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100%,#1c1c1c,#1c1c1c,1][tr][td]
[align=center][table=70%,#ffffff,#ffffff,1][tr][td]
[align=center]
[attachment=7757016]
2014年初的春运,12306被黄牛扫荡,看着抢票人焦急的神色,不恋家的我却有些不理解:为什么票都这么难抢了还是一定要回家?为什么有人宁可换乘6次也要回家?当我把这些话说出口之后,遭到众人鄙视的眼神,就觉得很委屈很奇怪,“难道就没有人和我一样不恋家?”
原来,在“不恋家”这件事上,我不是一个人
--------------------------------------------------------------------------------
在这个万事google,百事度娘的年代,我把“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不恋家”打进搜索框,一回车发现,原来,我真的不是一个人。
2011年6月,一位90后大学生深夜在网上发了一则《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不恋家》的帖子,帖子大意是:
虽然知道自己和家人彼此相爱,但是她就是觉得和父母之间没话说。每次想要学着和同学一样,跟家里撒撒娇,扯点琐事,结果总是自己词穷,爸妈也词穷,老三句“吃了没”、“睡了没”、“在干什么?”就没了,于是爸妈总说“没事就挂了吧”,一个电话最多不超过1分钟。曾经试着在父亲节祝父亲节日快乐,得到的回应是“什么父亲节不父亲节的,还不是那样过”,而且“语气平淡得我读不出一丝情绪”。于是,当又一个父亲节到来时,她没有再打电话。她在外地许多年,很少想家,独自承担许多事。
原帖650字,引来众人只言片语式的跟帖将近两万字,跟帖竟持续了6个月之久。
许多人报告了自己和父母通话的时长,从30秒到几分钟不等,总是父母先挂电话,“每次被挂,都很错愕”。通话内容主要关于钱:“钱够不够用?不够再打(打进在校用的银行卡里)。”“怎么这么快就花完了?”关怀到“身体是最重要的,好好吃饭”为止。“聊天只剩下三件事:‘考试怎样了,工作找了吗,和老师搞好关系。’”
跟帖的人恨不得个个都现身说法来表达自己有多大的共鸣,可见如今真的有很多人不恋家。
[attachment=7757018]
我不是一个人,为什么?
--------------------------------------------------------------------------------
众多文艺作品传达了这样一个观念:亲情是沉默的,但亲情植根于血缘,血浓于水,所以无需表达。
说到这里貌似没什么问题,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嘛,但是假如把这句话的含义继续说下去:
反正对方会懂的,那么藏在心里就行了,何必还要和自己较劲,把话说出来。——你就会觉得这是一句混账话。
“代沟”、“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之所以带给当事人心灵上的痛苦,正是因为缺乏亲子间的交流。亲子之间缺乏交流,正在酿成一个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个责任是双方的。
□ 父母这一方: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父母忙于工作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和亲情教育,缩短了和子女沟通交流的时间。长期缺乏高质量的沟通,而且父母也缺乏倾听的能力和意愿,总是以父母的视角来“指导”、“纠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思考。
孩子长期得不到鼓励,反而总是得到否定,久而久之,孩子不再愿意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父母分享,并把这个问题定义为“代沟”,觉得父母不可能真正理解自己的想法,觉得与其跟他们沟通而挨骂,不如什么也不告诉他们。就这样,孩子关上了心门,后果是所谓的“代沟”只会越来越深。
不与子女主动交流是一方面,另外,脾气火爆的父母,夫妻关系不融洽的父母,都会让家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让孩子大气都不敢出,更别说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假如父母始终不假思索地相信“亲情无需表达”,从而不用心经营亲情,也忘了营造一个温暖的家,那么亲子之间只会越来越疏远,最后只剩下血缘亲情在维系。
□ 子女这一方:
我们都知道交流关怀是双向的,为人子女,当自己恰好有一对不懂爱的父母,不能总是期待活了一把年纪的父母拉下老脸先改变,相反,理应先由自己跨出那一步。
