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狼@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我爱我宠恐狼@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宠物百科]恐狼@

楼层直达
夢想家

ZxID:7358

等级: 大将
                                           

举报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8-10 0

恐狼是犬属已灭绝的一个物种,在更新世的北美洲非常普遍。虽然它与灰狼有关,但却不是任何现存物种的直系祖先。恐狼与灰狼在北美洲一同生存了约十万年。它是更新世大型动物的其中一种。恐狼体型比现代的狼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和狼并存在世界上,直到一万年前才灭绝。它的身体构造和现代的狼完全不同,身体更健壮结实,四肢比较细而且短,比较像鬣狗。它的下颚组织很大,使它有能力咬碎骨头。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也和鬣狗类似,更大程度上是食腐者而不是猎手。

中文学名恐狼

拉丁学名Canis dirus

别    称惧狼,怖狼

二名法Dire wolf

门脊索动物

亚    门脊椎动物

纲哺乳纲

亚    纲真兽亚纲

目食肉目

亚    目犬型亚目

科犬科

亚    科犬亚科

属犬属

种恐狼

分布区域美洲大陆

年    代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

体    长平均1.5 M最大2.3M

体    重50-79KG

目录

1物种简介

2物种发现▪ 埃文斯维尔首次发现▪ 建立博物馆▪ 沥清池发现

▪ 相关实验

3物种分布

4生活习性

5形态特征

6大事记

▪ 漫长的演化▪ 悲惨的灭绝▪ 今天▪ 化石记录

1物种简介

恐狼约生活于一万年前,与大部份其他的北美洲大型动物一同灭绝。

恐狼体型比现代的狼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和狼并存在世界上,直到一万年前才灭绝。它的身体构造和现代的狼完全不同,身体更健壮结实,四肢比较细而且短,比较像鬣狗。它的下颚组织很大,使它有能力咬碎骨头。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也和鬣狗类似,更大程度上是食腐者而不是猎手。它们的智力可能比较低,在加利福尼亚的La Brea沥青坑中,发现的恐狼的骨骸远比其他动物多的多,整整3600具, 恐狼和现生狼的亲缘关系本来就很近,从复原图上看不出太大差别的,主要区别是恐狼的面颅比较粗短,颚骨更强劲,脑容量要低一些等等。

2物种发现

埃文斯维尔首次发现

恐狼的第一个标本是由Francis A. Linck于1854年沿美国俄亥俄河在近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的鸽子河河口发现,而大部份的化石则在加里福尼亚州的拉布雷亚沥青坑中发现。

1854年夏季当俄亥俄河的水位较低时,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发现了恐狼的模式标本。这个标本是一个化石化的颚骨,由Joseph Granville Norwood博士从Francis A. Linck处获得。他把这个标本交予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研究,莱迪确定这个标本属于狼的一个已灭绝物种,并于1854年发表。于1858年的文献中,莱迪将这个标本命名为恐狼。

  Norwood博士在交予约瑟夫·莱迪恐狼标本的信中提及另有一个标本已交回Linck处,但因Linck于1854年经已死亡,故未能确定。这封信及恐狼的模式标本现正存放在费城自然科学院。

费城自然科学院。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洛杉矶市,有一个沥清池化石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许多怪兽的兽骨化石和怪兽的复原模型。

建立博物馆

1951年,人们在一个沥清池旁建起了一座小型博物馆。1972年,一个名叫乔治·佩奇的人投资巨款兴建一座大型博物馆,以便保护和研究这些动物化石。这就是如今位于洛杉矶市汉考克公园内的沥清池化石博物馆。由于乔治·佩奇对这座博物馆的巨大贡献,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乔治·佩奇博物馆。

