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宠物疾病 之犬蚤病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我爱我宠常见宠物疾病 之犬蚤病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奇妙趣闻]常见宠物疾病 之犬蚤病

楼层直达
豆一样的云

ZxID:11685605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1 0
常见宠物疾病 之犬蚤病
犬蚤病
蚤是一种吸血性体外寄生虫。犬一旦感染上跳蚤,将影响其正常生活。蚤对犬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蚤能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二是蚤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引起剧烈的痒感,犬用力地抓搔,会引起皮肤的损伤,并且骚扰犬不能很好地休息,引起食欲降低,体重减轻。

【生活史】
在蚤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并不生活在犬身上。由于跳蚤怕光,常常是隐藏在犬窝的垫料里或地板裂隙中,至吸血和产卵时才寄生到犬身上。一只雌蚤能产100~200个卵。蚤卵呈两头尖的椭圆形,白色,非常小,肉眼很难看清。随着犬的运动,蚤卵可脱落,从而散布于犬的活动区域。蚤从卵中孵出到成虫,犬约需要21天的时间,在较冷的气候下,时间可能延长。新孵出的蚤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活数周,静候犬的到来。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瘙痒。病犬表现为搔抓、摩擦和啃咬被毛,引起脱毛、断毛和擦伤,重症的皮肤磨损处有液体渗出,甚至形成化脓创。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形成湿疹。发现犬有上述症状,就要仔细检查颈部及尾根部被毛。检查时,逆毛生长方向梳起被毛,观察毛根部及皮肤,如发现跳蚤或蚤粪即可确诊。也可用一张湿润的白纸,放在人身下,然后用梳子梳毛,蚤的排泄物即不断地掉到白纸上,由此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市售的跳蚤粉和一般的杀虫剂均可杀灭跳蚤的成虫,但跳蚤卵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很难杀死。必须连续喷洒数次,一般是每周1次,连续1个多月才行。在杀灭犬体蚤的同时,必须对犬活动区域,特别是犬的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犬窝的铺垫物全部更换,更换下来的物品要烧毁。皮肤有擦伤的犬要清创、消毒和防感染。剧痒不止的犬,可注射地塞米松和苯海拉明正痒。【防治措施】平时注意搞好犬体卫生,常洗澡,勤梳理,多晒太阳,是防止蚤约有效办法。另外,采用防蚤项圈也是个好办法。这种项圈里面含有杀蚤药,项圈上有许多小孔,药物通过小孔泄出,撒布犬体的大部,遇蚤即可发挥其驱除或杀灭作用。但要注意有的犬长期使用会引起皮肤过敏。

常见宠物疾病 之蠕形螨病
犬蠕形螨病
犬蠕形螨病是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由犬蠕形螨寄生于皮脂腺或毛囊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多发于5~10月龄的幼犬。

【病原及其生活史】
犬蠕形螨呈半透明乳白色,虫体狭长如蠕虫一样,体长为0.25~0.3毫米,宽约0.04毫米,从外形上可区分为前、中、后3个部分。口器位于前部呈蹄铁状,中部有4对很短的足,各中由4节组成,后部细长,互表面密布横纹。
犬蠕形蜞螨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犬体上进行。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若虫有3期。犬蠕形螨多半在发病皮肤毛囊的上部寄生,尔后转入底部,很少寄生于皮脂腺内。除寄生于毛囊外,还能生活在犬的组织和淋巴结内,并有部份在其中繁殖。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鳞屑型 多发于眼睑及其周围、口角、额部及颈下部、肘部、趾间等处。患部脱毛,并伴以皮肤轻度潮红和发生银的色具有粘性的皮屑,皮肤显得略微粗糙而龟裂,或者带有小结节。后来皮肤呈蓝灰白色或红铜色,患部几乎不痒,有的长时间保持不变,有的转为脓胞型。
脓胞型 多发于颈、胸、股内侧及其他部位,后期蔓延全身。体表大片脱毛,大片红斑,皮肤肥厚,往往形成皱褶。有弥漫性小米至麦粒大的脓胞疹,脓胞呈蓝红色,压挤时排出脓汁,内含大量蠕形螨的虫卵,脓胞破溃后形成溃疡,结痂,有难闻的恶臭。脓胞形几乎没有瘙痒。若有剧痒,则可能是混合感染。病犬最终死于衰竭、中毒或脓毒症。
