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olor=#0070c0] 带着夜晚微凉的空气,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学091班的秦月同学如约走进了《家园》办公室。温婉谦和的她有着一颗勇敢而坚毅的心。在建筑学永远做不完的课题和研究项目里,以学年综合成绩、专业课成绩均为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国家励志兼综合一等奖学金的秦月,除了完成课内学业,课外活动也是游刃有余。她在岁月里成长,在实践中积淀,大三的她眺望未来的路,更是踌躇满志。
既来之则安之
和许多挤过高考独木桥的Luckydog一样,在择校和选专业这件纠结的事情上,秦月也遇到了不顺,自己没有被最喜欢的会计学和法学专业录取,却被建筑学这个专业录取了。初入校园,心里很是低落,妈妈对她说:“你要有一颗平常心,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好好对待,最终会得到你想要的。”就这样,她在这个一无所知的专业开始了求索,在走过的这两年路程中,她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专业,她说:“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来之则安之,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只要用心去做,一步步走来,总会收获成功。”
那些恩情
生命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长久的心怀感动,在秦月还有些许迷茫的大一时光里,辅导员老师谭慧敏走进了她的生活。她说记得是在那次学校举办的“学生优秀个人事迹宣讲会”上,她们坐在下面无限崇敬的听着那些学长、学姐们在台上讲她们大学成长的点点滴滴,内心感触颇深。这时候,辅导员对她说:“秦月,二年后你也可以站上这个舞台,努力吧!”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全身充满了力量,也从那一刻起,她彻底转变了态度,不再消极怯懦,而是以一颗充满激情的心积极努力的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与此同时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为有一天能站上那个舞台,只为无悔于自己的大学时光!
如果说谭老师是她大学里的启蒙老师,那么陈瑞老师是又一个让她心怀感激的人,作为“绿翼21根与芽”社团的负责人之一,秦月在指导老师陈瑞老师的带领下与她的团队一起赴北京参加比赛。她说陈老师与她们住在一起,教会了她很多,也让已经是党员的她重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学会了在浮躁里找到宁静,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在实践中成长
对于生活和学习,秦月永远是充满激情的。她喜欢唱歌,爱好摄影,总会在闲暇之余让自己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对于她来说,一学期里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同学呆在一起做课题设计。“这个专业特别忙,对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特别高,所以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工作室成了她和同学们学习和实践的阵地,谈及此,秦月笑着说:“有一次,我们因为时间不够用,就包宿在工作室里做课题设计,结果被管理人员发现报告了班导师,班导师跟我们说以后要协调好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更不能晚上不回寝室休息。经力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之后,我们再也不敢包宿了。”
“做课题设计会让一个人迅速成长,也会让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学会她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都学不会的东西,而且在这过程中一个人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谈及在实践中的收获时秦月如是说。当然,任何时候,只要你在路上,总会遇到坎坷,秦月说她第一次跟老师去苏州写生时画的线条很是幼稚,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会。当老师对他们的作业做讲评时,她内心很受挫,就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努力,要画得有模有样。这之后,她以班级最高分获得了集中实践环节,苏州摄影与写生优秀学生作品评选一等奖。
两年的专业课学习,让她由最初时的茫然到现在对建筑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秦月在建筑学中融入了自己。她说:“哲学和建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交流的,我对于建筑学的理解是:走出建筑,融入建筑。你可以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任何东西你只有融入了才有资格说。”
让精彩继续
如今已是大三的她,站在有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选择:考研或工作。她说回头看看自己那两年的生活,是忙碌而又充实的。“大三这个时期特别容易浮躁,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调整好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我所坚持的。”对于未来,秦月充满了信心,她说自己狂热的爱上了这个专业,想继续在建筑学里探秘,所以会静下心来准备考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还想多看看一些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看待一些问题的角度,有时间会出去走走,只有在旅途中才会成长的更快。
坚持自我,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秦月一路走来始终如一的品格,她说:“一个没有想法的人是可怕的,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做事时会更专注。”此刻的她踌躇满志,也相信她在今后考研的路上会一帆风顺,精彩无限! [/colo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