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家乡美→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家乡美→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

楼层直达
丨老白丨

ZxID:2913104

等级: 禁止发言
配偶: o夕颜o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24 0
家乡美→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4A级)旅游景区,座落于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康百万庄园彩庄园、牟二黑庄园)之一。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简介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
  康百万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朝朝廷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计数,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胜极一时。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的三大巨富之一。六七十年代,河南康百万庄园、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被称为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作为三大庄园之首对外开放,轰动河南、闻名全国。
  康百万庄园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全庄园由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住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授予国家AAAA(4A级)旅游景区。
  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秉诚诚实、守信、勤俭、拼搏的原则,保持儒家中庸、留余的处世态度,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富裕十二代、四百多年,成为豫商成功的典范。而如今的康百万庄园以豫商文化家园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中外游人。
  公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康百万庄园、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被称为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作为三大庄园之首,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且对外开放,轰动河南、闻名全国。
[编辑本段]★名字由来
  1.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被迫携光绪皇帝和一小股军队逃离首都。1901年,他们一行逃至巩义市,此时这帮人已是山穷水尽。在这危难之际,康家掌柜康英奎雪中送炭,向慈禧太后一行捐献了百万两银子,因此,获得了“康百万”的称谓。
  2. 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富翁”。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官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廷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以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展室摆放的有名人画和古玩珍宝,其中《留余》匾被选为《中国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有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其中一张楠木顶子床,耗工17000多个工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各种雕刻形成,共雕有“麒麟送子”、“双猩舞绳”等三十六幅图案,有十七个部分组成,拆开可以搬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环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顶子床中的精品。
  康百万庄园为人们提供了研穷封建社会地产阶级的发家史料,也给人们提供了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它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倍受各界朋友青睐。
[编辑本段]★建筑
  庄园建筑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向寨下其他区域以扇面形式展开,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异的群体院落。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垂花门楼、间或以假山、曲廊的“障景”法作点缀,达到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一派庭院深深的幽雅与宁静。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
[编辑本段]★雕刻
  庄园现存石雕、木雕、砖雕,多以人物、花草、鸟兽为主,有“冠上加冠(官)”、半夜拜师等雕刻图案,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有作为国家石刻定级标准的一级石刻门枕石。耗时17000多个工时的金丝楠木木雕顶子床、汪氏石雕牌坊、砖雕康霖三碑楼等艺术精品。 其艺术手法充分运用透雕、圆雕、浮雕等艺术雕刻手法,展现了明清民间工匠们高超的技术和智慧,是雕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编辑本段]★展室