(2)实验室检查 切破皮肤上的结节或脓胞,取其内容物做涂片镜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隔离治疗病犬,并用杀螨药对被污染的场所及用具进行消毒。选用下述药物进行治疗:双甲醚,应用浓度为250PPM,体表浴洗。伊维菌素200微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伊维菌素为杀线虫和杀蜘蛛昆虫广谱驱虫药,故对可疑伴有心丝虫病的病犬慎用,以免因杀死心脏病内的心丝虫,引起堵塞而发生意外。14%碘酊,涂布患部。对重症病犬除局部应用杀虫剂外,还应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常见宠物疾病 之犬螨病
犬螨病
犬螨病又叫犬疥癣,俗称“癞皮狗病”。是由犬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所致,其中以犬疥螨危害最大。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发于冬季,常见于皮肤卫生条件很差的犬。

【病原及其生活史】
(1)犬疥螨 浅黄色,呈圆形,背面隆起,腹面扁平。雄螨大小为0.2~0.23毫米×0.25~0.35毫米。腹面有4对粗短的足,雄螨第一、二、四对足和雌螨第一、二对足尖端有带柄的吸盘,吸盘喇叭形,柄长,不分节。
(2)犬耳痒螨病 呈椭圆形,雄螨大小为0.32~0.38毫米;雌螨大小为0.43~0.53毫米。口器短圆锥形。足4对,较长,雄螨每对足末端和雌螨第一、二对足末端均有带柄的吸盘,柄短,不分节。
犬疥癣和犬耳痒螨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动物体上度过,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其中雄螨为1个若虫期,雌螨为2个若虫期。
螨病主要由于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犬舍、用具等间接接触引起感染。也可通过管理人员或兽医人员的衣服和手传播病原。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疥螨病,幼犬症状严重,先发生于鼻梁、颊部、耳根及腋间等处,后扩散至全身。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结节,以后变成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色油状渗出物,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鱼鳞状痂皮。患部剧痒,病犬常以爪抓挠患部或在地面以及各种物体上摩擦,因而出现严重脱毛。
耳痒螨寄生虫生于犬外耳部,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且往往继发化脓。有痒感,病犬不停地摇头、抓耳、鸣叫,在器物上摩擦耳部,甚至引起外耳道出血。有时向病变较严重的一侧做旋转运动,后期病变可能蔓延到额部及耳壳背面。
(2)实验室检查 症状不够明显时,可采取患部皮肤上的痂皮,检查有无虫体。检查方法:在患部及病健交界处,用手术刀刮取痂皮,直到稍微出血为止,将刮到的病料装入管内,加入10%苛性钠(或苛性钾)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形物大部分溶解后,静置20分钟,由管底吸取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

【治疗】
犬疥螨病诮先用温肥皂水刷洗患部,除去污垢和痂皮后,再任选下列药物的一种涂擦:溴氰菊脂(5%溴氰菊脂乳油,商品名倍特)使用浓度为50ppm,巴胺磷(商品名赛福丁)使用浓度为125~250ppm,二嗪农(地亚农,商品名为螨净)使用浓度为2000~4000ppm,双甲醚使用浓度为250ppm。
治疗犬耳痒螨病时,应先向耳内滴入石腊油,轻轻按摩,以溶解并消除耳内的痂皮,再用加有杀螨药的油剂(例如雄黄10克、硫黄10克、豆油100毫升、将豆油烧开加入研细的雄黄和硫黄,候温)局部涂擦。
也可用伊维菌素或灭虫丁注射液,用量为200微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苏格兰犬对伊维菌素敏感,慎用。伊维菌素的制剂——痒可平,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其用量为1毫升/14千克体重,皮下注射,通常治疗1~2次即愈。
在治疗病犬的同时,应以杀螨药物彻底消毒犬舍和用具,将治疗后的病犬安置到已消毒过的犬舍内饲养。由于大多数治螨药物对螨卵的杀灭作用差,因此,需治疗2~3次,每次间隔5天,以杀死新孵出的幼虫。

常见宠物疾病 之绦虫病
犬绦虫病
寄生于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不仅成虫期对犬的健康危害很大,而且幼虫期大多以其他家畜或人作为中间宿主,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现将几种绦虫介绍如下。
