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空与有,六大步骤环环相扣;人生苦和乐,咱这辈子努力向前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佛法空与有,六大步骤环环相扣;人生苦和乐,咱这辈子努力向前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佛法空与有,六大步骤环环相扣;人生苦和乐,咱这辈子努力向前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6-27 0
  



学佛要勇猛精进,人生也当如是。上次引用龙树菩萨的偈语,说明佛教修行,以多闻为基础;如果孤陋寡闻,就是菩萨所说的“人身牛”——空活一世人身,却顶着个牛脑袋。那就可悲了!
《华严经》中一段话,很好地说明了修行的步骤,凸现出多闻博学的重要地位。
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
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
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
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
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经中用了五句话,充分说明了六个概念的承前启后、一环扣一环的关系。这六个概念是:涅槃。无障碍解脱智。一切法如实觉。无行无生行慧光。禅善巧决定观察智。善巧多闻。

涅槃,是无为、自在、不生不灭之意。
中观论认为:“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唯识宗认为涅槃分为: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如来藏学派认为,出去上述四种涅槃,还有大涅槃境界,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禅宗悟道,第一步就是无障碍解脱智。要求无身见,一切皆空。这里的空,并不是凡夫的空——把很多事都看开了、不计较了、算了、没什么大不了……那样的空,只是一时的空,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障碍、靠不住的。
真的空,是任何时间地点,都没有丝毫障碍,自己不会后悔、也不可能反悔。怎么才能见到真正的空性呢?

经中认为,要见到真正的空性,必须一切法如实觉。
空,就是四大皆空、身体皆空、万物成空,不但丢掉物质世界的一切,还有一切虚名,就连精神世界上的执著,也统统丢掉。
怎么丢掉?方法是“一切法如实觉”。换句话说:空的前提,是先认识到有。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功名利禄、世上一切法,虽然是空幻,同时也如实;真空和妙有,本来就是统一的。

因此,用不着去空,本来是空。正如我们打一场游戏,是否会因为知道这只是游戏,就放弃操控?该操控还要去操控,如实,好像真实的一样。人间事,我们为何要尽力而为?尽力是因为“如实”——这个游戏世界好真实;看淡输赢,是因为“毕竟空”。
怎么才能一切法如实觉?经中给出下个步骤:无行无生行慧光。
无行是不修,无生是无念。无行——功夫到家了,不必再修行了,比喻达到一个临界点、冲破某个瓶颈。无生行——虽然念头生生不息、永不断绝,但是念头当下无生;达到这个行,是“无生行”。

到了无行无生行的境界,会产生一种慧光。这种光不是知识学问、不是聪明、不是智慧,是到了一定功夫境界、厚积薄发产生的灵光一点。其实,也就是自性光明。
怎么厚积薄发、产生自性光明?要修禅。参话头、宴坐、经行……等等。合理运用一切佛陀创立的善巧方便法门,并且按自身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活学活用,同时还要勤于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法门包含了什么道理?这个就是决定观察智。

总之,禅善巧决定观察智,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并且在修行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哪些如来法门?这就要多闻——多读书、多请教,知识面广、眼界宽了,自然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今天,我们重读《华严经》中描写的修行六步骤,并对其环环相扣的关系进行分析。希望对您的人生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leave all your love and your loving behind you can't  carry it with you if you want to surviv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6-28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6-28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