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小吃——冰与火的滋味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信阳小吃——冰与火的滋味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7个回复

[娱乐八卦]信阳小吃——冰与火的滋味

楼层直达
rex_hoho

ZxID:196000

等级: 上尉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05 0
之所以称它为:冰,实在是因为这种小吃与热、温度一点儿不沾边。
­
这就是石凉粉。
­
不知道在外地有没有,反正我在信阳周围可是从来没有见到过,东边最近的罗山县,北边最近的明港,我都没有见到过。南边没去过,就不知道了。一方水土一方饮食。
­
石凉粉之得名,也是与它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食品无色无味,但是却很受信阳人的喜爱,老少皆宜,最主要的是,价廉物美。石凉粉的原料很简单,至少在信阳市处处可见,叫做:石花籽。据说是海产品,本人倒未经考证,不敢确定。这种石花籽个头非常小,与芝麻大小差不多,而且价钱也不贵,据说十元钱可以买三斤,不知道现在什么价。做法也简单,先备一盆清水,用纱布包一兜石花籽,放在清水中轻轻地揉搓,揉的差不多了,盆中的清水也有了些白色的沉淀(听说过步骤,没见过操作),然后放置一段时间,等盆中的水与粉的混合物融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点了。这“点”也是比较关键的,石凉粉之所以得名,就是需要这一“点”。
­
“点”可以用两种东西,其一是用茄子,另一种方法恕不细讲了,怕说出来影响观者对石凉粉的美味印象。茄子“点”出来的石凉粉颜色稍带些微紫色,当然,如果用的是青色的茄子,那么在颜色上就没有什么影响了。用另一种东西“点”出来的石凉粉则是完全无色的。在“点”的时候也得注意,不能嫩也不能老。太嫩了,石凉粉就不成形,无法凝结,而太老了,又有些支持了,影响口感。只有“点”的恰到好处的才行,才会顺滑适中。盆中的粉状物一经点过,就成了无色透明的凝固物。这时候就已经成形了,可以吃了,但若是用冰块冰上一会儿,味道可就出来了。要说这石凉粉,无色无味儿,有什么好吃呢,但它的味道独特也就独特在无色无味上。浅底瓷碗中盛上那么一碗透明见底的石凉粉,舀一勺白糖,再洒几滴薄荷水。浅淡的石凉粉中,白糖的绵甜,薄荷的清凉,全都出来了。如果说这石凉粉要少了这两样,还真是不行,但是,如果您仅仅拿白糖和了一杯薄荷水来喝,比起一碗石凉粉的味儿来,那可差太远了。
­
在信阳,石凉粉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至少可以从每年的二月持续到十一月。要说它的好处,怎么来形容呢,冰淇淋是没法儿比的。冰淇淋是很好吃,但是大暑天吃它不解渴。喝杯冰水倒也不错,但那种凉意是暂时的,不能从骨子里解决难受的热度。而石凉粉就不一样了,它的凉,是那种沁人心脾的,透入心底的清凉。一勺石凉粉吃下去,只会觉得从口到心都是舒坦的,暑热立马就可以消去大半儿。一碗下肚,只觉得浑身的凉爽,是哪怕对着空调吹冷风都比它不上的。只可惜现在不是夏天,否则真是无法切身感受到石凉粉的好处来的。盛夏之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在干渴急热的时候见到有石凉粉,哪怕是那冰淇淋再美味再可口,也会弃之不顾了的。常常是三五玩伴,拎着几根极麻极辣的武汉鸭脖,坐在石凉粉小摊上,啃上一口鸭脖,吸上几口气,再喝一口石凉粉,那真叫一个过瘾。至于什么冰镇酸梅汤,冰镇绿豆汤之类,是压根不能与石凉粉的神奇效果比的。酷暑之季,连风都是热的,而迎着暑风吃石凉粉,真是一大享受啊。
­
倒可以说,石凉粉才真是信阳最本土的小吃,但是,外地人还未必能真正接受它的味儿,那种从底到外的清凉与惬意。
­
烤鱼就是“火”的代表,而且信阳烤鱼也很有名,至少本地人对它可是推崇备至。过上个几天就要忍不住大快朵颐一番。话说这烤鱼,其实哪儿都有,至少我曾见到新疆烤鱼(电视上),比较的有意思,地上生一堆火,四边儿围了一圈的鱼,都是用竹钎插在地上,看上去像一圈鱼干,因此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那个味儿的,何况价格还有点儿小贵。也许吃不到要说酸,但就是有这样的感觉。相比之下,更觉得本地烤鱼的平易近人与大众化来,更何况有它的诱人的美味儿呢。
­
一般说来,烤鱼所用的鱼主要是鲇鱼和鲫鱼,别的就很少见到了,或者是几乎不用。鲇鱼和鲫鱼肉质细嫩鲜滑,估计这也是被用来的主要原因。真要是讲究呢,野生的当然是最好啦,但这年头,野生的都成了保护动物了,谁敢吃啊。不过人工饲养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
要说做法,人人都学的会,无非是将剖洗干净的鱼用铁钎串平,架到小炭炉上两面翻烤,刷上点儿油,撒上些盐。等到烤的鱼身鱼腹两面微黄时,香味儿已经往鼻子里钻了,撤火。可别以为这就行了,只是个半成品。再将鱼放到寸许高的浅底铁盘中,再架到炉子上,这时往盘中加汤,加料,总之,烤鱼的好坏,除了鱼本身的鲜美来,还有调料的辅助作用。可不要小看这些调料了,信阳小吃在很大程度上全靠这林林总总的调料才能调出如此美味来的。小吃小吃,故名思义,“吃”的内容几乎都大差不差,但区别也就体现在这“小”字上。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和吃的有关,无非也就那些个品种,但为何各地都有不同的口味儿呢,也就是体现在小处,体现在做法和用料的不同上。
­
烤鱼所用的调料不算太多,但我也只能认出一味茴香来,其余的全是看着都熟,但都叫不上名儿。沸腾的汤汁浸没了鱼身,滚出烤鱼的焦香,肉质的鲜嫩,以及各味调料的混合后的香气儿来。等到鱼汤滚上这么几滚,再往汤中添些纤细的千张丝,雪白的豆腐片,加几叶香菜,就架在小炭炉上,直接端上桌。这时谁要能忍住不吃,我还真佩服谁。那种诱人的浓郁的烤肉香,加上鱼本身的清鲜香,以及鱼肉浸入调味品后的异香,无一不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小炭炉烧的正旺,将烤鱼的味道送到每个人的鼻端,即使是路过的人都抵挡不了这如斯美味
可说来也奇怪,烤鱼在夏季是旺季,从暮春开始,持续到仲秋,到了冬天反而很少见到烤鱼的影子了。其实烤鱼也是一种小火锅,在夏天的傍晚,随处可见人们坐在小桌旁,对着一盘滚满辣椒的烤鱼,挥汗如雨,却停不一筷子。实在辣不过了,就跑去喝一碗石凉粉,既美了口腹,又消了暑热,一举两得,而且这两种小吃还都便宜又实惠,不浪费多少银子。
­
再说这臭豆腐,本来是湖南的小吃,但是却颇受信阳人的欢迎,那就姑且也把它算在内了。在信阳街头,只要有卖小吃的地方,就有臭豆腐的摊子。而且绝对好找,三三两两的人坐在小桌边,手里捧着小小的一只敞口碗,吃的津津有味。像石凉粉和烤鱼,不管是谁都吃,而臭豆腐则不同,喜欢它的人对它是趋之若骛,不喜欢它的人对它是皱眉掩鼻。    

