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万物生存的自然规律,从古至今,无数人想要获得长生,但却因为违背规律而失败。即使是秦始皇、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也都曾为了长寿而耗费大量民力财力,结果一无所获。甚至,不少王侯将相还因为服食所谓的"丹药"导致中毒去世,可见古人对生的希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作为寿命有限而欲望无限的生物,大多数人比起死亡当然都更希望能够继续生存,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为了长寿,人们寻找治愈疾病的办法,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边强身健体,一边修身养性,这算是一种比较积极的追求。
在此之上,其实还存在着一种超然物外,看淡生死的态度,比起畏惧死亡,看淡死亡的人自然要更加自在,而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思想家庄子就已经看透了生死的真谛。
提起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相信大部分最先想到的都是"庄周梦蝶"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齐物论》,说的是庄子一天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空中自在飞舞,十分快乐。醒来之后,他惊疑不定,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其实,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一定会非常自然地认为自己所处的才是现实世界,但庄子却敢于怀疑所谓的真实,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看透生死,而旁人却一直追求不切实际的长生不老。
庄子晚年时,其妻子不幸去世,曾经常常与之争辩斗嘴的惠施听说后就到他家里吊唁。结果,当他走进门时,却发现庄子正很放松地坐在地上,一边敲着盆一边唱着歌。如果让旁人来看,一个人在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伴去世后做出手舞足蹈,放声高歌的行为,那多半是受刺激疯了。见此情景,惠施也不由得指责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然而,面对惠施的指责,庄子却表示,他的妻子最初并非生命,非但没有形状,连所谓的魂气都不存在。后来,恍惚之中阴阳二气交融,才逐渐形成魂气,进而发展为胚胎,才最终有了她的降生。现在,她如同春夏秋冬的时序演变一般由生到死,从人居住的小房间搬到了天地间这个大房间,如果这时痛哭,那就是不懂得生命运行的规律。
诚然,生命在诞生之前本就是其它的元素,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人体不过是大量来自自然的有机物、无机物组合而成。而生老病死的规律也是本就无法避免和强行阻止的。当然,亲友去世时人都是难免悲伤的,庄子也说了自己对妻子的去世感到十分伤心,但如果能够接受这不过是自然规律,而亲友则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于天地间,且更加自由自在,或许能够好受很多。
此外,《庄子》当中还记载过一件庄子和骷髅对话的故事,说的是庄子一次于道旁见到一具骷髅,便询问他是为何而死。问罢,他枕着骷髅睡去,结果骷髅果然于梦中前来相见,告诉庄子死后的世界是多么随心所欲,不受限制。听它说完,庄子询问他愿不愿意恢复肉身,回到父母妻子身边,结果骷髅不高兴地答道:"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骷髅其实是庄子自己思想的载体,它的言论体现着庄子本人想象中的死后世界。庄子认为,人死后不再有主上臣下之分,也就是没有什么社会阶级;无四时之事,也就是不必再在乎春夏秋冬,能够真正做到不受外在条件的束缚,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在。
因为秉承着这样的思想,等到庄子要去世时,弟子们都想将其厚葬,但他本人却表示:"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邪?何以加此!"当有弟子提出就这么葬在野外,担心其尸体被乌鸦老鹰吃掉时,庄子反驳道,埋在地下同样会有蚂蚁和虫子,"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就这样,庄子最终死在了荒郊野外,其尸身被自然界吞噬消化,重新回归了天地之间。
我们无从知晓庄子死后是否真的获得了自由,但可以知道的是,直到真正去世的那一刻,他都是没有惊慌,没有不甘的。如果我国古代的帝王们都能够向庄子学习,那恐怕就不会有大量方士出海寻仙,或者服用丹药结果被直接毒死之事了。
总的来说,庄子的生死观相对于那些极度畏惧死亡者是十分有价值的,他也确实做到了超脱,其境界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