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过了,连冬起九,冬春的转变间,腊八节逶迤而来。为何有腊八呢?腊八真的是佛教传入带来的吗?其实,最初,腊八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风土文化,且起源久远,与中国的农耕文明密切相关。腊八,考之史书,我国古代早有此俗,腊,最初是岁末祭祀的名称,又称蜡。腊八是古人祭祀祖先和天地百神的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关于腊八的祭祀,流传最早的是伊耆氏部落蜡祭祝词——“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仪式祈祷的是土在土地应该的位置,水在自己的沟壑里,昆虫不要来啃吃庄稼,草木生长在水边,祝词祈祷主题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礼记·郊特牲》解释说:“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古代的腊八是何意思呢?所谓腊八,古人认为是这样八位神:一为先啬神(神农),二为司啬神(后稷),三为农神(田官),四为邮表畷神(始创田庐、开道路、划疆界人),五为猫虎神(吃野鼠、野猪),六为坊神(堤防),七为水庸神(水沟),八为昆虫神,又称为“蜡八”,后来统一称为腊八。这八位腊八之神,都与中国农耕文明有关,神农、后稷都是护佑庄稼的农业神,后世一直为中国人所崇拜,水庸神后来演变为城隍崇拜。因此可以说,腊八崇拜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古人考证说,汉以戌腊,魏以丑腊,时间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才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
关于腊,《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也。《礼·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注云:此周礼所谓蜡祭也。据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腊日与腊八”一文认为,“腊日”在汉代被固定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就是说,先秦,腊八时间是不固定的,而由于历法的变更和影响,各个历史阶段的腊日节是不同的,时间和名称都不一样,故汉应劭《风俗通·祀典》云:“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为腊。腊者犹也,言田猎取以兽祭祀其先祖也。”周代更将其视为五祀之一,《周礼·月令》云:“天子祈来年于大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说文》云:“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据《风俗通义》卷八记载,汉武帝时候,时任太史邓丞云:“腊者所以迎刑送德也,大寒至,常恐阴胜,故以戌日腊。戌者温气也。”腊八为祭祀百神、祖先的重要节日,有腊会和腊赐,《礼记·杂记下》说子贡看到腊祭的人们“皆若狂”。在古代,腊祭时候要举行驱疫行傩的仪式。“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疫为时疫,就是冬春传染性疾病,腊祭八神外,还有金刚力士逐疫仪式。因而古谚语又有:“腊鼓鸣,春草生。”腊祭仪式结束以后,古人要进行宴乡活动。
而在唐代,朝廷此日还要赏赐臣子澡豆、头膏、面脂等清洁化妆用品。宋代《东京梦华录》还记载北宋都城“寺院送面油与门徒”“闾巷家家互相遗送”。周密《武林旧事》记载:“腊日赐宰执、亲王、三衙从官、内侍省官并外阃、前宰执等腊药,系和剂局造进及御药院特旨造银台。”由此可知宋朝腊日有赐送腊药的习俗。朝廷要向中都官颁赐腊节所需钱或物,地方各级官府也都按照级别,向本部大小官吏发放,甚至边塞的官吏、士卒在每年的腊日也会领到官府分发的一定数量的肉或钱,戍边的刑徒也在分享之列。
腊八在古代是个阖家团圆、宴饮欢乐的节日,如果腊日不能团聚,将是一件很令人痛苦的事情。
此外,腊日还被称为除日,即腊除。北宋,首都汴梁的驱傩活动出现了沿门逐疫、沿门乞讨、沿门卖艺集于一体的“打夜胡”,由几个贫者或乞丐化装成神鬼,敲锣击鼓,为人驱祟,沿门乞钱。旧俗,十二月朔,吴中城乡有乞儿三五成队,扮灶公灶婆,涂墨粉于面,各执竹枝,挨户表演乞钱,一直到二十四日送灶王后方止,称跳灶王。此外还有扮钟馗者沿门跳舞以逐鬼。跳灶王和跳钟馗,都是古代逐疫大傩的演变,俗称“打夜胡”。
随着佛教传入,并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腊八演变成为纪念佛祖成道的日子。民以菜果入米煮粥烧制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或有取自寺庙者,名曰佛粥。佛教典籍《百丈清规》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譬喻经》谓,以诸谷米、果煮粥,取辟邪、祛寒、却疾病之意。清李福《腊八粥》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侬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腊八粥的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是释迦牟尼成道的传说,相传释迦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想放弃苦行,这时遇见一牧女送他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在菩提树下静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佛祖成道日,佛徒们熬腊八粥施舍众人。
还有明太祖朱元璋腊八粥的传说故事。朱元璋家境贫寒,小时候给财主放牛,经常挨饿,偶然有一次他挖到老鼠洞中的“粮仓”,挖出了一小堆小米大米、干果、豆类,便和在一起煮粥,味道香甜可口。打下江山后,在腊八日想起儿时美食,便令御厨熬制,后分给大臣食用。传至民间,便有了腊八烧制腊八粥的习俗。清代皇家也十分重视腊八,在藏传佛教的雍和宫里,腊八日前都用大锅熬粥,由喇嘛诵经,朝廷派大臣前往拈香上祭。皇帝虽然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民间旧俗,小辈此日要送长辈腊八粥,学生家里要给先生敬送腊八粥,“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陆游的诗饱蘸诗情,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
千百年来,人们俗信热腾腾的一碗腊八粥喝下,既能起到饱腹作用,又能表达对神佛的尊敬,一举两得,绝对是件好事。正如袁景澜在《姑苏竹枝词》中所咏:“人秋无鲎慰村农,欲发西风宿雾浓。腊八林间喧粥鼓,年丰新米足冬舂。” 《姑苏晚报》2021年01月04日 B08版 沈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