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数码讯(编译:张晓微)之前我们都已经看到过通过纳米技术制造的电子皮肤等科研成果。现在,纳米技术已经又开始进入动物胡须的仿生学领域。许多哺乳动物都利用脸上特殊的毛发感受无法看到的物体。研究人员早就意识到,人工胡须可以帮助机器人感知周围的世界。最近,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决定把这种实用性极强的“传感器”也运用到机器人身上。日前他们模仿动物的胡须造出了一种“电子胡须”。
这种非常细的感应器的长度与直径之比非常高,而且采用的是弹性纤维,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强度。其表面涂有银颗粒和碳纳米管的复合膜。银的微粒子能够对机械性的组合运动产生传感反应,纳米管形成可偏转的导电网络。像这样的“电子胡须”具有高灵敏度:即使在桌子上放置一枚纸币这样小的压力其也能感知到。
该研究团队表示,“在测试中这种电子胡须与之前报道过的那种静电容量型压力传感器以及抵抗型的压力传感器相比具有高达10倍的敏感度。”研究小组现在正在致力于以从前在机器人手脚上使用的人工电子皮肤为参考,利用生物仿生学开开发出一种具有柔软触感的材料。
根据研究小组的阐述,这种“电子胡须”能够很轻松地与各种各样的“双方向性系统”拼接组合起来。其带领的研究小组将在下次进行一个概念检证实验,将其应用在气流的2D、3D映射实验上。
如果这种技术将来能在机器人身上活用的话,其就能够做到感知周围的物体并且正确地进行制图。它也许还能够和识别空间的机器人进行连接活用。另外,其还可以用于可穿戴技术的开发上。虽说不能像猫咪一样将其贴在脸上,但是却可以用来当作检测脉搏以及心跳数的感应器。甚至还可应用到先进机器人技术研究和人机接口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