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兰迪·奥顿的大变脸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体育沙龙解析兰迪·奥顿的大变脸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解析兰迪·奥顿的大变脸

楼层直达
璃鱼浅析

ZxID:14140764

等级: 元老
配偶: 西小夏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9-01 0
解析兰迪·奥顿的大变脸
[b]转自环球摔迷[/b]

[align=center][img]http://pic.hqshuaimi.com/uploadimg/2013/0827/20130827121526178.jpg[/img][/align]

最近这段时间,WWE最热的剧情还剩下两个,其一是兰迪·奥顿和Triple H的转反,其二是CM 朋克和保罗·海曼的恩怨。由于这两个剧情的持续升温,包括科迪·罗斯和德米安·仙道的恩怨甚至WWE女子冠军AJ的转正剧情都已经几乎要被摔迷们无视了。如果各位有曾经在夏日狂潮PPV之后关注过环球摔迷网和百分美摔网的评论页,那么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自从兰迪·奥顿兑现合约包以来,摔迷对于他和Triple H的谩骂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疯狂程度。

[align=center][img]http://pic.hqshuaimi.com/uploadimg/2013/0827/20130827121519134.jpg[/img][/align]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摔迷在看到最近这段时间的比赛后总是非常的愤怒,甚至会产生这样一系列的疑问,比如为什么丹尼尔·布莱恩要遭受如此的折磨?为什么那个曾经因为在崇尚“People Power”的约翰·劳瑞耐提斯的折磨和攻击中崛起的被摔迷寄予厚望的Triple H在得到实权之后就干出了这么一件卑鄙的坏事?为什么兰迪·奥顿如此丧心病狂竟然为了成为冠军而心甘情愿沦为Triple H的傀儡?为什么明明所有的选手联合起来就可以像当年的Big Johnny一样向董事会提出申请弹劾Triple H可是大家现如今却要选择远远站在那里看着丹尼尔·布莱恩被驸马爷和他的小伙伴们戏耍虐待?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的脑海中产生了这一系列问题,那么无疑你已经被这段剧情成功的吸引了。而吸引你的注意,恰恰是WWE炮制这一系列虐心剧情的根本目的。

[align=center][img]http://pic.hqshuaimi.com/uploadimg/2013/0827/20130827121530123.jpg[/img][/align]

这段剧情很虐心。是的,至少我是这么看的。想想看刚才我列举的那几个问题吧,难道这些疑问本身不够纠结?难道这些问题带给你的困扰不让你纠结?可是为什么WWE要安排这么纠结的剧情给摔迷而不再像以往一样安排情节简单的对抗剧情呢?像希莫斯那种,言语不和就开打,打服气了就换个人找茬。这样的剧情不是很好吗?WWE的核心产品归根到底是那些表演赛,为什么要为了一场表演赛安排如此多的过场?的确。以我的经验,在以往WWE的比赛中,WWE从没有为了某一场比赛如此煞费苦心地安排剧情。但是就在最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选手因为角色性格的限制再也得不到极具吸引力的剧情线支持而不得不走上职业生涯的下坡路,WWE已经逼迫自己走上了一条畸形发展的不归路,那就是——增加剧情戏份,丰富选手性格。

[align=center][img]http://pic.hqshuaimi.com/uploadimg/2013/0827/20130827121531135.jpg[/img][/align]

从目前WWE的发展来看,接受过如此改变并且取得成功的选手不在少数,比如因为麦克风炸弹一炮而红的CM 朋克,比如因为The Rock回归而饱受争议的约翰·塞纳,比如因为偷袭事件辗转入行的布拉德·麦道克斯,比如因为保罗·海曼的重新包装风生水起的柯蒂斯·阿克塞尔,比如因为“吃不够”大红大紫的Ryback。这些选手都因为“长剧情”的影响得到了人们长时间的关注。这些选手也因为在这些长剧情中发展出的各种新线索得到了突破角色限制的机会。CM 朋克的亦正亦邪,约翰·塞纳的饱受争议,RAW总经理的喜忧参半,还有Ryback,还有柯蒂斯·阿克塞尔,这些人现如今的剧情角色都是在长剧情的帮助下产生并成熟起来的。所以,面对如此多的成功经验,想激活签了长约却一度远离了观众视线的兰迪·奥顿,WWE似乎只有长剧情这一个办法。


[align=center][img]http://pic.hqshuaimi.com/uploadimg/2013/0827/20130827121537665.jpg[/img][/align]

