  迪士尼出的
Kim Hyun A Love Your Life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