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依旧不知道为何评审团没有按惯例压轴走红毯,也不知道组委会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筛选前往主席台的名单,但得承认,今年上海电影节的闭幕红毯,“虽然可能并不知道主持人在说些什么,《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还是很职业地在上影节闭幕红毯上摆各种Pose,以展示他对中国的热爱。开幕来了妮可,闭幕就相呼应地弄来了娜塔莉·波特曼,同样,岩井俊二御用的伊藤步,朴赞郁一手捧出来的刘智泰,都成为了“国际”的注脚。从选片到红毯阵容,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显然从头到尾都在卖力地贯彻“国际”二字,成绩单还不赖。
再看看红毯外的上海电影节,因为有特色有质量的展映单元而成为影迷的朝圣地;主竞赛单元也终于有了大师的对决——即便周防正行、施隆多夫两位大师最终只斩获一座最佳编剧奖。《胜利》胜利地摆脱了黄海波风波,靠实力说话拿下了评委会大奖;口碑此前一直不错的《小英格兰》,则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三项重要奖项,成为最大赢家。
但大家可能也忽略了,为何一个电影节的闭幕红毯上,评审团居然集体给蒸发了?幸运的是,在随后的颁奖典礼上,上海电影节在巩俐主席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任务——
国际”终于成为主角。
迈克尔·贝、娜塔莉·波特曼、马克·沃尔伯格、吉姆·吉特吉斯都是好莱坞目前的一线,尚格·云顿虽已老去,也算是动作片领域的一员虎将。他们一起,成为“国际形象”。伊藤步,刘智泰虽然过于文艺,比利·奥古斯特作为戛纳和奥斯卡系双料大导,虽然无人知晓,但对于懂行的影迷而言,他们的亮相,足以在另一条战线上勾勒出“国际品牌”。
相对于去年蜂拥而至的华语大牌,今年上影节的闭幕红毯有点儿清寂,但主打方向并没有错。忘掉堪称顽疾的红毯衔接细节吧,也忘掉各种扎堆的关系户带来的错愕吧,就像林常树在颁奖时开玩笑的那句,“中国市场有钱,我们很乐意来拍片”一样,如果有钱是唯一的吸引力,那么放大它的影响力也未尝不可。
相对来讲,今年的闭幕红毯华语星光略寡淡,吉祥物一样的成龙没来,话题男神郭敬明也没到,吴宇森这样的老前辈缺席,张家辉因此成为几乎唯一的红毯华语大牌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