说到这段虐心的剧情,我想问问各位摔迷,有没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是兰迪·奥顿?难道除了兰迪·奥顿WWE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扛旗的选手了?当然不。我觉得,不管是阿尔伯托·德·里奥,还是CM 朋克,甚至丹尼尔·布莱恩都可以扛旗,但是如果因为约翰·塞纳因伤离职6个月就临时抓包一个选手来扛旗,对于WWE的长远发展是不是真的有利呢?我觉得不。今天A伤了,就用B扛旗,如果B也伤了呢?用C吗?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就坐吃山空了?这样发展下去,大家就不用努力拼搏,只要等着明天谁发生个意外打不了比赛自己就可以上场了,WWE还是WWE吗?他还能保持行业第一的位置吗?所以,为了WWE的长远发展,WWE必须发掘起更多的具备扛旗实力的选手,而兰迪·奥顿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具备扛旗的实力却没有得到重用的人。所以,要启用兰迪·奥顿。可是,怎么才能用好兰迪·奥顿呢?只有继续发掘兰迪身上蕴藏的反派角色的魅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重用兰迪的前提,就是转反。

[align=center][img]http://pic.hqshuaimi.com/uploadimg/2013/0827/20130827121544711.jpg[/img][/align]

其实兰迪·奥顿闹着要转反这件事发生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他的个人推特,到外媒的各种花边新闻,从他日渐走样的身材,到他难以置信地第二次违反WWE的健康条例,兰迪·奥顿曾经一度负面新闻缠身,让大家对他的前途心生忧虑。可是,兰迪·奥顿闹得越欢WWE越没有安排他转反的意思,这是为什么?甚至在他拿着合约包耀武扬威的时候,WWE也没有安排他在比赛中或者剧情中表现出十分明显的转反的迹象,导致大多数粉丝对拿着合约包的兰迪的看法也仍然保持着“正派选手”的一贯性。这又是为什么?我觉得,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兰迪·奥顿转反得到的关注还不够多——他在推特上抱怨,可没过多久就没人再关心他的抱怨,他拿着合约包出场,可没有人真正把他看做对WWE冠军的威胁,即便在他放狠话要拿走WWE冠军金腰带的时候,粉丝们还是鼓着掌微笑着把兰迪·奥顿的冷表情当做按下快门的最佳瞬间。如果兰迪·奥顿转反了却没有掀起大风大浪,那么兰迪·奥顿怎么扛旗呢?要知道就算约翰·塞纳被The Rock骂的狗血淋头,他也还是能够得到全体WWE粉丝的关注——哪怕只是一句轻轻地Cena Suck,也得有人愿意喊出来啊。所以,如果要重用兰迪·奥顿,就必须让兰迪·奥顿的转反达到这样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个程度呢?WWE的选择是,牺牲Triple H。

[align=center][img]http://pic.hqshuaimi.com/uploadimg/2013/0827/20130827121550463.jpg[/img][/align]


怎么说呢,驸马爷现如今在摔迷中的口碑是他在和约翰总经理大战的时候积攒下的,他在摔迷中的威望和影响力之高,是几乎WWE所有现役选手都望尘莫及的,所以,要想让计划转反的兰迪·奥顿在一夜之间变成所有人关注甚至唾骂的焦点,就要利用驸马爷的威望,让驸马爷变成那个坏人,让驸马爷转反,推着兰迪·奥顿走。这样一来,兰迪·奥顿“转反”了,因为他兑现合约包这件事“背叛”了所有摔迷,驸马爷转反了,因为他为了所谓的公司利益背叛了“公正”。这样一来,所有因为驸马爷曾经的“公正”而尊重他的摔迷都会因为他对“公正”的背叛而关注他的转反,甚至来辱骂他,而顺带的这批粉丝就会因为对驸马爷的关注而注意到兰迪·奥顿的小人行为。这样一来,支持兰迪·奥顿转反的粉丝如愿了,痛恨驸马爷背叛的粉丝也会加入到对兰迪·奥顿大爆嘘声的队伍当中,兰迪·奥顿一下子成了整个联盟的敌人,同时他也成了WWE现如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反派一线。而且,当初为了夏日狂潮上的那场和约翰·塞纳的经典比赛,WWE捧红了丹尼尔·布莱恩,随着驸马爷的背叛,所有支持丹尼尔·布莱恩的粉丝立刻被推到了兰迪·奥顿的对立面。这样一来,兰迪·奥顿的转反就成了一个大家不得不关注的话题。为什么这段剧情具有如此的影响力?我想真正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了。

[align=center][img]http://pic.hqshuaimi.com/uploadimg/2013/0827/20130827121528364.jpg[/img][/align]

其实仔细分析下来不难发现,WWE给兰迪·奥顿未来留下了一个转正的铺垫——从剧情上讲,自始至终,兰迪·奥顿只是为了夺得WWE冠军而出场的,如果他在剧情的发展中变得将冠军看得高于一切,那么他就有可能会因为本周RAW上Triple H的那句“WWE冠军也是我的,兰迪·奥顿只是替我掌管它”而背叛驸马爷。那么到时候,也许今天还在痛骂兰迪的粉丝又会为他击节叫好了吧。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3-09-01

兰迪掌管圣盾?

窝头就咸菜

ZxID:10504006

等级: 贵宾
只要我们还有心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9-01 0
兰迪掌管圣盾?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