【病原及其生活史】
(1)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 虫体呈淡红色,长10~15厘米。成熟体节长7毫米,宽2~3毫米,长卵圆形,外观如黄瓜籽状。每个成熟节片含两套雌雄生殖器官,生殖孔开口于体节两侧的中央部。蚤类及犬毛虱为犬绦虫的中间宿主,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终宿主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蚤或虱而被感染,在小肠内约经3周发育为成虫。
(2)线中绦虫(中线绦虫) 虫体长30~250厘米,最宽为3毫米。成熟节片近方形,每节有一套生殖器官,子宫位于处节片中央而呈纵的长囊状,故眼观该种绦虫的链体中央部似有一纵线贯穿。已知中线绦虫需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食粪的地螨,在其体内形成似囊尾蚴。第二中间宿主为蛇、蛙、鸟类及啮齿类,在它们体内形成四槽蚴,多在第二中间宿主的腹腔或肝、肺等器官内发现。四蚴被终宿主吞食后,经16~20天变为成虫。
(3)泡状带绦虫(边缘绦虫) 虫体长75~500厘米,前部节片宽而短,向后节片逐渐加长,成熟体节长宽为10~14毫米×4~5毫米。子宫有5~10对大侧枝再分小枝,每个节片有一套生殖器官,生殖孔在节片一侧不规则地交互开口。中间宿主为牛、羊、猪等家畜,幼虫为细颈囊尾蚴,寄生在中间宿主的肝脏、大网膜 及肠系膜处,犬吞食含 细颈囊尾蚴的内脏而被感染,经36~73天在小肠发育成虫。
(4)豆状带绦虫(锯齿绦虫) 虫体长60~200厘米,生殖孔不规则地在节片一侧交互开口,稍突出,使虫体侧缘呈锯齿状。成熟体节长宽为10~15毫米×4~7毫米。子宫有8~14对侧枝。中间宿主为家兔和野兔,幼虫为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肝脏、网膜、肠系膜等处。犬吞入含豆状囊尾蚴的兔内脏,经35~46天发育为成虫。
(5)多头带绦虫(多头绦虫) 虫体长40~100厘米,最宽处为5毫米,子宫有9~26对侧枝,中间宿主为牛和羊,幼虫为多头蚴(脑共尾蚴),寄生于中间宿主脑内,有时也见于延脑或脊髓中。犬吞食含多头蚴的脑而被感染,约经41~73天发育为成虫。
(6)细粒棘球绦虫 虫体由1个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全长不超过7毫米。成熟节片内有一套生殖器官,孕节长度超过虫体全长的一半,子宫呈囊状,没有侧枝,只有一些突起。细粒棘球线虫的幼虫为棘球蚴,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它器官中,犬吃了含棘球蚴的脏器而被感染。
(7)曼氏迭宫绦虫(孟氏裂头绦虫) 虫体长约100厘米,宽2~2.5厘米。头节呈指形,背腹各有一个纵行的吸槽。颈节细长。节片一般宽大于长。孕卵节片则长宽几乎相等。成熟节片中有一套生殖器官,节片前部中央有一圆形雄性生殖孔,子宫呈螺旋盘曲,位于节片中部,子宫末端开口与阴道口分别位于雄性生殖孔下方。虫体呈黄灰色,体节中央因子宫与虫卵而呈灰黑色状连线。曼氏迭宫绦虫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桡足类(如剑水蚤),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第二中间宿主为蛙类和蛇类(鱼类、鸟类甚至人可作为转运宿主),在体内发育为裂头蚴。猫、犬为终末宿主,裂头蚴在其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病犬除了偶然地排出成熟节片外,轻度感染通常不引人注意。严重感染时呈现食欲反常(贪食、异嗜),呕吐,慢性肠炎,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贫血,消瘦,容易激动或精神常沉郁,有的发生痉挛或四肢麻痹。虫体成团时可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等急腹症。
(2)检查绦虫节片 如发现病犬肛门口夹着尚未落地的绦虫孕节,以及粪便中夹杂短的绦虫节片,均可帮助确诊。节片呈白色,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长达9毫米左右。
【防治措施】
(1)治疗性驱虫 吡喹酮5~10毫克/千克体重?次,口服。或氢溴酸槟榔素2~4毫克/千克体重,口服。使病犬绝食12~20小时后给药。为了防止呕吐,应在服药前15~20分钟给予稀碘酊液(水10毫升,碘酊2滴);或吡喹酮5~10毫克/千克体重?次,口服;或盐酸丁萘25~5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驱除细粒棘球绦虫用50毫克,间隔48小时再用1次。
