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天堂三部曲之爱/天堂:爱/仙境
◎片 名 Paradise: Love/Paradies: Liebe
◎年 代 2012
◎国 家 奥地利/德国/法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德语
◎字 幕 英文/德文
◎IMDB评分 7.0/10 from 2,493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 DTS
◎视频尺寸 1280x690
◎文件大小 5.83 GB
◎片 长 2:00:45
◎导 演 尤里西·塞德尔 Ulrich Seidl
◎主 演 玛格丽特·提塞尔 Margarete Tiesel ....Teresa
Peter Kazungu ....Munga
Inge Maux ....Teresas Freundin
Dunja Sowinetz ....Touristin
Helen Brugat
Gabriel Mwarua ....Gabriel
Carlos Mkutano ....Salama
Josphat Hamisi ....Beachboy
◎简 介
影片讲述了两个故事,分别是关于母亲和女儿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叫做《糖妈妈》(sugar mamas),主角是一个叫做特瑞莎的50岁女人,她是一个专门为残疾人士提供服务的护工。她飞到肯尼亚寻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运气和一个年轻的黑人伴侣。(sugar mamas指的是那些从欧洲来到肯尼亚的女人,她们常常会用钱在肯尼亚购买一些年轻男人的“爱”)
第二故事叫做《马莲恩》,主角是特瑞莎的女儿。这个13岁的女孩肥胖又无礼。当她的妈妈前往肯尼亚度假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奥地利的减肥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她爱上了夏令营的负责人。这个男人比她大了整整40岁,关于他,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医生。因为今后不可能在一起,医生拒绝了这个小女生的示爱……
《天堂》,用两个故事讲述了老牛吃嫩草和嫩牛啃树根这两种并不算主流的爱情状态,表达了一种人人都需要爱情的社会和人生常态。
这是尤里西·塞德尔的一个三部曲的第一部,这个三部曲将记录3个女人,3个假期和3段渴望幸福的故事。
一句话评论
通过一个家庭中三个女人的故事表现女性的性旅行,极富煽动性。
——《好莱坞报道者》
通篇充斥着露骨的性爱,这样的电影恐怕只能在极具包容性的国家才能发行上映。
——《综艺》
获奖记录戛纳电影节 Cannes Film Festival
第65届 (2012)
提名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尤里西·塞德尔 Ulrich Seidl
欧洲电影奖 European Film Awards
第25届 (2012)
提名
·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 玛格丽特·提塞尔 Margarete Tiesel
迅雷快传:
http://kuai.xunlei.com/d/kw41BwLxBQD4d0dSefd◎译 名 天堂三部曲之信仰/天堂:信仰
◎片 名 Paradies: Faith
◎年 代 2012
◎国 家 奥地利/德国/法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德语
◎字 幕 英文/德文
◎IMDB评分 6.9/10 from 831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 DTS
◎视频尺寸 1280x690
◎文件大小 5.32 GB
◎片 长 1:53:31
◎导 演 尤里西·塞德尔 Ulrich Seidl
◎主 演 玛莉亚·霍夫斯塔特 Maria Hofstätter ....Anna Maria
纳比尔·撒勒 Nabil Saleh
娜塔娅·巴拉诺娃 Natalya Baranova
Rene Rupnik
Helen Brugat
Daniel Hösl ....Messdiener
◎简 介
本片和《天堂:爱》是姐妹片。在上一集中,我们见到的主角叫做特瑞莎。而在这一集里,主角是特瑞莎的女儿。这个13岁的女孩肥胖又无礼。当她的妈妈前往肯尼亚度假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奥地利的减肥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她爱上了夏令营的负责人。这个男人比她大了整整40岁,关于他,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医生。因为今后不可能在一起,医生拒绝了这个小女生的示爱……
一句话评论该片叙事巧妙而有分寸,构图简洁寓意深刻,虽然内核含有严肃的宗教因素,但却充满了智慧和黑色幽默。
——《好莱坞报道》
幕后制作 一直以来奥地利导演尤里希·塞德尔的作品都备受争议,起初被奥地利著名的维也纳电影学院开除,原因是他的作品过于大胆,可能会损害学校的声誉,后来又受到电影评论家和观众的质疑。由美国Strand Releasing发行的《天堂》三部曲源自1932年Ödön von Horváth创作的剧本《信仰,希望,宽容》,讲述了一个家庭中三个女人之间的故事。第一部《天堂:爱》是故事是关于在肯尼亚的欧洲色情观光业,此片还入围了当年嘎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第二部《天堂:信仰》讲述了一位天主教女教徒参加了一次当代宗教性的“十字军东征”,玛丽亚·霍夫斯塔德出演。看似不宜甚至亵渎宗教的象征主义贯穿始终,但是赛德尔对信仰体系的怜悯之心是很明显的。这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信徒追寻信仰真谛的故事,同时也刻画出了中年人孤独的内心世界。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本片被授予评审团特别奖,塞德尔导演在这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您对宗教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尤里希·塞德尔:很复杂,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宗教信仰一方面可能会让人走向歧途极端,另一方面它确实是人们追求的需要的东西。
一开始就准备把《天堂》打造成三部曲吗?
