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中庸为上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养生保健,中庸为上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7个回复

[星语心愿]养生保健,中庸为上

楼层直达
未来v丶

ZxID:23375248

等级: 元老
清静-要么忍,要么残忍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9-15 0
养生保健,中庸为上
[table=100%,#ffffff,#000000,10][tr][td]
[img]http://s1.houdao.com/11884/photo/Mon_1309/102678_5309137827313265ae2ef338aea71.gif[/img]
[align=center][attachment=7311855][/align]
珍惜生命,关注健康,人生应有之义;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自是热门话题。然而我们在临床所见,很多人自认为会养生,刻意追求保健,结果适得其反。有人怕营养过剩,拼命减食节食,怕血脂高,忌肉如砒,怕糖尿病,视糖为鸩,结果营养不良了;有人以药为宝,视补品保健品为第一要紧事,吃饭反倒居于其次,结果疾病还会找上门;也有运动锻炼过头,未明即起,闻鸡起舞,日上三竿尚意犹未尽,且不分寒暑,结果腰酸背疼,老是感觉疲劳,身体状况反而不好。

  那么,该如何正确地养生保健呢?用得上老祖宗的一句话:道法自然,中庸为上。道法自然,道家的处世哲学;中庸,儒家的传统道德规范,中正不偏之意。借以言养生,即以平常心对待,自然平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自是应有的态度。

  

  中庸第一义,整体均衡

  

  人身本是统一的整体,不仅心肝脾肺肾五脏之间需要处于一种整体的平衡状态,五脏与四肢五官、肌肉百骸之间也需要一种整体的平衡状态。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各种治疗方案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可能是整体性的,许多养生保健措施也具有两面性。例如,胆固醇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多种食用油的包装上都注明“绝无胆固醇”,似乎胆固醇和三聚氰胺一样有害无益。但是,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兴奋剂违规的运动员往往是在什么固醇药物上栽了跟头。实际上,胆固醇是许多人体必须的激素的原料,与身体强壮、体力充沛关系密切。又如,高血压是心、脑、肾诸多重要脏器重大疾病的病因,降压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但血压又是脏器血液供应的动力,血压下来了,可能有些脏器的血液供应就受影响,脑位置最高,需血最多,脑供血不足本来就常见,就更容易受影响了。所以,如何降压,降到多少为宜,都是一个问题,都需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做到整体均衡并不容易,各人情况各异,方法也就不能一致,没有绝对统一人人适用的方法。所以,需要医生指导,这也是医生比“山友”间的相互交流要高明的地方。中医的体质辨证就是对这种整体状态作出判断,平时养生保健各有特点,各有宜忌,如果生病了,体质状况与病情发展、疾病辨证也有明显关联。痰湿体质者,控制高脂高蛋白饮食就该严格点,而虚弱体质就应当放宽,反要注意补充营养,运用补益类药物。气虚阳虚者宜温补,阴虚体质者温补无益反可能有害。

  

  中庸第二义,无过不及

  

  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不是“多多益善”,更不可“矫枉过正”。运动是有益的,缺乏运动固然不好,但长时间大运动量对于老年人而言也是不太适宜的,既可能过度增加心肺负担,也可能有损关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百步不到百米,是很短的距离,讲百步而不讲千步、万步,就是个度的问题。有人在操场一跑就是十多圈,有人晨练两个钟头仍未罢休,都有可能运动过量。那么多少运动量才好?这没有统一标准,各人情况各异,但有一点可供参考:运动之后,身体轻松,精力充沛,就是适度;如体倦神疲,懒洋洋的干什么都无兴致,这就过量了。害怕高血脂或肥胖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许多人忌荤嗜素,视肉食为砒鸩毒物,结果呢,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也为骨质疏松之类虚弱性疾病留下了隐患。有信奉佛教的老人,一年要吃三个月“观音素”,结果弄得虚弱不堪,尤其是第三个月,更是有损元气。对于这类病员,我给的医嘱各自不同:有的禁酒即可,有的建议肉食七折、八折,而吃“观音素”者则建议改为每天早晨吃素。一般而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比较科学的,只要戒绝暴饮暴食、酗酒嗜酒的不良行为,还应是合乎人的生理需求的。

  中庸第三义,自然平淡

  

  中医养生讲究自然平和,《黄帝内经》开宗明义就是《上古天真论》,就是讲养生的,主张“恬惔虚无,真气从之”,“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人到老年,名利心自然淡薄了,但对健康的担忧、对疾病的恐惧却日益强烈。有人为某项化验指标升高担惊受怕,有人为TCD报告单上的“脑供血不足”惴惴不安,有人为CT单的“老年性脑萎缩”焦虑不宁,除了一般用药外,我给这类病员的医嘱是:少去医院,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书画、学越剧去,体力好的外出旅游去,就是去礼拜堂、去念经拜佛、去搓几下小麻将,都有助于心境平和,缓和焦虑,有助心态。而给予的解释是:您能够接受老眼昏花、头顶秃了,牙齿稀了,也能够理解体力下降、记性大不如前的现实,为什么就不能允许这些客观指标的变化呢?正视重视但不恐惧,积极而又平常应对,“心安而不惧”,应是自然平淡的应有之义。

  道法自然的另一面,顺应外界的自然规律。例如,早起是一种好习惯,“一日之计在于晨”,《黄帝内经》阐述四时调神养生,都讲要夜卧早起,唯独强调冬为闭藏季节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也是顺应自然。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晚间体育新闻后的气象节目里,常常提醒人们,雾天、风天不宜晨练,也是顺应自然之一种,善养生保健者也要重视。

  中庸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一种思想境界,借以说明养生保健,也是高标准的境界。
[align=center][attachment=7311856][/align]

[align=right][img]http://s1.houdao.com/11884/photo/Mon_1309/102678_f4cb13782731316728b9bac8280a5.gif[/img][/align]
[/td][/tr][/tabl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3-09-15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素质待人
冷静处事
青春哥的梦想

ZxID:26144259

等级: 元老
             近水楼台先得月     专注偷懒三个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9-15 0
修身养性啊。



































































陶冶情操啊。
严康腾迅博客

ZxID:23126904

等级: 大将
哥不是人民币,做不到每个人都满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9-15 0
  ※谢谢分享※
Redundant°

ZxID:22483854

等级: 元帅
No  zuo  No  die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9-15 0
多谢分享
  物是人非゛

ZxID:158108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9-15 0
LOGO
未来v丶

ZxID:23375248

等级: 元老
清静-要么忍,要么残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9-15 0
其实我是学医的呵呵
素质待人
冷静处事
尕丶鑫

ZxID:26667095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9-15 0
欢迎常来哦
'无言独上箐楼`

ZxID:24972614

等级: 大将
╔━━━━━━━━╗ ┃两女一杯吃嘛嘛香┃╚━━━━━━━━╝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9-18 0
看起来不错啊
~~~~~~~给我一个姑娘我可以创造一个民族~~~~~~~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