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红楼梦》4条社交潜规则,受用终生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读懂《红楼梦》4条社交潜规则,受用终生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读懂《红楼梦》4条社交潜规则,受用终生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3-06 0
读懂《红楼梦》4条社交潜规则,受用终生

[paragraph][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font=impact][size=2][color=#0c0c0c]

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
学生时代看的是爱情,青年时代看的是真情,中年时代看的是人情。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一部《红楼梦》,描写世态炎凉入木三分,而其中的学问太深。
我们仅仅读懂其中皮毛,也足够用一生了。
文章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 kaizisc)
作者:爱你的凯紫
[b]林黛玉:木仓打出头鸟。[/b]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红楼梦》一开场,林黛玉初进贾府。
刚到贾府时,贾母问黛玉读了什么书。黛玉答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接着又问,“妹妹们读了什么书?”
贾母答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聪明的黛玉很快就理解了贾母的谦逊,立刻“入乡随俗”。
随后,宝玉进来,坐在她身边,问:“妹妹可曾读书?”时,黛玉立刻改了口:“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5/4a9f9951344b4fa2afb3690907750acf.jpeg[/img]
我们都知道,林黛玉是不折不扣的才女。
只是如果她如实回答,那显得自己不识好歹,引得众人不快。
所以干脆学乖点,撒个小谎,糊弄过去。
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就懂得大人们的套路,到什么地方就学着人家吃饭漱口的样子,真的是不简单。
这一点,很多大人都做不到。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5/e639ff1e42c94ec98f7152d809029e0a.jpeg[/img]
纵观当代社会,买学位的,买热搜的,买流量的,种种行为,不惜花重金把自己捧到天上去,最后发现才华撑不起这样的高度,一下子摔进谷底,又何必呢?
何不像林妹妹一样,先谦虚一番,然后用真才实学证明自己呢?
[b]真正聪明的人,从来都不张扬。[/b]
刘姥姥:真正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很笨。
刘姥姥这个角色,大家都很熟悉了。
是整本书中少有的喜剧角色,用蒋勋先生的话说,她是作为“丑角”出现的。主要是博大家一乐。
其实越看到后面,你越会觉得,这个乡野农妇一点都不简单。
一开始,刘姥姥是抱着要钱的目的去的贾府。
没想到,在贾府交到了凤姐这样的朋友。第二次去的时候,在大观园里装疯卖傻。
王熙凤为了讨贾母开心,故意逗弄刘姥姥,把花横七竖八地插在她头上,众人取笑她像个“老妖精”,她也不生气,笑着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爱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接着,她又唱起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大笑,连平日高冷的林妹妹都笑弯了腰。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5/fb47451aa6d54347b3b895430ff18f2c.jpeg[/img]
事后,鸳鸯来跟刘姥姥道歉,她是这样回答的:“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其实,刘姥姥难道不知道别人拿自己逗乐吗?
她知道,只是她心里清清楚楚明白着,装个疯卖个傻能让大家和和气气,自己也能经常从这儿捞点儿油水,何乐而不为呢?
世间总有一些不得已的事,我们没办法改变,较真不但较不过来,还只会使情况更糟。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5/8f08a35183d945b39386e9b23ad749f0.jpeg[/img]
那不如就顺势而下,别人开心,自己也不亏。
郑板桥当年写: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大字不识的刘姥姥,却深谙此道。
[b]真正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很笨。[/b]
[b]薛宝钗:做人须留三分面,日后才能好相见。[/b]
宝钗另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大概就是和黛玉“冰释前嫌”了。
在一次行酒令的时候,黛玉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敏锐的宝钗一下听出,这是《牡丹亭》中的选段。
而在当时,《牡丹亭》可是禁书。
宝钗也没有当场戳穿,只是默默记在心里。
回去之后,她悄悄找黛玉妹妹“谈心”,她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先进行一番“自嘲”:
“妹妹,你当我是谁?我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姐妹兄弟在一处,都害怕看正经书,诸如《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5/6203248003f24565a08a9e0e2f294421.jpeg[/img]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5/5badda9949c344bebb547da7d4e5e5cc.jpeg[/img]
就这样,既保住了黛玉的面子,又尽了自己当姐姐的责任,提醒黛玉不要越界,可以说是处理的很周全了。
此事之后,黛玉和宝钗冰释前嫌,从此成为闺蜜。
俗话说,做人须留三分面,日后才能好相见。
像宝钗这样的女子,饱读诗书,为人精明。
却一点都不露锋芒,不招人敬佩才怪。
如果有人问我,谁是《红楼梦》中最完美的女性?
我的回答,一定是薛宝钗。她的才,她的貌,特别是那份为人处世的哲学,是有目共睹的。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5/e9ee03660b694ca3b9cdaf7c174252e3.jpeg[/img]
只是,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哪一个,我可能不会选她,我会选黛玉。
[b]毕竟,懂事和讨人喜欢,有时候是矛盾的。[/b]
[b]王熙凤:千万别随便看轻一个人[/b]
王熙凤将死之时,贾府已经衰落,墙倒众人推,只有三个人来看望她,其中一个就是刘姥姥。
《红楼梦》中,王熙凤和刘姥姥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微妙。
初次登门的时候,凤姐就表达了自己的“善心”,她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还是和老人家拉拉家常,安排人家吃饭,最后临走,还不忘送点银两,照顾得妥妥贴贴的。
大家都觉得这老太太运气好,结识了王熙凤一家子。
其实,事实证明,王熙凤才应该庆幸认识刘姥姥。
贾母死后,王熙凤也命不久矣。
这时候,刘姥姥成了救命稻草,救了凤姐,还救了巧姐儿的命。
其实,贯穿小说头尾,你会发现:看似是王熙凤救济了刘姥姥,其实是王熙凤无心插柳,结识了活菩萨。
善恶,往往都在一念之间。
我们知道,按照王熙凤恃才傲物的性格来说,当年她要是拒绝接待刘姥姥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偏偏那一天,她动了恻隐之心。
她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举动,意义这么重大。
特别是当她苦心经营一生的贾府衰落之后,当臣服于她的人心又散了之后。
这一念之仁,成了她前半生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投资。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05/c7a331c402ff413e988ee96ddd2b640f.jpeg[/img]
《红楼梦》这书,好像是能读一辈子的。
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重新翻开书,你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儿童时期是史湘云,爱吃爱笑,简简单单;
青春期是林黛玉,孤独敏感,多愁善感;
二十多岁是宝钗,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隐藏自己的锋芒,变得圆滑;
中年是袭人,有了家有了责任,四平八稳,只想安度余生;
再老一点,你会发现还是快乐重要,人生兜兜转转,发现自己回来了。
十二金钗,曹雪芹的本意并不是十二个角色,更像是人生十二种不同生命阶段的心境。
真正看懂红楼梦的时候,或许就是活透了的时候吧。
[b]THE END[/b]
文章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 kaizisc),凯紫用声音带你感受《诗词之美》

[/color][/size][/font]
[/td][/tr][/tabl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3-06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3-06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