(2)预防性驱虫 每年应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每季度1次),繁殖犬应在配种前3~4周内进行。驱虫时应把犬隔离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便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彻底销毁,防止散布病原。
(3)注意清洁卫生,消灭传染源 妥善处理屠宰废弃物,防止犬采食带有绦虫蚴的中间宿主或其未煮熟的脏器,保持犬舍的犬体的清洁,经常用杀虫剂杀灭犬体上的蚤与虱,消灭啮齿动物

常见宠物疾病 之蛔虫病
蛔虫病
犬蛔虫病是幼犬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周-5月龄的幼犬,重者可导致死亡。蛔虫病是幼犬肠套迭的主要因素之一。
[病原]犬的蛔虫主要有两种:一是犬弓首蛔虫,该蛔虫是幼小犬寄生的主要蛔虫;二是狮弓首蛔虫,常发生于成年犬。但成年犬两种蛔虫均为终末宿主。另外一种在犬中很少寄生的蛔虫是猫弓首蛔虫。
犬弓首蛔虫,雄虫长50-110毫米,雌虫长90-180毫米。虫卵圆形,大小为68X74微米。狮弓首蛔虫,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虫卵似圆形,大小为49X86微米。
[生活史]犬弓首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0-15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当感染性虫卵被成年母犬吞食后,幼虫随血液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虫保持活力,当母犬怀孕后,幼虫随血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以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已经感染了。当幼虫在胎儿体内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时)变为第三期幼虫,当胎儿出生后,第三期幼虫已移行到肺脏,在肺中停留一周后,变为第四期幼虫,随呼吸进入气管至咽部。当幼犬吞咽时被咽入胃中然后进入小肠中。幼犬出生3周后小肠内的蛔虫已发育为成虫。所以幼犬在一个月左右最易发生蛔虫性胃肠炎。上述生活史是幼犬感染蛔虫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感染方式是,当2-3个月龄幼犬直接由外界吞食感染性虫卵;在犬的小肠内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肠壁、经淋巴系统到肠系膜淋巴结,然后经血液到达肝脏,再随血液到肺脏,感染后的第5天,肺中的幼虫到达高峰,幼虫经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到达咽部,再被咽入胃,到小肠后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幼犬从吞食感染性虫卵到幼虫发育为成虫,大约需4-5周的时间。
狮弓首蛔虫生活史较简单。感染性虫卵被犬吞食后,幼虫在小肠中逸出,进入肠壁发育,发育的幼虫又重返回肠腔内,经3~4周发育为成虫,没有体内移行过程,狮弓首蛔虫一般多感染于成年犬。
猫弓首蛔虫很少发生于犬。
[症状及致病作用]蛔虫在小肠内造成机械性刺激,夺取机体营养并分泌毒素。
蛔虫在犬肠道内是比较粗大的寄生虫,寄生的数量不等。笔者在一两个月的幼犬蛔虫性梗阻手术中一次由肠腔中取出83条蛔虫。蛔虫在狭窄的小肠中,对肠道机械性刺激最为严重,可引起卡他性肠炎、肠粘膜损伤、出血。特别是在饥饿、发热、饲喂食物改变及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虫体活动更为频繁,可窜入胃中、胆管或胰管内,引起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当虫体大量集结成团时可造成肠管阻塞,更易引起肠套迭,以致肠坏死及穿孔。
蛔虫幼虫在犬体内移行过程中,损伤肠壁、肺毛细血管及肺泡壁,可见有血便、咳嗽、气喘及肺炎症状。
虫体在小肠内寄生时向机体掠夺了大量的营养,可导致机体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症状。
虫体在体内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损害机体,可使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中毒,出现贫血及神经症状及过敏反应。
主要症状大致为渐进性消瘦、可视粘膜发白、营养不良、被毛粗乱无光、食欲不振、呕吐,偶见呕吐物中有虫体;异嗜,消化功能障碍、触诊、隔腹触压肠管,大量虫体寄生时可感到肠管套迭界线。有腹痛症状,患犬不时的叫唤。出现套迭或梗阻时,患犬全身情况恶化、不排便。
另外,虫体在肺移行中,出现咳嗽,重者可造成肺炎症状,体温升高。