一部电影就像一次旅程,要花费很长时间。开始只是一个连对白都没有的脚本,然后开始拍摄,但是因为拍摄地点、演员、调查结果这些事情总是打断我们的原计划。尤其是拍摄地点,这很重要,它关乎到整个电影的基调。每部电影开始之前,我都要花很多时间考察拍摄地。我不是那种很明确的了解现在需要什么的人,相反我只知道我不想要什么,不像迈克尔·哈尼克,他目标很明确。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故事可能完全不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所以我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的,方便我了解控制故事的发展,什么能做什么不能以及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它有可能这样或那样,但是刚开始我是没有打算拍成三部曲的。
现在确定是三部曲了,《信仰》是第二部分,《希望》将是终篇,您怎样让这三部相连贯成一个整体?
每一部都有独立的主题和规律,演员、地点、故事等等各种要素的组合联系会让结果肯定千差万别。《信仰》和《爱》所讲述的故事差别很大,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反应,观看《信仰》时,他们会笑的更多,可能是信仰比爱更适合被拿来取笑。
您是计划好要加上一些喜剧效果的吗?
不是(笑)!
似乎人们总是能设法在您的电影里面找到一些很有争议的东西,您认为这是为什么?
我想是因为我不怕在电影里讲述一些禁忌的,人们不想看到的东西。我也不会断章取义,不会让角色脱离实际,否则的话就只是贫乏的恐怖片了。那样做很蠢,也不是我的追求。《天堂:信仰》中,安娜·玛丽亚对基督耶稣的爱不断的增长,变得更强烈。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这种爱变成有性的性质也是自然的正常的。
影评人称您的作品充满争议,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式和安娜·玛丽亚看待信仰的方式一样: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去试着理解更深层的意义。
媒体总是急切地有意地抓着一个争议点不放,势必要在上面做点大文章出来,他们的报道和我的所有看法都不一致。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判断,但是观众是否认为电影有过激的地方我无法知道。我只是想要用影像来讲述我脑海中的故事,制作电影的时候我不会考虑到观众的观感反应。事先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相信自己的直觉,并且假设我自己认为重要的正确的东西观众也会感兴趣。
这几部电影的开拍准备工作似乎很难,特别是电影里面的很多场景,尽管事先有精确的计划,还是要在拍摄时才能建好。
大家都知道我的电影开拍准备时间是很长的,不论是《天堂:爱》里面的在一起很久的沙滩男孩,还是《天堂:信仰》中的虔诚的天主教徒,我跟了他们几周时间,像个流浪汉似的挨家挨户的拜访,问他们信仰的意义,如何理解自己的信仰。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我的想法正是源自这些真实的经历。玛莉亚在进行准备角色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她本身接受过严格的天主教教育,经历过长时间的挣扎。帮助她研究理解处理这个角色也是我的工作,我建议她尽量保持沉默,希望这样能帮她进入角色。
您和您的团队在一起工作很长时间了,你们之间这么多年的默契和相互信任对您应该有很大帮助吧?
和这些一起经历过很多事情的熟人在一起共事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样工作起来更有效率,我们彼此都很了解每个人的想法。团队人员的选用,也许除了摄像导演,对现场气氛会有很大影响的,也会影响演员,特别是非专业演员。所以就需要一个能他们感到自在舒服的工作人员。我们会让非专业演员先做些即兴表演,好让他们自己更好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他们需要感到自由,有人支持他们。如果我们都是冷冰冰的,很机械地在工作的话,他们是没有办法做好的。
您的作品更多的是在反映全世界而不仅仅只是奥地利,是吗?
当然是关于整个世界。
花絮·“天堂三部曲”之间环环相扣,《天堂:信仰》的主角安娜·玛利亚是《天堂:爱》中的主角特瑞莎的妹妹,而第三部《天堂:希望》中的主角则是安娜的女儿。
·首部曲《天堂:爱》在2012年戛纳电影节首映,《天堂:信仰》则紧接着入围威尼斯。最后一部《天堂:希望》则在2013年柏林亮相,完成了三大电影节的完美巡航。
迅雷快传:
http://kuai.xunlei.com/d/kw41BwLyBQAGeEdS8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