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悼亡诗中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并不是你想的意思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元稹悼亡诗中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并不是你想的意思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元稹悼亡诗中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并不是你想的意思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30 0




如今在我们口中大行其道的,就只有后半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了。
中唐诗句大都秉承盛唐风格,字词浅显易懂,情感水乳交融。所以我们在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想当然的会从字面直接去理解。
“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一个字不认识,也没有一个字不理解。这不就是“没钱的夫妻,喝凉水都塞牙”的意思吗?
我们今天在引用这句话时,多半是夫妻之间因为经济问题爆发争端或者出现感情裂痕,就会长叹一口气: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啊。别提多合适了,既抑扬顿挫,又充分表达了物质是情感的基础,还无意中拽了文,这是多么适合国情的一句好诗啊。
可元稹并不是这个意思。

这句著名的被世俗化理解(我们不称之为误解)的诗、俗语出自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四支”部的七律。
《遣悲怀三首》是元稹在妻子韦丛去世后两年左右写的,是他很多怀念夫人的诗中最有名的作品。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第二首紧承上首,描写妻子死后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第三首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突出悲怀,深化主题。
这一组诗语言通俗,情真意切,成为悼亡诗中的代表作。

作为三首组诗中的第二首,《其二》在感情和文辞的延续、发展上和整体是保持一致的。换句话说,这首诗本身的文辞也并没有过多地出挑之处,整组诗的精华其实是在组诗的最后一首的结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在写这一组诗的时候,对情感的铺陈、升华也是按部就班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虽然在《其二》中属于总结性的提升,但是并没有高出最后一首。
“贫贱夫妻百事哀”意外出圈,因为表达了世俗对经济条件、门当户对等一些看法而被广大群众喜爱,应该是元稹想不到的。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首联承接上一首忆苦思甜,夫人不能共享荣华的遗憾情绪(韦丛嫁给元稹的时候,还比较清贫困顿,这在第一首诗里有体现,而现在元稹已经开始发迹,夫人却已经过世两年),想起当年曾和夫人开玩笑,说将来老了、死了怎么怎么样,没想到这么快就成真了。

小两口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白头偕老,谁先离世的调笑,大概每一对夫妻在蜜月期都会有过。有些说着说着就淡了,烦了,而诗人两口子,却没想到死别的这一刻那么快就到来了。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颔联继续,写一些生活小事。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正所谓“断、舍、离”,诗人原本寄希望于将夫人的衣物都送出去,针线盒封存不打开,用“眼不见为净”的方法来解脱自己,却发现根本不起作用。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颈联仍然续写触发自己思念、哀伤的事情。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对奴仆的怜爱是“爱屋及乌”,但是难免不“触景生情”。
想当年一起的时候是多么的穷啊,也因此常常做梦都去送钱给你,希望解除当时生活的困顿。可是终归是梦,醒来之后,更是忍不住悲伤。
“因梦送钱财”也可能是指梦到夫人,便烧些纸钱了愿、纪念。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关键的尾联两句来了。此“恨”,是什么恨呢?自然是死别之“恨”。注意最后的“哀”字,应该要动词化,是“使我哀”的意思。
我当然知道了死别之“恨”是人人都会经历的,但是像我们这样共同经历了患难、贫苦的夫妻,这种死别的痛苦则更甚。
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让我觉得哀痛,都让我更加思念你啊。
“贫贱夫妻百事哀”实际上是“百事”使“贫贱夫妻”“哀”的意思。因为“贫贱夫妻”一起经历过了人生的艰苦,所以生离死别之后,生活中的小事更容易打动怀念的一方。
这句话现如今是以说话人当时的语境来解释,很多语言释义,都是以大众解释为准。
在今天的语境中,就是“没有经济基础,再好感情的夫妻,不论什么事都很让人觉得可悲”。
这当然是对的,但绝非元稹的本意。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8-31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青空

ZxID:19170623

等级: 督察
配偶: Null.
站务/记者团/我爱我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8-31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