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重塑男人的终极制服梦想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戎装重塑男人的终极制服梦想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4个回复

[娱乐八卦]戎装重塑男人的终极制服梦想

楼层直达
、惜笑紅顔醉

ZxID:9815427

等级: 禁止发言
配偶: ^^小碗.com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06 0
戎装重塑男人的终极制服梦想






在现如今的男装时尚界,随处可见军服设计的影子。肩章代表了士兵的等级,老式英国风衣源自一战时期的战壕衣,双排扣大衣则源自二战时期的德军制服。在最新发布的2010秋冬男装系列中,不但可以在传统品牌Burberry、Costume National、Neil Barrett的秀场上看到军服元素,就连Lanvin和Dries Van Noten这样主打优雅风格的品牌,也都开始推出军服风格的男装,使人仿佛置身于冷兵器时代。现如今,军服仍然延续着其设计传统,将男人的身体勾勒出如大理石雕塑般的硬朗线条。而男装设计师们也将已经进入历史角落的这一男装胜景挖掘出来,打造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审美潮流。

为塑造完美的男性体格而生

  从臆想中的古希腊众神时代开始,男人便极度热衷于对完美躯体的塑造及展现。而军装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早已将男人对完美躯体的崇拜与获得高贵精神世界的诉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成功唤起了男人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终极向往,成为无法替代的着装符号。

  如雕塑般的完美男体

  奥地利小说家Hermann Broch曾对军装有过这样的描述:“军装真正的功能是表明并规定世界的秩序,控制混乱状态以及人生的变迁,犹如军装掩盖了人体内柔软的东西。军人被这些坚硬的外壳包裹着。”

  在任何社会体系之下,每个男人都在力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强悍一些,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世界,而军装可以说是这一诉求之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当历史学家回过头翻阅男体发展历史时,古希腊的男性身体成为了极佳的范本。柏拉图曾描述道:“那时的青年人大半时间都在练身场上角斗、跳跃、拳击、赛跑、掷铁饼,把肌肉练得既强壮又柔软。”这成了军服的产生根源和最终目的。美国历史学家George L.Mosse 则指出,“身着军装的根源是让军人具有良好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则是以古希腊的男子形象为标准制定的。”历史学家对最初军装的描述时,其对男性身体的构建理念总是“如大理石般平整光洁,具有结实匀称的身材”。这是军装所展现男性气概的统一标准。

  由于当时的军装过度重视对男人体型的修饰效果,会因为剪裁过于收身而导致行动不便。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有些骑兵团的士兵因身着过于紧身的服饰,导致在战斗时无法顺利地举剑杀敌。而与军装理念相反的另一个极端,那无疑是完全没有形状的绒布睡袍。有趣的是,正是整日身着红色天鹅绒睡袍的情色大亨Hugh Hefner,日后为全世界的男人们构筑起了杂志《Playboy》这一代表安逸舒适的享乐虚拟帝国。


君主装扮的小男孩

  在确立了军服设计标准之后,各国的军服在装饰细节上开始日渐繁复,其中君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拥有一支雄壮的作战部队是每个当权者的梦想,相比之下君主更关注军队的外表和风貌,就像打扮自己家心爱的小男孩们一样,为部队的制服灌输各种个人喜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被描述成一个醉心于军服的裁缝,经常全神贯注于军队的服装设计与供应。英王乔治五世也曾经发表意见,认为部队“军服应该华丽至上,一条皱纹是绝不可容忍的。”

  此时的军服逐渐走出勾勒体型这一单一的功能性,开始具备了如“巴洛克般繁复的美感。”这种现象到18世纪中叶达到顶峰,以当时的军事大国俄罗斯和普鲁士为例,仅骑兵队便拥有10种不同的制服。对于当时军服的繁复性,史学家有这样一段记述:“如果在天气良好的平坦地形上,用肉眼在1500米距离处可以看到一支军队;在1200米处可以辨认出步兵和骑兵;在600米处可以分清制服上大的细节,比如背带和帽盔;到了225米处就可以看清楚制服上所有的细节并辨认出行列中的军官了。”

  如果开战前有足够的时间,士兵们通常会换上他们最好的制服,表明他们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了。而这种浮夸炫耀的风格,无疑能够提升整体的凝聚力,同时起到恫吓敌人的效果。

  精神力量之源

  军人穿上军装,就表明他已经具备了完美的形体、巨大的体力和足够的勇气。倘若可以说军人是由军装创造的话,那么军装无疑具备一种神秘的催眠功效,将男人的内心世界催生出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

  美国作家Ernest Hemingway在其作品《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过河入林》)中为我们塑造出了坎特威尔上校这一硬汉印象,书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对意大利上层阶级的夫妇嗅了嗅坎特威尔上校的军装,这一举动便惹恼了上校,“坎特威尔上校微微地敬了个军礼,用意大利语说道:‘真对不起,我穿着军装。但这是制服,不是便服。’”上校的话所隐含的意思是,军装虽然也是由布料制成的,但显然其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这一点在其他地方也有诸多体现,英国皇家卫队的红色军装及高耸的熊皮帽已经成为了英国皇室不可动摇的象征,即便面对全世界的舆论压力也要沿用到底。而漫画中为保卫雅典娜而生的圣斗士,正是因为身着圣衣这一虚拟世界中的军装,才能不断催生出内心世界无比强大的小宇宙。