博物馆的墙壁上是巨幅的古生态画卷,画面上描绘着当时这一带的地理面貌和各种各样形象逼真的史前动物。它生动地再现了沥清池的演变史,参观者置身其间,宛如一下子回到了3万年前的加利福尼亚。陈列大厅里还陈列着各种动物化石,有凶猛的美洲剑齿虎、狮子和恐狼,还有巨大的猛犸等等。猛犸是一种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毛象,浑身披着棕色的长毛,长着长长的鼻子和长长的牙齿,身高3米多,最大的猛犸有近1万千克重。它是万里迢迢从欧亚大陆漫游到北美洲定居的,可是好景不长,最后终于在北美消失了。

对于到博物馆的观众来说,仅观看化石骨架总不尽人意,聪明的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制作了动物复原模型。博物馆里陈列有一只用电脑控制的猛犸模型,这只大猛犸象不仅眼睛会动,还会昂头扬鼻,大声吼叫,煞是逼真。

沥清池发现

沥清池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怪兽呢?早在三四万年前,沥清池一带到处是一片片灌木草丛,草丛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美洲驼、野牛、猛犸、羚羊、獾、地懒、刃齿虎、响尾蛇等。沥清池表面看起来很平静,好似湖水一潭,引诱着前去喝水的野兽陷入其中,直至完全沉没,埋葬在这黑色的坟墓之中,所以才会有如此众多的动物化石。几万年匆匆过去了,沧海桑田使这一带发生了巨大变化:雨水减少,连年干旱,野草、灌木和森林大片地枯萎死亡,许多动物相继绝迹,剩下的也大多迁移他方。但这些曾诱使无数动物上当的沥清池却留了下来。1875年,有人在这里的沥清池中发现了古生物化石,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直到30多年后,沥清池中挖掘出大量的动物化石,才终于引起世人的注意并且轰动了美洲。

相关实验

为了消除大家对沥清粘力的疑虑,博物馆内专门设有特殊的“沥清拉力器”。在一只透明的玻璃箱子里面装了大半箱沥清,沥清里插有几组有柄的金属棒,每组两根,一根细的如羊腿,一根粗的如牛腿。参观者可以用手握住金属棒,亲自试试沥清的粘力。细的那根棒拔起来还容易些,但粗的那根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拔出来。怪不得1万千克重的动物一旦陷入其中,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几万年来,这一带的沥清池到底吞噬了多少飞禽走兽?至今也无人知晓。如今挖掘到的动物化石就已有100多吨,种类达200种以上。人们曾在一个约3立方米的沥清池里清理出50个恐狼头骨,30头剑齿虎骨和若干野牛、西方马、响尾蛇等动物化石。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带埋葬的化石种类和数量是如何惊人了。

这里的挖掘工作仍在进行。古生物研究所和化石储藏室就设在博物馆大厅内,游人可透过巨大的椭圆型玻璃窗,亲眼目睹研究人员如何做考古工作。从实地挖掘、化石的浸洗清理、归纳分类、鉴定年代,一直到复员成型,工作既艰苦又细致,很不容易。但是,史前秘密吸引了人们,许多志愿工作者不要报酬,十分热心地参加挖掘整理工作。

冰河时期主要猛兽尺寸对比[美洲拟狮短面熊 .北美猎豹,美洲剑齿虎,恐狼[名字类比恐龙]

3物种分布

恐狼在更新世分布于北美洲和南美洲,现已灭绝,其存续时间在距今180万年前到1万年前。在北美洲,它的分布于从平原草原到山区林地的广大地区;在南美洲,它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稀树草原以及较干旱的地带。恐狼的栖息地一般都在从海平面到海拔2,255米之间的范围。

4生活习性

狼的栖息环境比较广泛,包括丘陵、森林、草原、荒漠等各种生境。以石洞、树洞、矮林等为穴,或者占用其他动物的洞穴,有时也自己挖掘,洞长约2-4米,通常有几个入口,单独活动或者合群。通常夜行,冬季有时白天也活动。他们不食比他们大的动物,如鹿、驯鹿、驼鹿、野牛、麝牛和山羊等。狼性凶悍、残忍,在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他们有伤害同类的现象,1-2月发情交配,在高海拔地区可能延迟至4月,孕期62-63天,通常4-6仔,2-3岁性成熟,寿命12-15年。[1]

