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战地记者《超演》述老兵身后事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为了忘却的纪念 战地记者《超演》述老兵身后事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为了忘却的纪念 战地记者《超演》述老兵身后事

楼层直达
清空心

ZxID:16112721

等级: 一代君主
配偶: 清空梦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4-21 0

January 12, 2014

 

 

 

烈士李谋仁
烈士刘运
王红演讲

这名勇敢的战地记者叫王红。1986年中越两国交战之际,他是陆军第47集团军政治部的一名摄影战士,“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战争在他年轻的身体留下累累伤痕。然而到今天,对于这个中年男人来说,目睹英雄牺牲后家人的悲伤是比肉体损伤更沉痛、更煎熬的。

他的摄影世界里曾经充满了爱——战士对国家的爱、战友之间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但同时也充满了悲伤。在超演的舞台上,他只讲了其中三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

“这张照片题为‘最后的微笑’。照片中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战士罗卜基。”这名荣立一等功的战士在掩护战俘的途中牺牲。22年之后的2008年,当我走进罗布西的家,那间简陋的土坯房仍然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父亲成天酗酒,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生活完全依靠政府救济。见到儿子照片的那一刻,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对我说,我不要照片,我要儿子。”

“他叫李谋仁,一等功臣。”在被俘的一刻,他毅然决然地拉响手榴弹,与三个敌人同归于尽。李谋仁生前曾说,希望自己的牺牲能为贫困的父母换来晚年的幸福,然而却事与愿违。”

“这位战士是刘运,三等功臣。他的父亲是一位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于1980年因战争后遗症去世。六年之后,他战死沙场。贫病交加的老母亲独自承担着丧夫与丧子之痛,在临死之前烧毁了儿子的烈士证书。他们是我们的英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光荣牺牲的战士为他们的家庭带来的又是什么?烈士陵园中每一个墓碑背后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我们的英雄不过是父母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为我们和我们的父母死去的英雄,谁又为他们的父母养老送终?还是任由烈士家属只能面对着照片,在生的悲恸和死的光荣里永续交缠?“

王红在《超演》的舞台上不断发出这样的质问,他把演讲视为自己的一份责任。“虽然我的演讲不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我相信,只要我说出来,就有改变的希望。”

一寸山河一寸血。改革开放的前夕,他们在边疆奋战,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的尊严,没来及享受幸福的生活就死去了。就像王红演讲中说的,“是他们让我们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受益者。”除了王红提到的越战,数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都遗留下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近年来,有关老英雄以及英烈家属家境贫困、难以为继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最后或有好心人呼吁募捐,又或不了了之。昔日的英雄成为今日的弱势群体。除了唏嘘不已,我们是否应该时常重新反思英雄、反思历史?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中国人该如何关爱我们的英雄?

许多人会问,我们为何需要这种反思?乐嘉(微博)(微信号:lejiafpa)提到了一种危险的情况:感到心寒的不只是英雄和烈属,还有众多旁观者。这些人会对自己说:“这些人为国家做出巨大牺牲,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我千万不能像他们一样。”长此以往,当险境来临,又有谁会挺身而出、救国家于水火?

我们的国家已经近三十年没有参加过正式的战争。战争不是游戏,我们不该轻言战争,然而也不能沉浸于享乐,忘记英雄,让英雄寒心,也让自己寒心。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2
DB+12 2014-04-21

≮感谢分享丶娱乐圈欢迎你~≯

ⅩぃAva

ZxID:22233574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4-21 0
怀旧啊。
尕丶鑫

ZxID:26667095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4-21 0
无法忘却啊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