一方水土一方饮食,信阳的臭豆腐肯定与湖南的不一样,多多少少它也受到信阳饮食的影响。臭豆腐的“臭”那可真是名不虚传,以前我每次路过,都要屏住呼吸,要么快步走过,实在是不愿意闻那个味儿,而且也是坚决不沾的。后来经不住玩伴死拉硬拽,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心情,小尝了那么一丁点儿,从此度入苦海,再也抽不出身了。不但如此,我还将外地来的伙伴也拉下水来,人家以前不但不吃,而且是深恶痛绝,但是在我的百般引诱下,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每每都跟我满大街的寻着吃臭豆腐。
­
有时觉得伟大的祖国饮食真的是博大精深,为什么连小小的一块儿豆腐,都能做出如此众多的不同花样来呢。就说这臭豆腐,本来黑黑的,小小的,一块块地冒着臭味儿,可偏偏做出来却又是那么好吃,简直有点儿“一吃忘不掉”的魅力。其实它的臭,也就是发酵的味儿。热油里炸一炸,立马变成金黄色,再浇上一勺浓汤,微红的虾米,脆脆的榨菜末儿,细细的蒜茸,几茎香菜,立马香气扑鼻。不过接受不了的朋友,可能该不爱吃,还是不爱吃,不像我这立场不坚定的人,自己上瘾还拉别人上瘾,罪过,罪过。
莫晓寒

ZxID:1684594

等级: 大将
劳资是辛勤的蚂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5-05 0
没图片感觉不出来啊·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贵宾
配偶: tmd88600
呵呵。我算什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5-05 0
好长啊
一粒苹果

ZxID:2207585

等级: 大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5-06 0
有图会更好点吧
xf0910i

ZxID:1664348

等级: 大校
抛开烦恼``快乐人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5-06 0
吃了一定拉肚子,对肠胃不好
jesus欧阳

ZxID:4194359

等级: 贵宾
单身不贵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5-06 0
对信阳不是太了解

貌似吃的还不错?
两个人的舞会

ZxID:278034

等级: 贵宾
时间就是把杀猪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5-07 0
想吃吃看啊
淡望、爱

ZxID:5418969

等级: 贵宾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5-07 0
冰与火。什么滋味啊
我很简洁的。。  这个头像。我是越看越喜欢了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