5形态特征

恐狼体型比灰狼稍大,但比较矮,平均约有1.5米长及50—79公斤重。恐狼的脚在比例上较灰狼

的短的强壮,可见恐狼并不擅长奔跑,因而有可能是吃腐肉或捕猎较大型及笨重的猎物。

与相似体型的灰狼比较,恐狼的头较大及阔,脑盖较小。恐狼的牙齿较巨大,在冠上有大量的磨损痕迹,故此很多古生物学家相信恐狼是利用其牙齿来咬碎骨头。恐狼的骨骼上亦发现有已痊愈或半痊愈的伤痕,这些伤痕与现今的狼在捕猎大型猎物(如野牛及马)时所造成的伤痕类似,故相信它们会猎杀大型的猎物。

6大事记

漫长的演化

犬属的化石纪录显示它们是在9百万至1千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从北美洲细小的Leptocyon沿灰狐及狐狸的分支演化出来。犬属后来于8百万年前扩散至亚洲及欧洲,并成为了现今狼、狐狼、狐狸及貉的祖先。直至3百万至5百万年前,犬属扩散至非洲及南美洲。在3百万年前巴拿马地峡的形成,促使了它们能进入南美洲。

在接着的9百万年里,狼在北美洲进行大规模的发展及多样化,直至更新世中期(80万年前),Canis ambrusteri在南北美洲出现及分布。后来它们从北美洲上消失,但有可能在南美洲延续成为了恐狼的祖先。不过亦有一些证据显示恐狼是从其他稀少的南美洲狼演化而来。

悲惨的灭绝

在更新世晚期(30万年前),灰狼经白令陆桥抵达北美洲。在10万年前,恐狼亦在北美洲出现。

于一万六千年前,恰巧是冰河时期末及人类抵达北美洲,大部份的大型哺乳动物开始消失。恐狼由于失去了主要粮食,且较其他狼的物种(如灰狼及红狼)缓慢,以致未能猎食较灵活的猎物,开始被逼要吃腐肉。直至一万年前,大型哺乳动物及恐狼都灭绝了。不过在阿肯色州亦有发现一些化石,证明恐狼可能在4000年前仍有一些遗族生活在欧萨克山脉中。

今天

恐狼虽然早已从地球上消失,但是,它仍然在文艺的世界里纵横驰骋。在众多的奇幻、科幻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如在著名奇幻小说《猫头鹰王国:GUARDIANS of GA'HOOLE》 中,恐狼在很久之后的未来时代,奔驰于北方冻原,号称“绝地之狼”,独霸一方。在奇幻小说中,绝地之狼·恐狼们有高超的艺术品质,其中不能为族群捕猎的残疾者经过训练后,可以在骨头上啃出精美的花纹。经过评选后,这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被派去看守隐藏着瑚儿碳火(The Ember of Hoole)的火山,得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后来作者凯瑟琳·拉丝基因十分喜爱恐狼这种生物,又出版了《猫头鹰王国后传:绝地之狼》系列小说。在《冰与火之歌》中,也被提到,称之为冰原狼。这种强大的生物,至今仍被人们铭记,化石纪录在拉布雷亚沥青坑中发现过千的恐狼头颅骨。

化石记录

在拉布雷亚沥青坑中发现过千的恐狼头颅骨。在拉布雷亚沥青坑中,恐狼的数目非常之多,总数超过3600头,比所有其他的哺乳动物更多。由此可见,恐狼可能像现今的狼或狗般是群体猎食的,并且得知当时物种在接近灭绝时所承受的压力。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14-08-10

O(∩_∩)O~小柒包包,【我爱我宠】欢迎你!﹤﹤﹤﹤

丨ぶ柒丶

ZxID:28819205

等级: 贵宾
配偶: pray丶
生活区,我的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8-10 0
这个漂亮~
Trap。

ZxID:48726325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8-10 0
这个很漂亮
还是觉得你最好

ZxID:18607435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08-11 0
已灭绝的一个物种 多发点这种的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