  庄园内的民俗展区当时康家生活的真实写照,室内帷幔高挂,布置清新雅致,贵重家具、古玩字画一应俱全,显示了主人的尊贵身份和高雅品味。
[编辑本段]★旅游指导
  1.大致过程(简略景点介绍)
  令人吃惊的是如此庞大的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没有知情认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弯弯曲曲地穿行在庄园里,宛如走进了一个大迷宫。与绝大部分有钱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庄的建筑风格可谓别具风采。它的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了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进入门里,拾级而上便来到观景台。在台上远眺,绵延的邙山山脉一览无余,远处洛水的潺潺声也渐渐入耳,可谓风景绝妙!
  拾级而下便是庄园的中心区。尽管庄园的轮廓全貌保留得近乎完好,但必竟是一片废墟,如今这里是村里小孩子们游戏的天地。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倒也不时地打破这沉寂的气氛,给庄园带来丝丝生机。这座古老的庄园实乃儿童们玩捉迷藏的好地方。
  康家是个大家族,平日里总是宾朋满堂。因此可想而知康家的厨房该是特别地大。这样才能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厨房里干活的人多,自然是热闹非凡,噪杂无比。然而,其书房却恰恰挨着厨房!这一点实在是让人困惑不解,热闹噪杂的厨房和安详静宜的书房竟然互为惠邻。这里建有两个小亭子,还有一些枯萎、古老的花木,这些无形中给大院平添了几分伤感。书房装饰得简单朴实,与大院里装修得豪华富丽的画室和卧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出书房,过几间房屋,便是画室。这里所有的家具上都镶嵌有闪闪发光的宝石。东墙上镶挂着明、清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西墙上则挂着一件清朝官服和一把康英奎平时练功习武时用的宝剑。
  书房西边是放置祖先牌位的灵堂。这里有许多精美的神龛和有关祖先生卒的碑刻。每块碑刻都要花费一个石匠三个月的工夫。然而,引人注目的还是庄园里随处可见的石柱子的底座。石柱子的作用是支撑房顶。这种建筑方式使石柱免受潮湿的侵蚀。
  这些六边形的底座是由多年形成的水晶石建造的,每个面上都刻有花卉和人物图案。最富有想象力的是一个中间镂空雕刻出来的人物,似乎整个石柱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整个结构又不失平衡。
  不少有关民间传说故事的石雕在大院里随处可见,经历了上百年的风吹雨淋,这些雕刻依然完好无损,雕刻的字体、轮廓依然醒目、美观。这要归功于选料的精细考究。
  康家大院的一大奇观是在普通生活区。生活区有一处书法雕刻集中的窑洞。
  此窑洞在院子的最西头,洞内两侧共有16块与成人一般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着赞扬庄园主人的诗篇。赞美他“慈悲善良”、“慷慨大方”,风格迥异的中国书法在此各显风采。
  庄园的另一奇观是窑洞窗户上的木雕。镂空的木雕给人们留下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绝妙印象。 与龙榻媲美的主人床
  主人的卧室独领风骚,房间的天花板上涂刷得七彩斑斓,门窗的木雕也各具特色。主人的楠木床则是万里挑一的精美绝伦的珍品。它是由当年最著名的5位木雕工匠费时3年雕刻而成。它的华美精致堪与皇帝的龙榻媲美。
  床的对面是一个高1米,长1.5米的木车。它用来接送庄园的女眷们去厕所。在那个年代,女人要缠足以防长成大脚丫子。然而这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们无法长距离行走,而厕所是建在大院里偏僻的地方,所以这个木车就成了接送小姐、姑娘们往返厕所和卧室的专用交通工具。她们床前还放着几双前边尖,后跟高,面上绣有精美图案的小脚鞋子。
  转了几个弯,便来到了饭厅。其右侧放着一张供8人进膳的方桌。桌上所有的餐具:盘、碟、碗等都是八角形的。康家迷信,相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所以只要有算命先生造访,必定要用此餐具招待一番。他们相信这样做会给全家带来好运和财富。如有贵宾造访,康家主人则会依照满、汉传统举行大型的宴请,这种场合常常要用餐具108件。
  尽管康百万庄园外观看似简朴,缺乏贵族城堡的气质,但它的内部装饰华丽。今天建筑群保存的完善更为这处古老的庄园增添了无穷魅力。
  2.详细导游
  康百万庄园游记 原创作者:武耀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b9699010008xw.html]
  斑驳而沉重的黑漆大门后,是一条斜坡向上的门洞,昏暗深长。夕阳没落在洞后连绵的邙山间,随意洒下明暗浓淡的余晖,参差起伏的灰墙青瓦就笼罩在这不可捉摸的迷离中。对面的洞口正泛起惨淡的白光,咫尺而又遥远,充满着诱惑,充满着神秘。历史就这样被滞留在洞的那端。一个家族四百余年的兴衰,历经十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浸透着辉煌,荣耀和血汗,终于积累起横跨豫,鲁,陕的千顷土地,构筑成这座气派豪华的康百万庄园。
  据载,1900年,慈禧,光绪銮驾由西安回京,途经巩县,康家十七世传人康鸿猷以巨资建行宫,修御道,供奉铺张,极尽奢华,邀宠面圣之间,龙颜和悦,赞其家资百万,以为褒扬。其实,早在康乾盛世,康家就已经是富甲三省,船行六河的百万大户了。“头枕径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行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正是这一繁华的写照。
  穿越三十余米长的门洞而上,就是整个庄园的核心部分---寨上住宅区。一片空旷的广场,把寨上分为南北两大院。这里背依邙山,面临洛水,随形就势,居高临下。南大院坐西向东,北大院坐北面南,南北两院相互呼应,各具特点,自成系统。东面是临街筑起的十几米高的寨墙,城垛连绵环绕。整体建筑无不显示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精华。
