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是名著《西游记》里的主人公之一,托经典影视剧的福,他也是许多人的童年中难以忘怀的的英雄形象。
当提到他时,人们总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本领高强、嫉恶如仇、天性自由的形象,而这些鲜明的特点体现的正是吴承恩在人物刻画上的强大功力。
那么,孙悟空的形象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虚构出来,还是历史上有原型可寻呢?
我们知道,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是在史书《三国志》的基础上,添加了野史轶闻、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等元素才最终成书的,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经历也算是大同小异。
唐僧西游的传说最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因为历史上玄奘法师西行的经历确实令人钦佩,不少人便创作了他克服种种困难成功求取西经的故事。
到了元代,杂剧家杨讷将这些传说整理起来,创作了杂剧版的《西游记》。但作为最早的西游记作品,这出杂剧仅有六本二十四回,内容也并不丰富饱满。
杨讷之后,吴昌龄又创作了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并在剧中首次创造了孙悟空这一形象。在吴昌龄的描述孙悟空时,曾提到"无支祁是他姊妹",可见孙悟空的最初形象和无支祁很有渊源。
那么,什么是"无支祁"呢?其实,早在《山海经》里,就有对无支祁的记载,书中写道:"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也就是说,无支祁是一个形似猿猴、喜欢惹事生非的恶兽,因为作恶多端,它被大禹镇压在了军山之下。杂剧中的孙悟空,就是它的亲戚。
到了明代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孙悟空的形象已经不是无支祁的亲戚,而是近乎其本人了。无支祁形似猿猴,孙悟空则是石头里生出来的灵明石猴;无支祁作恶多端,小说里的孙悟空也曾经闯入龙宫、大闹天宫;无支祁被大禹压在军山下,孙悟空则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无支祁有着"金目"、身形矫健,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同样是速度奇快,能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二者形象高度相似。
正是根据这些相似点,许多学者都认为无支祁就是孙悟空原型,吴承恩是从吴昌龄作品中得到灵感才创造了经典的孙悟空形象。
鲁迅也在《中国小说史略》认定孙悟空的形象是来自于无支祁,并表示:"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对于鲁迅的主张,一向崇尚外来文化的胡适表达了反对,他说道:"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根据胡适的观点,孙悟空的形象是随着传入中国的佛教、印度教传说而到来的,其原型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
在史诗中,哈奴曼是猴王须羯哩婆手下的大将,它神通广大,帮助主人公罗摩救出了妻子悉多。在另一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哈奴曼则是出场向人们宣扬种姓制度。
总之,它是享誉印度和东南亚一带的神猴。
对于胡适的观点,著名学者陈寅恪、季羡林都表达了支持,但大体上,这不过是"中华文明西来论运动"导致的盲目吹捧西方。
首先,哈奴曼的形象是服从天神的权威、对上位者绝对忠心的,而孙悟空则是从不畏惧权威,甚至对其时常蔑视和挑衅;其次,正如上文所言,哈奴曼向人们宣扬种姓等级制度,而孙悟空身上则体现着追求自由、敢于斗争,这一点从它自封的"齐天大圣"就可以看出。
孙悟空的形象大致来自无支祁,而它的名字,则被认为取自于唐朝高僧悟空。
悟空法师的俗名叫做车奉朝,他从小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因为人孝顺闻名,后来他投身行伍,一直做到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
天宝九年(750),西域罽宾国遣使归顺唐朝,玄宗皇帝大喜,派出四十余人的使团护送其使者回国,车奉朝便在其中。
至德二年(757),唐朝使团结束在罽宾国的任务回国,但车奉朝却因为得了重病留在当地养伤。
养伤期间,车奉朝受当地浓厚佛教氛围的影响出家为僧,并前往天竺等地研习佛法。在西域生活三十余年后,车奉朝启程返回长安,他随身带着《十力经》、《十地经》等经书,跋山涉水回到了祖国。、
当时的皇帝已经是唐德宗,德宗赐其法号"悟空",并敕命其前往章敬寺传道。因为也有着西行求经的经历,后人便将悟空法师与玄奘法师并称。
到了《唐三藏西天取经》中,悟空就成为了护送玄奘法师的重要角色,这一设定被吴承恩沿用,才有了最终饱满而生动的孙悟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