[诊断]根据呕吐物及粪便中见到虫体可以确诊;用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也可确诊。
[治疗]
(1)左旋咪唑,8-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3日。
(2)丙硫苯咪唑,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3日。
(3)硫苯咪唑, 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2-3日。
[预防]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幼犬在两个月左右一定要进行驱虫。
常见宠物疾病 之钩虫病
犬钩虫病
本病是犬比较多发而且危害严重的线虫病。钩虫寄生于小肠内,主要是十二指肠。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气候温暖地区常见,多发于夏季,特别是狭小、潮湿的犬窝更易发生。
【病原及其生活史】
引起钩虫病的病原,常见的是犬钩虫与狭头钩虫。
犬钩虫为淡黄色小线虫,头端稍向背侧弯曲。雄虫长10~12毫米,雌虫长14~16毫米。
狭头钩虫两端稍细,较犬钩虫小,口囊前缘腹面两侧各有1片半月状切板。雄虫长5~8.5毫米,雌虫长7~10毫米。
犬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经12~30小时孵出幼虫(杆状蚴),再经1周左右,蜕化为感染性幼虫(带鞘丝状蚴)。犬通常经口感染,也可经皮肤和口粘膜感染。当幼虫经口进入宿主体后,停留在肠内,脱去囊鞘,逐渐发育为成虫。当幼虫经皮肤侵入时,钻入外周血管,移行到肺泡和气管,随痰进入口腔,吞下后到小肠发育成虫。犬钩虫还可以通过胎盘、初乳感染。
狭头钩虫的生活史与犬钩虫相似,但以经口腔感染较为多见。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成年犬感染少量虫体时,不显症状,幼犬或严重感染时,粘膜苍白,消瘦,被毛粗刚无光泽,易脱落。食欲减退,异嗜,呕吐,消化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发作,粪便带血或呈黑色,严重时如柏油状,并带有腐臭气味。如幼虫大量经皮肤侵入时,皮肤发炎,奇痒。有的四肢浮肿,以后破溃,或出现口角糜烂等。经胎内或初乳感染犬钩虫的3周龄内的仔犬,可引起严重贫血,导致昏迷和死亡。
(2)实验室检查 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内的虫卵进行确诊。
[防治措施]
(1)卫生消毒 犬钩虫病多发于夏季,尤其是狭小、潮湿的犬舍内更易发生。因此,必须保持犬舍的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对木制笼舍可用开水烧烫,铁制部分或地面可用喷灯喷烧。能搬动的用具可移到室外在阳光暴晒,以杀死虫卵。
(2)驱虫 20%碘硝酚注射液10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给药时不必禁食,不会引起应激反应,可用于幼龄犬。对犬的各种钩虫驱虫效果接近100%。该药对犬蛔虫、鞭虫、绦虫和肺吸虫效果不佳。此外,也可用左咪唑、磺苯咪唑、甲苯咪唑、噻嘧啶驱虫,用量用法,可参阅“犬蛔虫病”。
严重贫血时,还需对症治疗,口服或注射含铁的滋补剂或输血。

犬寄生虫病之弓形虫病
Sample Text犬弓形虫病
本病是一种世界分布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在家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全国各地均报道有本病的存在。
【病原及其生活史】
弓形虫病的病原是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其整个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类似于球虫发育的裂体增殖和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猫粪排出体外。卵囊在外界环境中, 经过孢子增殖发育为含有两个孢子囊的感染性卵囊。
弓形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不严,已知有200余种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人都可以作为它的中间宿主。猫也可以作为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弓形虫可在全身各组织脏器的有核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
