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和声是什么?我以为,是灵魂另一半的共鸣
歌唱本是反映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歌唱给人带来听觉享受的同时,更直接、更真实、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优秀的歌唱家演绎歌曲时除了歌唱技巧重点更放在了情感的处理。用和声演绎歌曲需要更高层次的技巧处理,需要歌手深度配合,才能达到琴瑟和鸣的效果。
黄绮珊:看腻了花哨的技巧,我想要音乐本来味道
正所谓无招胜有招。艺术到一定境界后,许多人会痴迷于技巧,流连于形式,唱歌越来越华丽,声线越来越丰富,但是许多人反而失却了音乐本来对于情感的表达。音乐的技巧,在表达,在于还原,不难看到,返朴归真,将会是黄妈在这场最美和声中的追求。
萧敬腾:我不是导师,我只是在等音乐的另一半
在音乐上,曲高和寡是许多歌者的通用寂寞,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呼风唤雨”的雨神,两季《最美和声》的导师,看来似乎等待音乐上的“合体”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栏目的升级,相信雨神可以找到他的“风神”相伴。
陶喆:是师徒,是拍档,更是音乐的两半
其实在《最美和声》的导师并不止是导师,他与选手之间的关系,也不单纯只是我选中你而已,而是需要两个人的合作,互有灵犀,才能和出最美和声。在这里,R&B教父陶喆应该是最有优势为他的拍档和出最美和声。
孙楠:看惯了单木仓匹马,谁不想来个比翼双双飞
也许孙楠这句话点中了所谓“个人优秀容易,多人合作困难”的常见病。确实,我们见过的优秀歌手很多,但是歌手与歌手之间,能否一加一大于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所以对这种《最美和声》的音乐合作上追求,才是这次难能可贵的地方。
导师不是传统导师 选秀超越传统选秀
萧敬腾说:“我不是导师,我是和声的另一半。”陶喆说:“我们不是选秀,我们是在寻找最美和声。”两位导师的态度都表明了《最美和声》与其他同类栏目的本质区别。
在《最美和声》的舞台上,导师不但需要点评选手、帮助选手进步,同时,导师也必须参与整个赛事,与选手“合作演唱”,和自己的学员荣辱与共。可以说,《最美和声》的导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导师的定位,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不仅仅是导师,更是“参赛者”。
同时,《最美和声》还打破了传统音乐选秀对选手的定义,既不是类似“快男(在线观看)超女”这种对选手歌唱、外形、舞蹈等综合实力的评比,也不是好声音(在线观看)对选手独唱实力的评选。《最美和声》的选手,不但需要“唱得好”,还必须“会和声”,因为只有这样的选手才能激起导师的合作演唱欲望,才能获得导师的起立和声。也许一个学员歌唱实力超群、综合实力俱佳,但就是因为没有“和声”的本领,而只能遗憾被淘汰出局。《最美和声》总导演韩红曾用“唱歌是一个人的事情,和声是两个人的世界”对节目的这一特点进行了非常精确的说明。
导师入选门槛高 “唱和”俱佳实力非凡
导师是选秀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大多数节目中,导师仅具有“点评”的功能,并不能融入学员的演唱。然而,在《最美和声》的舞台上,导师却必须“先亮嗓”才能对学员进行点评。导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评委,而真正成为了与学员一同歌唱的搭档。同时,即兴加入演唱的环节设置,对导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导师的和声不够惊艳,则很难得到优秀选手的青睐,进而无法选择到心仪的学员。而在与选手的合作演唱中,导师也要放下乐坛巨星的姿态,甘当“绿叶”,真正实现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平等、和谐、互相尊重,因为只有双方自发地互相配合,才能成就一首发自灵魂与内心的“最美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