  手扶垛口放眼东望,烟柳碧纱处,洛水逶迤而过,夕阳西下中,可见归帆数点。当年,康家可容纳一百多人的太平船就是从这里驶向黄河,而后又满载金银而归.船队离家十里就鸣锣报喜,沿河船只和群众都奔走相告:康家的钱船回来了。那是何等的排场和荣耀。风雨流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据说明末的某一天,一艘小船自洛阳顺河而下,行至巩县康店渡口,日晚泊岸。一老者站立船头,西望之下,不禁暗叹。但见夕阳红云,烟霞氤氲处,邙山起伏如五龙朝天,中间一峰,正是金龟探海之势,真乃风水宝地。于是,老者携带家小,弃舟登岸,访问村人,得知刚才所见之峰,名曰五圣顶,其下住一康姓人家。老者欣然投奔而去,并将女儿嫁与康家。此后,康家日渐发达,家族兴旺,终成一方富豪。更有附衍者传出,那老者原是洛阳朱姓大户,因乱出奔,无意间发现此处宝地,不惜以女相嫁,卜居之地乃独占鳌头之相,且康朱相配,有糠(康),猪(朱)得以茁壮,有猪(朱),糠(康)得以尽其用,正是天合佳偶。
  而历史的真实是,明末李自成攻占洛阳,诛杀福王,李妃落难,被康家收留。其后,十一代传人康惠与李妃之女结婚,康家第十二代子孙皆出其门下。康朱联姻无异为康家的兴盛发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拾级而上,由“颂戬榖”门进北大院。但见厢房两分,中间有过厅穿堂,直达上房,侧门宛转,可通他院。北大院是康家历代子孙的居住区,从东向西,依次由“花楼重辉”,“秀芝亭”,“克慎厥猷”,“知所止”和“芝兰茂”五个院落组成。除最西端的“芝兰茂”外,其余四院均辟筑高大的门楼,与外广场相通。各院落基本采用二进式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前院以假山,曲廊遮景;垂花门楼或券洞过厅;后院以小衬大,以幽衬深,层层洞天。院落间,或有花厅相通,使人移步换景;或曲径勾连,使人豁然开朗。其北,其西,沿山脚崖壁,窑洞一字排开,皆青砖券砌。窑门上圆下方,饰以文字图案。窑内落地雕花木扇,隔断前后,木棚空架,成上下两层,内设楼梯,俗称窑楼。整座建筑既显园林之灵秀,又见官府之庄重,既具北土之浑厚持重,又兼南风之精巧雅致,堪称十八,十九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闻名全国的三大庄园之首。
  出北大院,越广场数步,就是南大院。也是依崖筑窑洞,临街建楼房,只是比起北大院来,这里更显的空旷而简洁了。据说南院原是康家堆放杂物和下人居住的地方。
  青砖构筑的高大寨墙,迂回近千米,把整个寨上区封闭成了一个坚固的城堡。垛口处锈蚀斑驳,岁月无情中早已消磨了昔日的棱角和规正。当年的主人是否也曾站在这里,指点着日出日落,而傲视千里呢。
  围绕着寨上住宅区,在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错落分布着书院,金谷寨,祠堂,作坊区,栈房区等十九个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共同组成了一个布局严谨,等级森严,功能齐全的,庞大的农工商基地。
  而康百万庄园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匾额,门联以及碑刻所洋溢出的浓郁的封建文化气息,充分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与品位,也是这座庄园与其他地主家院不同的独到之处。这些匾刻,或悬挂门头,或嵌于廊柱,或文字飞扬,或图文并茂,几乎达到了无门不匾,无匾不成门。寨上北大院的四处院落皆因匾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芝兰茂”院中的第五窑洞,俗称“石屏窑”。窑内两壁镶嵌着十六块高大的书法雕刻,皆当时社会名流所执笔,字体真,草,隶,篆,各有千秋,内容赞,叙,议缤纷多采。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也从另一个侧面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的各个方面。
  至于,耗费一千七百多个工日的楠木顶子床。一百零八件餐具的满汉全席。镶嵌红绿宝石的七星龙泉剑。则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镇园之宝了。
  其实,康百万并不是特指的康家某一个人,而是对康家历代传人的通称。从明初,康家始祖康守信随母由山西迁居至此,到六世康绍敬晋任山东东昌府大使,真正的创基立业由此而始。明末清初,十一世康惠的“康朱联姻”,更为康家锦上添花。其子康大勇毅然放弃功名,打破“仕不经商”的传统世俗观念,船行江淮,地连鲁陕,从而奠定了“康百万”的名声身价。至十四世康应魁,利用清廷镇压农民起义之机,官商联盟,暴敛横财,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牌,在当时,“河南康百万”曾被印上年画,与沈万三,阮子兰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活财神。与此同时,大兴土木,开山扩宅,康百万庄园初具规模。康家由此进入鼎盛时期。无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虽然十七世康鸿猷献白银,迎两宫,得以钦赐御封,但已是大河落日,回光返照了。
  民国二十三年暮春的某一天,或者也正是日薄西山,暮霭深沉的傍晚。康子昭孤独的站在城垛后,茫然四顾,国事家运,万千思绪,黯然心伤。无论是投笔从戎,或是首倡实业,种种努力,都无法挽回康家已逝的繁华,更无力阻挡历史汹涌的潮流。无可奈何的悲叹中,更多的是理想的破灭,和对现实的绝望,康子昭举起冰凉的木仓管,对准了自己。随着一声沉闷的木仓响,康家第十八代传人,以自己的生命宣告了一代封建官僚地主家族的终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微风正从洛水悄然掠过,无声的穿行在这高墙大院间,夕阳把邙山剪裁成一幅淡墨侧影,眼前的青堂瓦舍越发显得冷漠而苍老。荣辱沉浮,沧海桑田,荣耀四百余年,横跨明,清,民国三朝,一个家族的兴衰,不也正是一代历史的缩影吗。
  夕阳阑珊,残照如血。

[编辑本段]★旅游须知
  
    郑州方向:连霍高速往西巩义出口或310国道郑州西60公里处巩义市区西康店镇
  洛阳方向:连霍高速往东巩义出口或310国道洛阳东70公里处巩义市区西康店镇
  焦作方向:向南50公里过巩温黄河大桥至巩义市站街镇向西4公里至康店镇
  陇海铁路线经过巩义市,市区8路公交车直达景区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区西3公里处康店镇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8
DB+8

我很赞同

ZxID:11494431

等级: 少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24 0
不错 精品
水无月白。

ZxID:9608005

等级: 元帅
愿你安好, 木槿昔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24 0
转文
你大妈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大妈了。。。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