动物吃了猫粪中的感染性虫卵囊或含有弓形虫速殖子或包囊的中间宿主的肉、内脏、渗出物、排泄物和乳汁而被感染,速殖子还可通过皮肤、粘膜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幼年犬和青年犬感染较普遍而且症状较严重,成年犬也有致死病例。症状类似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厌食、精神委靡、虚弱,眼和鼻有分秘物,粘膜苍白,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剧烈的出血性腹泻。少数病犬有剧烈呕吐,随后出现麻痹和其他精神症状。怀孕母犬发生流产或早产,所产仔犬往往出现排稀便、呼吸困难和运动失调等症状。血液检查:急性期病犬的红、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单核细胞增多者较少见。慢性病例的白细胞总数增多,主要为中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但没有出血倾向。
(2)实验室检查 仅依靠临床症状很容易与犬瘟热特别是神经型犬瘟热相混淆。因此,在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等综合判定后,还必须以检出病原体或证实血清中抗体滴度升高才能确诊。
【治疗】
对急性感染病例,可用磺胺嘧啶(SD),每千克体重用70毫克,或甲氧苄氨嘧啶(TMP),每千克体重用14毫克,每天2次口服,连用3~4天。由于磺胺嘧啶溶解度较低,较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内服时应配合等量碳酸氢钠,并增加饮水。此外,可应用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制菌磺、SMM、DS-36)或磺酰氨苯砜(SDDS)。
【预防】
不喂生肉。并防止犬捕食啮齿类动物,防止猫粪污染饲料及饮水

犬寄生虫病之巴贝斯虫病
犬巴贝斯虫病
本病是一种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引起本病的病原有3种,我国已见报道的为吉氏巴贝斯虫。对良种犬,尤其是军、警犬和猎犬危害严重。
【病原及其生活史】
吉氏巴贝斯虫虫体很小,多位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央,呈环形、椭圆形、圆尖形、小杆形,偶然可见十字形的四分裂虫体和成对的小梨子虫体。在一个红细胞内可寄生有1~13个虫体,以寄生1~2个虫体较多见。
吉氏巴贝斯虫的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镰形扇头蜱和血红扇头蜱,以经卵传播或经变态过程传播方式进行传播。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调查 当地是否有传播本病的蜱,当时是否为蜱的活动季节。病犬是否遭到蜱叮咬的病史或在其体上抓到过蜱。
(2)临床症状 吉氏巴贝斯虫病常呈现慢性经过。病犬精神沉郁,喜卧活动,活动时身躯摇晃。发热(40~41℃),持续3~5天后,有5~10天体温正常,呈不规则间歇热型。渐进性贫血,结膜、粘膜苍白。食欲减少或废绝,明显消瘦。触诊脾肿大,肾肿大且疼痛。尿呈黄色或暗褐色。部分病犬呈现呕吐,鼻漏清液,眼有分秘物等症状。
【治疗】
应用高甲醚,剂量为7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天;或用磷酸伯氨喹,剂量为0.8毫克/千克体重,同时配合应用复方磺胺甲氧吡嗪,剂量为28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1次,连用两天;或用贝尼尔,剂量为5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两天;或用阿卡普林,0.5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两天。同时应用对症治疗:大量输血以抗贫血,应用广谱抗菌药以防继发或并发感染,补充大量液体、糖类及维生素,预防严重脱水及衰竭。
用血虫杀胶囊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每15kg体重1粒,每天一次,边用2-3天即可治愈,有时继发病毒性肝炎,犬间热及猫瘟,可配合瘟可康治疗。
血虫杀胶囊系商丘市兴牧兽药厂精心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兽药,主要用于血液寄生虫病(即血孢子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该药毒性小、抗血虫谱广、用量小、使用方便,临床应用效果远优于血虫净(见尼尔)、黄色素、台盼兰、914及青蒿脂片等药,是当今抗血液寄生虫方面效果最好的一种兽药产品。
【预防】
第一,要做好犬体的防蜱灭蜱工作。可应用杀虫药,如25毫克/升浓度的溴氰菊酯溶液,每隔7~10天喷淋1次犬体。
第二,对病犬应做到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病例后,可应用三氮脒(贝尼尔)的治疗剂量对其他健康犬进行药物预防

