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到明清,中国侠客思想和审美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从春秋到明清,中国侠客思想和审美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从春秋到明清,中国侠客思想和审美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24 0




中国的历史不乏侠客,比如金庸笔下的郭靖。想到他,我们会想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是,每个朝代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侠的认识和理解也不一样。从春秋到明清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侠客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鲁迅说,春秋时的侠客以“死”为终极目的,其结局也是慷慨赴死,而清代小说中的英雄,表面上是侠客,实质都是奴才。鲁迅说的没错。春秋时期的侠客路见不平,知恩必报,赴汤蹈火,一诺千金。司马迁记载的四大刺客,无不体现了这些精神。最可叹的是专诸刺王僚的故事。专诸本可以安稳地做他的屠夫,因为公子光的厚待和“敬其母”,专诸以死相许,而他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安心守诺,竟然自缢而死。埋葬了母亲,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专诸毅然决然地去行刺。他杀了吴王僚,自己也被砍成肉酱。.为了报答公子光的知遇之恩,专诸母子先后赴死。可见,春秋时的侠义精神不仅融入男人的生命,也融入女人的心里。他们不为名利,只为心中的豪气,为被尊重的人格平等与独立。他们做人做事只凭良心,这是后世无法企及的。侠客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没有了“侠”的本质意义,而成为权力的附庸。如《三侠五义》中五鼠见宋仁宗一段,这些江湖上横行的英雄好汉,见到皇帝时,又是心中乱跳,又是匍匐在地,甚至两股颤栗,哪里有半点豪气的样子?简直就是权力奴才。可以说,清代的侠义小说已经成为忠君的宣传品。此时的侠,完全没有了春秋时的独立自尊。审美观和侠的认识有些相似,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春秋时期,因为尚武,人们的审美观也与之相关,以高大健壮为美。《诗经》说美女庄姜,“硕人其颀”,说鲁庄公“颀而长兮”。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不管男女,高大健壮才最美。到了明朝,连男人都变得非常文弱。万历年间到中国传教的利玛窦说,“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战打仗的人。”他看到的中国人都是温柔谦和的人,像女人。让利玛窦更为不解的是,中国的男人每天不惜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梳理自己长长的头发,整理自己的服饰,然后悠闲地打发着美好的时光。他们很少残杀,甚至没想过用争斗的方式解决问题。即使生气至极,也只是发泄一下妇人一样的怒火,最多在互殴时揪住对方的头发,他们根本不会用兵器,因为很多人连小刀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兵器了。明代之前,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眼里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是天堂的象征。可是,到了明朝,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发现,情况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利玛窦在写给罗马的信中表达了这份差异。这也是当时中西方认识的差异。何止中西方,明朝的人和春秋时期已经相差很远。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主要是由当时的思想基础决定的。春秋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没有受到过多的约束,各种思想流派也异彩纷呈。到了西汉,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们的思想逐渐受到束缚,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学,思想进一步收紧,最后到明清,人们的思想被紧紧禁锢在有限的认识中。精神决定面貌,明清时期被禁锢的人,精神面貌比春秋时期好了才怪!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5-24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5-24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