  在历史中随波逐流

  军服在将男人体型塑造到了极致之后,便渐渐从凶残的作战服装的功能中剥离出来,悄悄开始了时装化的进程。从18世纪极尽奢华的骑兵制服到20世纪横空出世的迷彩装,军装元素总是能最快速度成为男人的时尚制服。

  荣耀的象征

  早在19世纪,军装便隐约出现了成为男装设计元素的趋势,在当时讨论男人形象的书中写道:“不管一个人本来形体如何,譬如那种上身长、下身短的梨形身材,裁缝都能用服饰使他变为身材修长、肌肉发达、十分性感的形体。”在不断构筑完美的男性形体的同时,军服也渐渐形成了一种夸耀的风气。在二战时,意大利的军服保留了古典的华丽美感,他们在钢盔上插上高耸的羽饰,并在行进时要求身体奋力前倾。而在俄罗斯军服中,攀比之风用大小不同的彩色条纹和星星以及鸭舌帽来表示,特大的鸭舌帽犹如垃圾桶盖一般大小。

  当然也有人将这种夸耀的风气转化为功能性。巴顿将军对镀金纽扣和夸张醒目的头盔钟爱过度,但这并不是出于炫耀。他曾对下属说:“军官以榜样和声音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们必须在勇气、行为和服饰等方面显得卓越。”并强调,“一件别致的用品,就会维持士兵的士气。”而这件别致的服饰用品,正是巴顿的象牙手木仓。他对这一饰品有着独特的认识,认为“佩戴这只手木仓只是为了戏剧效果的需要”,而正是这种戏剧效果,注册商标一样贴满了欧洲战场每一个关键的时刻和角落。当时的战地记者描写道:“当士兵们看到吉普车后座上那个佩戴着象牙手木仓的身影时,他们就会发出欢呼声,传遍整条战线。”


毅然从戎

  军服所积淀的多重美感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男性,在过去战乱频发的年代,这也成为了当时政府吸引年轻男子参军的重要手段。很多人为了一套军装,便毅然从戎。这与中国的现状完全不同。美国的鲍威尔将军曾描述过他第一次是如何被军装吸引的情景。当时他是纽约城市学院的学生。“进纽约城市学院读书的第一个学期,校园里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我的眼球——校园里穿着军装的年轻人。”于是鲍威尔用最快的速度加入了这群人的行列,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当时最时髦的事情。“终于有一天我站到了训练厅里,列队等待着发放草黄色的军裤和军衣、棕色衬衣、棕色领带、棕色军鞋、铜扣腰带,还有一顶船形帽。我一回到家,就急不可耐地穿上军装。镜中穿军装的形象我很喜欢。”

  不可否认的是,当那些带有金色滚边、铜质和皮质饰品的军服穿在现役军人身上的时候,很容易令男性产生出一种崇高的庄严感。而这种虚荣的崇高感在当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去入伍当兵。

  告别浪漫主义

  如果说军服的演变经过漫长的历史才发展出蔚为大观的胜景,那么伴随着人们的厌战情绪,这种浪漫主义情结很快从军服中被剥离出来。英国小说家Simon Raven在其作品中记述了一个二战追悼会的情景,“贵宾席上尽是穿制服的客人,有卫兵金黑色相间的高帽,有步木仓队深绿色的制服帽,有苏格兰高地人的屁股晃荡着方格呢短裙,有炮兵、骑兵制服上的圆形纽扣,有恐怖的衣服贴边和结打得很奇特的系索,偶尔还有马靴和马刺。当宣读阵亡将士名单时,他们表现出明显的厌倦和不满情绪,手指不断地拨弄着手杖、马靴、武装带。”这正说明在人们的意识中已经不再把这些华丽的服装和军人身份画上等号。

  而此时,繁复的军服也已经失去了其作为战争的功能性。在18世纪,敌对双方的士兵需要短兵相接,穿着醒目豪华的军服是为了使敌方的士兵丧失战斗意志,所以需要特别华丽耀眼。而现在,士兵所需要的是不被敌人发现。在双重作用下华丽的短款上衣、流苏肩章和高耸的羽饰头盔进入了博物馆,而迷彩服和青灰色便装制服这种更具隐蔽功能的军服成为了世界各国部队的统一标准。军服不但失去了其自身的魅力,并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纽约时报》便曾用一组照片讽刺过这个现象,他们让不同国籍的女模特穿上了迷彩服,并在旁边注明“不要混淆”。


军装的时尚化道路

  在现如今的男装时尚界,随处可见军服设计的影子。设计师们将已经进入历史角落的这一男装胜景挖掘出来,打造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审美潮流。但旧时的军服通过设计师的重新解构,早已丢失了其最初的设计初衷,充满了彰显个性的时尚主义和浓重的商业气息。