可是,回帖的人中没人提及自己为改变这种情形做了什么。
南方周末的评论说,当女儿对电话那头的词穷失望时,她没有检讨,电话这头的自己为什么也词穷。只能判断,在这个父母不会用孩子认为应当的方式去关爱她的家里,孩子也没有学会如何去敬爱家长。而跟帖的人也像顶楼发帖的姑娘一样,他们只有从自我出发的“失望”,没有回到自身的检讨。
另外,子女们之所以羞于表达,也许还因为近年来社会变化太快。出生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大学生们和部分固步自封的父母在观念上的差异实在太大,逼得子女们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不得不更加反叛,才能感受到自我的独立,而反叛的代价便是很难拉下脸来和父母言和,至于把心里话说出来,更是难上加难。
还有离家距离远也是个问题,因为与父母相隔距离远了,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大小事与其跟父母说,倒不如自己解决更快,所以“没必要和父母说”,另外,报喜不报忧的心态,也让子女在话题上有所选择,不能有啥说啥。这些都间接地疏远了亲子间的心理距离。
有时,真的并非亲子之间不爱对方,却是彼此牵挂而不知情,久而久之,亲情在无言中淡漠。
[attachment=7757019]
爱家,才会恋家
--------------------------------------------------------------------------------
种种“真的不懂爱孩子”的父母,培养出来的是“长这么大就不会撒娇”的人,“生性凉薄”的人,“冷淡/冷漠”的人,“没有感情”的人,“没有家的概念”的人,“和家人完全没有和朋友亲”的人,哀号“根本不想做他们的女儿”、“为什么要生我”的人,最后统统是“这些年从来没有想过家”的人。
不想家,就是不孝了么?关于什么是孝,不妨引经据典:100年前的民国教科书《新修身》第一课讲《孝道》:“小乌返哺,报母勤劬,此人人所知。……人则自其初生,至于成立,岁月淹久,亲恩尤厚,故图报宜殷。……而洁身修行,勿贻父母忧辱,又孝之大者也。”却原来,“返哺”是要先有“哺”的。通常,你哺什么,就得什么。
可是,你想要城里那个比胶囊大一点的窝吗?想要那份比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多好几倍的打工收入吗?想挣更多一点钱,好让下一代从此翻身做城里人吗?你点点头。对不起,请付筹码,请离开妻儿父母,你的那个家。
当恋家与否变成一个经济学问题的时候,就多了一丝冷冰冰的隔绝。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我们,都是如此。
当亲子之间缺乏交流变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时候,奔忙着赚钱的人们急忙调转头来解决问题时也是一样的急吼吼——去年不是还说要把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么?可惜,亲情甚至不能用道德来束缚,更别说法律了。
假如说道德属于个人内心对自我的约束,是内部动机的话,法律就是强制的力量,是外部动机。心理学中认为内部动机外化的后果,是削弱内部动机,本来自己想要的,变成别人想要的,为别人做的,慢慢地就不再发自内心想去做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也许大家耳熟能详:一群精力过剩的小屁孩喜欢踢垃圾桶玩,住在附近的老爷爷觉得很烦恼,因为打扰了他休息。老爷爷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那些小屁孩说,我喜欢看你们踢垃圾桶,为了奖励你们,我要给你们零花钱,每人每天10元,小屁孩觉得特别开心,第二天踢得更起劲,几天后,老爷爷说,哎呀,最近手头紧,只能给你们8块,于是小屁孩们觉得有点丧气,再过几天,老爷爷说,哎呀,今天实在没带钱,不好意思啊,于是小屁孩们就觉得,踢得这么卖力,但钱却越来越少了,很吃亏,于是走了,再也没回来,老爷爷的世界终于清净了。
老爷爷巧妙地将小屁孩们的内部动机(真心喜欢踢垃圾桶)变成了外部动机(为了钱而去踢),然后逐渐削弱外部动机(钱越来越少),最终消灭了动机(小屁孩们再也不回来了)。回到把“常回家看看”立法上也是一样的,外部的强制约束只会让人越来越依赖法律的警示作用,为了不受处罚,不被唾骂而去做,而忘了亲子交流的初衷其实是爱。
在亲情面前,法律的威慑是无力的,道德的高压也只会让人自责,让人恋家的办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慢下脚步,去爱。
如何爱?三个“要”:
一要抽出时间,二要放下面子,三要相信亲情。
[/align]
[/td][/tr][/table][/align]
[/td][/tr][/table][/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