常见宠物疾病 之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呈现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症状。本病常发生于幼犬。
  一、流行特点
  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RNA型。感染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尿液、呕吐物及唾液排出体外,污染食物、垫料、食具和周围环境。康复犬的粪便可能长期带毒。主要由于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通过消化道感染。此外,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犬,也是危险的传染源。断乳前后的幼犬对本病最易感,且以同窝暴发为特征。多为散发。在养犬比较集中的地方和规模养犬场更易发生本病的流行。
  二、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有两种病型,即出血性肠炎型和急性心肌炎型。
  1、出血性肠炎型:潜伏期7-14天。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3-4月龄乳幼犬最为多发。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腹泻、呕吐、沉郁、发热、白细胞显著减少的综合症状。病犬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呕吐,体质迅速衰弱。不久,发生腹泻,呈喷射状向外排出。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覆有多量粘液和伪膜,尔后粪便呈番匣汗样,发出特别难闻的腥臭味。病犬迅速脱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病犬因水、电解质平薄失调、酸中毒等,常于腹泻后的1-3天内死亡。体温升高至40-41℃,但也有体温始终不高的。有的病犬腹泻可持续1周多。血液学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尤其在发病后的第5-6天明显,常在3,000以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100%和10-50%。
  2、心肌炎型:此型多见于4-6周龄的幼犬。发病初期精神尚好,或仅有轻度腹泻,个别病例有呕吐。常突然发病,可视粘膜苍白,病犬迅速衰弱,呼吸困难,心区听诊有心内杂音,常因急性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死亡率为60-100%。
  三、病理变化
  1、出血性肠炎型:在小肠下段,特别是空肠和回肠的粘膜严重剥脱,呈暗红色;肠内容物中常混有多量血液。肠淋巴结肿大,由于充血、出血而变为暗红色。组织学检查时可见小肠粘膜上皮坏死和脱落,绒毛萎缩,隐窝萎缩或扩张,数目减少。肠上皮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
  2、心肌炎型:心肌或心内膜有非化脓性坏死灶,心肌纤维严重损伤,常见出血性斑纹。心肌损伤部位的细胞内常见核内包涵体。
  四、诊断
  在本病流行区,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学变化特点,对出血性肠炎型一般可以作出诊断。但对初发病例,则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其中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搞体试验等。近年来,国内较多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来确诊本病。
  诊断时,应注意与犬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等相鉴别。
  五、防制措施
  1、发生本病后,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如及时隔离病犬,对犬舍饲具等用2-4%烧碱或10-20%漂白粉反复消毒等。
  2、用犬五联疫苗进行预防注射,有法同犬瘟热。
  3、在治疗上,可采取下列办法:
  (1)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如大量补液、止泻、止血、止吐、抗感染和严格控制进食等。为了控制继发感染和纠正脱水,可用下列处方:5-10%葡萄糖注射液50毫升/公斤体重、氨苄青霉素1g、维生素C100毫升/公斤体重、地塞咪松5mg1支,混合后静脉注射。
  (2)特异性疗法:犬用抗六联病毒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用法与犬瘟热相同。