  战壕中爬出的时尚单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些藏身战壕的士兵自然不会想到,自己身上的军需品竟成了另一个世纪的流行单品,就连发明者Thomas Burberry恐怕也只看到了它在英国作战指挥部的光明前景。这件在100多年前发明出来的由防水面料制成的及膝长衫,是当年英军的标准装备。一战期间,trench coat的设计进一步发展,增加了肩带的设计,方便系上军衔肩章;腰带上也多出了两个“D形环”,方便挂手榴弹和其他装备。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别致的设计后来竟然毫无障碍地为时尚所用。

  在1942年播出的电影《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中,男主角Humphrey Bogart便将这种战壕衣引申成为一种平民化的时尚符号,为人们展现出这种军服的无穷魅力。此后英国设计师Christopher Bailey入主Burberry,将trench coat从军需品的概念中剥离出来,为其原本单一的颜色和面料增添了许多现代性,上升为代表英国气质的单品,并借由Kate Moss强大的影响力,将其时尚化,成功打入现代时尚的舞台。在2010最新的T台上,可以看到Burberry已将传统的风衣与军绿和卡其色等更多军服元素混搭,呈现出多元化的美感。与此同时,另一英国品牌Aquascutum则更注重trench coat的经典性,将面料避风遮雨的功能性保留至今。

  穿着海魂衫破坏秩序

  海魂衫是指各国水兵们穿的内衣,通常为白蓝相间的条纹衫,俗称海军衫,又称海魂衫。海魂衫的寓意为广阔的大海与蓝天。苏联卫国战争时,海军舰艇常常被封锁在港里动弹不得,大批水兵上岸扛木仓打仗。德国人很快便开始尊敬这些穿着海魂衫的对手,他们不怕死,经常会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而在英国,由于其海军的阵容和威望,身着水兵制服的人代表着归顺于某种制度之内。这也成为了日本女生身着水手校服的深层次解释。1951年《Elle》7月刊中,棉质条纹衫在时装杂志的首次出现,此后海魂衫这一元素借由Jean Paul Gaultier上升成为一种时尚标志。他在1995 年推出了一款名为“Le Male”男士香水,在海报上,身着海魂衫的模特露出强有力的肌肉,充满了荷尔蒙的诱惑力。而这位年近60岁的时尚坏小子,几乎在每一次新衣发布中,都毫不掩饰对这一军服元素的热爱。


重振没落的法式贵族气质

  拿破仑时代的军队所穿着的制服可能是整个军装史上最精工细作、华丽耀眼的军装了,其一身军服的制作费便高达数百法郎。不同时代的时尚评论家都毫不掩饰对法军制服的惊讶与艳羡。拿破仑时代的老兵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有时候也会流露出对他们从前所穿着的庄严华美的军服的悼念之情,他们认为“再没有比此更完美的制服了”,他们把这些军服和他们皇帝的超凡魅力联系在一起,他们深信这魅力既然曾经在欧洲出现过,那就会再次为人所见。而这一经典元素最终被设计师搬上了时尚舞台,早在Hedi统领Dior Homme的时代,他便将这种华丽的军服风格搬上2003秋冬男装周的T台之上。而在D&G2009秋冬男装系列,也用一种王尔德时代的黑暗美学重新演绎了这种军服元素。

  穿上迷彩的猿人头

  迷彩图案是起源于现代军装,是美军在越战中最常使用的作战服。此后随着美国越战电影的大量兴起,二手市场便宜又耐磨的迷彩军服成为了穷人们穿衣的最佳选择,而黑人则将之带入自己的街头文化中。因此,迷彩服成为Hip-Hop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紧接着许多时装设计师也纷纷投入到迷彩图案的制作中,美国设计师Micheal Kors便将传统的服装设计直接替换为迷彩面料而大获成功。此后以Hip-Hop文化为主的街头品牌看到了迷彩服巨大的商业价值,以日本品牌Bape为代表,将宽大的剪裁、巨大的Logo和迷彩元素结合起来,将军服中简单的四种迷彩图案演变为无限的商业价值。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20
DB+20

优秀文章

、惜笑紅顔醉

ZxID:9815427

等级: 禁止发言
配偶: ^^小碗.com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06 0
不错。谢谢分享。
╳."錯愛.︷

ZxID:6123217

等级: 元老
配偶: ^^小碗.com
十大杰出青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06 0
很不错哦~
⒈支狗尾草ゞ

ZxID:10656302

等级: 元老
对单身MM我始终争取,对有夫之妇我从未放弃,对未成年少女我注意发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4-06 0
呵呵,我看好你,加油把。哥只是个悲剧

楼主留言:

规范发帖,你会喜欢上猴岛的。


皒不帅.但很俊

ZxID:5987312

等级: 大校
时间不断的流失着、我究竟还在等什么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06 0
太帅了阿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