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湾文学社的一个沙龙聚会。我在左思右想之后,基本是打算拒行了。
一身的潦草的运动装扮,跑到运动场打算大汗淋漓一番。因有事,早早走了,闲下来的时候,想起还有这么一个聚会,便试着给水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之后,水说一起同行,便动摇了全部的顾虑和想法。
水说她还要回去洗澡打理之后,才下来。
我本是想,潦草就潦草吧,大不了,潦草而行,也不是就不能见人。
后来时间居然充裕,还是决定回家换一身更喜相见的衣服。
我和水碰面的时候,惊喜于我们都是一身的唐装。红花绿叶,相得益彰。有时候,我们也愿意甘当别人的绿叶,只为自己喜欢的人锦上添花。
水说“我们一起走进文学沙龙聚会的茶室,不约而同的穿了印了大图牡丹的唐装,我的红得像要死去,而她的绿得生命招摇。这就是我俩的区别吧,她永远是绿意盎然,读她的字也是散着淡淡的花香,安逸而知足。
我永远是灰色的散淡,红色的撕裂,脆断,不安和冷冽。”
我总觉得水是个比我温婉幸福的女子,她却说灰色的散淡,红色的撕裂,不安和冷冽。看来,总有一些表象,掩盖了我们彼此内心的苍凉。
在我看来,绿色是生机,而红色,是炽烈,热情的向往。
初次参与,见到的是彼此真诚的目光,让人温暖。
因为同样的热爱,而真诚的欢喜,那样的亲切,让人无端的笃定和心安。
妥帖中的那些共鸣,那些笑语,只是一种如家的感觉,温暖盈然。
这样的聚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琼瑶的《几度夕阳红》里,何慕天和李梦竹他们当年在沙坪坝的南北社来,想当初看到的时候,就觉得这样的聚会,击节相合,充满诗情,也充满快意。即羡慕,又向往,又或许,自此后,开始滋生了文字的情结。
如今,类似的聚会亲历其间,感受的,是志趣相投的欣喜和暖意。
水说:聚会的人们都很好,他们有着内心的热爱,有着无比热烈的追求,保留着内心的干净,也无比虔诚的像月光一样的爱着自己的文字。
我爱她们,但是我缺少表达。
喜欢长长的茶桌上的水果:龙眼,枣,酸角,红毛丹,提子。
堆在一起,很是秋实,也是一幅画,秋天的图景。
我喜欢水的表达,也喜欢他们,因为文字的热爱,让我们相信,我们内心还保持简单的干净和清澈。这样的相聚,是秋实,是美丽的图景。
我们进去的时候,文学社的副社长正在滔滔不绝的畅谈着对文字的见解和看法。我非常佩服他的口若悬河,见解独特。
对于他提倡的团结和文化的凝炼,我还是深深认可的。
生活需要团结的力量,文化也是必然如此。
只有团结,方能进步,也唯有团结,方生温暖。
没想到,也是要我发言的。我初来乍到,虽然很多人是旧识或是多数不面生,但是,知底的毕竟没几个。
飘对我的介绍,就是闲花了。
[ 此帖被宿宿宿宿宿。命在2014-07-01 08:3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