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南京一个神奇存在,2000年前繁花似锦,今几乎成最落魄地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她是南京一个神奇存在,2000年前繁花似锦,今几乎成最落魄地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风景插画]她是南京一个神奇存在,2000年前繁花似锦,今几乎成最落魄地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0
在南京城南,有一道中华门。中华门以东,民间常称以“老门东”;中华门以西,南京人口传“老门西”。这片区自六朝以来,便是江南织造中心、商业繁华之地。后来老门东改造成了文旅项目,“老居民搬走了,现在只剩下老门西了。”
据南京地方志和老城南部分居民介绍,这里最早在2000年前就有原住民建城造房,是南朝帝都建康所在地,古时建康城人口高峰时曾达百万之众。昔日门西的凤凰台更是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四大名楼。李白、杜牧、刘禹锡、曹雪芹等顶级大文豪对此格外爱慕,流传出了“凤凰台上凤凰游”、“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千古绝唱;曹雪芹《红楼梦》(原名《石头城》)更以江宁织造府构建了红楼文学帝国。

登隆巷,听说这条巷子以前是灯笼集市,有万家灯笼烟火之说

登隆巷现状,新旧结合,渐渐翻新复古
然而,今日的老门西却大不如从前,许多人(包括南京白领租客)甚至都不知道老城南还有一个与老门东齐名的“老门西”;而那些仍旧居住在老门西的老南京更是别扭万分,祖居故土却面临拆与不拆,搬与不搬的困局。“小孩念完大学都不愿回来住,自己在外面租了个房子”,“就怕拆成老门东那样,老居民都走了”,“无所谓,反正现在都租给外地人了”,“拆了好,这房子窄小阴暗还漏雨,我们就能换大房子住了”……
走在老门西窄小、七拐八弯的巷子里,有机会与那里的老居民聊天,总会听到一些“互相矛盾”的说法,也能在感官上隐约感知他们矛盾的内心。有时候偶尔会看到几个来拍照的游客、写生的学生,老居民说“见怪不怪了,有时候也懒得搭理了”。或许因为一些特殊的缘故,部分居民确实不愿待见外地人,拒绝与非老门西住户打交道;有些老人干脆直勾勾地看着外来客,却不愿多说一句话。

别看安品街这不起眼的20号,可曾是陈作霖先生的“可园”!

安品街交错的巷子
老门西现在的住民也不全是老南京人了,甚至还不以老南京人为主。
据了解,相当部分原住民搬出去住了,把原有房子出租给来宁工作的外地人。因房屋有些历史年头,过去一两代人的设计布局空间窄小、格局有限,显然不符合现在的生活水平需求。有条件的原住民在别的地方置办了房产,老早装修好搬出去住了;没有条件的原住民虽然没有搬,但子女很少回来住了,只有老人守着。他们要么空着房屋,要么把搁置的空间出租给来宁工作的外地人,一可添加人气,二则增加额外收入。“加上现在门西的公共环境比过去好多了,还有很干净的公厕……”有些老住民在街巷之间还开着小卖部,销售着日常百货,还能自力更生、足以养年。

状元街仓巷附近的古巷子,傍晚阴雨只见一盏路灯

“琳琅满目”,汽修门店轮胎堆积,却意外地装饰了这条古街
不难发现,在门西巷街巷之间开小卖部、门店的多半也是外地人。诸如汽修、安庆馄饨、酒铺、百货缝补等,听着口音,很少有南京腔。打听才知道,他们是来宁务工的较早一批,有来自安徽的,也有来自江西、四川和湖南的。因学识、人际、资源有限,依靠自己一技之长在老城区谋生,没想到一干就是十几年。有些人家的孩子在南京出生、长大、工作,渐渐也就成了半个南京人;但总体来说,他们还在依赖老本行,“做别的工也不会,就只能用力干这行,况且在这里生活久了,渐渐也成了本地人。”门西一家酒铺的老板如此调侃自己。

老门西钓鱼台,听说孙权、朱元璋两大帝王经常在这里钓鱼

与孙权有关的环榴阁

经营云锦的吴家账房
“现在小区居民也多,平时卖早点、小吃,能勉强糊口。”一家烧麦店铺的掌柜说道,因小区居民上班人多,每天早上都忙不过来,他们都是上班路上顺手买早点,使自己有些收入。与烧麦店铺不同,个别安庆馄饨店面经常挤满客人,用餐时间还会排出长队,窄小的用餐空间经常忙不过来。于这些店铺掌柜而言,有些是老字号老手艺,有些是养家糊口的生计,有些则是晚年兼营、自由自在,他们每天都有相当一部分重复的顾客,每天都忙得乐此不疲,逢人照面都能唠嗑好几几句。

