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成销售陷井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QQ微信技术微信朋友圈成销售陷井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微信朋友圈成销售陷井

楼层直达
SEGAI8d0eb

ZxID:58575901

等级: 列兵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7 0
微信朋友圈成销售陷井
— 本帖被 习惯与你 执行锁定操作(2015-01-31) —
[color=#333333]

    微信朋友圈一天比一天热门,个个讲到日赚千元,一月几十万,满天都是微信广告。
      微销售作为一种销售手段,主要因为其成本低,炒作快,但是真的有这么好赚吗?  “不知从何时起,微博、微信的朋友们都开始贩卖商品。手机刷新内容,全是商品的图片和诱人的文字介绍,原来的社交平台现在俨然成了个人卖场。”长沙白领徐佳说。  各地服装市场的新品到货、饭店的特色菜品、宝宝用品的团购信息……对于80后妈妈刘慈欢来说,打开手机随时随地就能接收自己感兴趣的商品信息,微信、微博购物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当前微信用户已过4亿,微博的普遍程度大家也有目共睹。自媒体时代的通讯工具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在微博、微信主导的“微时代”,各类商家开始瞄上火热的“微商机”。  “原本店里的生意并不怎么好,但发现微信也可以卖东西后,我试着将店里的东西拍照发朋友圈,然后通过摇一摇、论坛发帖添加好友,销量一下就增加了。”在小区外街道里开了家鞋店的长沙葛先生说。  仅靠手机推广、无需门面租赁、超时空坐享更大的客户市场,低成本的“微商机”还成就了不少人的“无本买卖”。深圳一微信店主告诉记者,她整日游走在深圳各大批发市场,从市场上拍摄衣服照片发微信,在接到客户购买款后再去市场进货发货,一天下来能赚到近千元。  无本*****模式在微平台运用得更为广泛。“不少货商乐于通过招聘微平台*****来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方只需要在朋友圈维护客户群体、发布商品信息,接到订单后,交由商家直接发货,*****方轻松赚取差价。”记者朋友圈中一位卖家好友向记者介绍,正是这种低门槛的经营风险,“微销售”甚至吸引了不少上班族“下海”。  “圈子销售”暗藏陷阱  有部智能手机就能做生意,买家通过手机就能买东西。智能手表、米糊机、佛牌、美白丸、护肤品……短短时间,随着涉足商品领域越来越大,微博、微信正在悄然成长为“草根淘宝”。  作为新兴购物平台,微信、微博比网络购物更显“私密性”。比如加微信好友,一般要通过微信号、手机号或者QQ号添加。店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也往往只有好友才能看到。  “必须先通过客户的许可,卖家才能发送消息,这样的模式让客户更加青睐。”店主葛先生介绍,正是通过一对一的对话,可以与客户开展个性化的互动,提供更加直接、顺畅的购物体验。  但由于微信、微博的高度隐私特征,“微销售”在走红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消费陷阱”而备受争议。  “*****卖家都有一个默认的‘行规’,即不公开发布商品的价格。客户对某样商品感兴趣,必须一对一私密询价。客户在朋友圈里公开问价的,商家也一律不予回复。”刘慈欢表示,微博和微信的不少商户不约而同显示出的对“明码标价”这一销售习惯的摒弃,在现今提倡货比三家、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格格不入。  记者了解到,存在于朋友圈的大多店家没有实体店,也缺少经营资质,店家的真实信息缺失、收款后是否发货、货品售后服务等不定因素都增加了消费风险。  “微博、微信不像淘宝,可以给差评。就算在店家的微博上留言,他们也能把不利的评论删除。而微信,客户发布的任何评论,别的客户根本看不到。”徐佳说。  此外,“微营销”也成为不法商家“制假售假”的藏污纳垢之处。带有各大名牌logo的奢侈品箱包、手表、服饰、首饰的照片公然展示,商家并不避讳地承认兜售的属高仿品。由于没有消费凭证,查处这样的售假窝点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加强监管避免“放养”弊端  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新的社会平台的出现,多次重新定义了商家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不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乐于看到新的交流平台的产生。  有业界人士表示,比起淘宝,微博、微信朋友圈的运营成本和操作难度要低得多,用户可直接拍照手机上传,不需要搭建和美化页面,并且能随时随地直接沟通,迅速达成交易。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营销难度,也让销售者方便利用身边资源,实现销售目标。  但“微销售”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由于草根卖家难以确定责任主体,消费者连找谁去维权都成了难题。而利用微信销售产品门槛低,一旦经营者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所售产品名不副实,即使消费者对其进行举报,查封、注销其账号后,不法分子可以再注册,违法成本极低。  尽管微信也推出了可供商家注册的公共平台,但目前“圈子经济”仍然处于“放养”状态,对其的监管极为有限。有专家表示,想要进一步放大“微平台”的营销潜力,就应该跟电商一样,最终需要规范、管理、升级,制定一套有可行性的管理体系。只有监管下的有序经营不断带给客户顺畅的购物体验,才能够保持这个平台活力、生命力。  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专家也建议消费者在形成买卖关系时谨慎对待,选择有实体店、现货的卖家更为可信。此外,消费者还应注意保留一些聊天记录、银行汇款单、卖家姓名、身份证号等凭证作为证据,来降低购物风险 转载注明来自[font=arial]http://www.asair.net/A/?id=16[/font][/color]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