与钓鱼台巷交错,饮马巷也别有故事,逃亡的帝王座骑伸头饮水而得名

巷子虽然不长,却也有不少古民居

家修门户,老一代人的广告,在门西随处可见
在门西,看见听见最多的是电动车、旧式单车。它们在不影响窄小巷子交通的情况下“随意摆放”,“我们那一代人都是骑单车,就是自行车,能够拥有一辆凤凰或永久,都是骄傲的。”老大爷说话爽朗,他说现在的电动车太多了,也方便多了,不用一溜烟的工夫就跑了一个来回。“现在都流行电动车,你家两三辆,我家两三辆,有时候闹得烦,有时候很方便,孩子上班得带它。”

与饮马巷交错,这条甘露巷也是老门西重要组成部分

甘露巷另一头,直通中山南路

附近的白果古树(银杏别名),苍老斑斑

请输入图片描述
像这样的银杏白果古树,在老门西还有好几棵,大都是上了“年纪”的银杏。每到深秋时节,它们在老门西古民居建筑群中就显得格外显眼,金黄色的叶子与水墨灰色的古民居交辉相映,宛若大都市中别具一格的庭院人家。有些银杏树还会长出许多白果实,喜好中医的居民会捡一些饱满的白果回家,洗干净当作中药食用。当然,食用白果的方法得有讲究,食多了也容易发生食物中毒,所以要在老人或懂得如何食用白果的亲人朋友指点下方可食用。
与饮马巷平行,是窄小的六角井巷

六角井里还藏着一个小学,共享单车零散停放门口

银杏伸出了脑袋,装饰了六角井

六角井另一端,是80后童年记忆里的小卖部
这是一条以古井命名的街巷,窄小、悠长、彷徨,碰到雨季就像真的走进了戴望舒的《雨巷》,好生怀旧!水墨灰旧的街巷在地面产生了亮光、倒影,一下子使不起眼的老巷子变得满盘诗意。
与六角井隔着中山南路、长干门而相望的是陈家牌坊

请输入图片描述

家鹅就在门前吃起了雨水,几声叫喊能通透整个巷里巷
陈家牌坊在门西老城墙处,几乎与明城墙平行而置。不过,外地人置身其中,几乎很难分清楚不同街巷之间具体的街巷,交错的巷子虽有明显的路牌标志,但也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这是一条巷子的延伸,而不是一条独立的巷子。
与陈家牌坊相连,同乡井别有雨巷的味道

银杏落叶把同乡井撒了一地

这里果然有古井,看样子还是有居民到此取水的

是否如雨巷,寂寥、彷徨

斑驳同乡井
同乡井巷,承袭了老门西统一色调。
这些房子不修就慢慢不能住人了;如果修,则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有些老居民干脆自己上点石灰水泥糊墙,不同人家用不同的方式,涂在不同的墙面,也使整条街巷有了许多“可爱”的色调。

在老门西,这样的古井有好几口

鸣羊里,靠近胡家花园和凤凰台

刘芝田的故居,是“九十九间半”重要部分

老门西巷子,这些移动摊位是老居民的早点供应地
在老门西,隐藏着许多名人故居,许多故居都藏着许多载入历史的故事。游人稍微不加注意,就会轻易错过许多值得游览的房屋,而且这些房屋大都还住着人家。

名人故里

斑驳陆离
从不同街巷名字来看,每条街巷似乎都是按照该街巷重点建筑、核心门头或庙宇命名的,虽然有些名字所指的实物已经找不到了。

在老门西,许多巷子都以重点门头、庙宇命名

每条巷子几乎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部历史

荷花塘,以后应该是不错的文旅项目

请输入图片描述

改造中的凤游寺路
门西现在已经处于局部改造状态了。关于拆不拆、搬不搬,不同的居民有着不同的说法和愿景。不过,此前倒是听闻已有相关部门对老门西进行了保护规划,采用小规模、逐院式、全谱式逐步实施保护。作为热爱南京的半个南京人,也衷心希望这里既可以重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文脉;也希望原住民在这里住得舒坦、住得骄傲和自豪!

改造中的愚园老门西

拆、搬指挥办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30
DB+30 2018-12-14

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你离开我ﻬ

很酷的旧梦

ZxID:18426780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4 0
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你离开我ﻬ
qqf5bf1c

ZxID:76889711

等级: 上士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12-20 0
长知识了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