  (3)巴斯注射液0.2-0.4ml/kg肌注,一天2次;口服0.1-1.0ml/kg。
  (4)犬病灵0.5-1ml/kg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口服1ml/kg,一天一次,连用3-5天
常见宠物疾病 之犬瘟热
犬瘟热
  犬瘟热由犬瘟热病毒引起,是主要危害幼犬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呈现复相热、鼻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和消化严重障碍,少数病例出现脑炎症状。一般养犬的地方都有本病存在,特别是养犬比较集中的地区和规模养犬场更易发生本病的流行。
  一、流行特点
  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RNA型。病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地存在于鼻汁、唾液中,也见于泪液、血液、脑脊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胸水、腹水中,并能通过尿液长期排毒。本病主要由于病犬与健康犬的直接接触,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都可感染,以不满1周岁的幼犬最易感。
  本病在寒冷季节较多发。据报道,每3年流行一次。康复犬可获终生免疫。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3-4天。初期,精神不振,无食欲,流泪和水样鼻汁。体温升高40℃左右,持续8-18小时后,经1-2天的无热潜伏期,体温再度升高至40℃左右,并持续数天,在持续时间和高度上取决于器官病变的严重程度。在高热之下于2-3天内死亡的最急性型病例少见。一般在第二次体温升高时病情恶化,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呼吸系统的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鼻汁增多,并渐变为粘液脓性鼻汁,有时混有血液。在打喷嚏和咳嗽时附着鼻孔周围,呼吸加快,但症状恶化时,呼吸减弱,由张口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随着体温的升高,开始食欲不振,以后变为完全不食,大量饮水。由于消化机能减退,往往发生呕吐。初期便秘,不久便发生下痢,粪便中混有粘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气泡。口腔内发生溃疡,有的舌色变白。
  在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上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水肿及化脓性丘疹。随着症状的发展,其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在恢复期,脓性丘疹消失,皮肤弹性消失,被毛失去光泽。
  在病的恢复期或一开始发热时就可出现神经症状、痉挛多见于颜面部、唇部、眼睑,口一闭一合。严重病例,可见转圈运动,后躯麻痹不能站立,大小便失禁,昏睡死亡。有的呈舞蹈病,出现踏脚的特征症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开始就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多呈急性经过,病程短,在1-2天内死亡。
  此外,眼睑肿胀时,出现结膜炎,有脓性眼眵,进而发生角膜溃疡。末期,心脏可受侵害。
  本病致死率为30-80%。当继发细菌感染或与犬传染性肝炎混合感染时,则致死率大大提高。
  三、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缺乏特征,仅见轻微的支气管炎或小的灶状支气管肺炎,直肠粘膜皱襞上常有出血。在自然病例,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可见严重的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化脓性胸膜炎以及出血性肠炎等。病犬的胸腺常常萎缩,并常呈胶冻状。
  组织学检查,可在各器官的上皮组织细胞中发现包涵体。包涵体在核内及细胞质内,但以细胞质内居多。包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微米。对病犬活体可搔取鼻粘膜、舌、结膜、瞬膜、阴道粘膜等做涂抹标本;剖检尸体可搔取膀胱粘膜、胃、肺粘膜做涂抹标本,用苏木素-伊红或荧光抗体进行染色检查。
  四、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可以作出诊断;在患病组织的上皮细胞内发现典型的细胞质内或核内包涵体,也可确诊。由于本病在相当多的场合存在混合感染(例如与犬传染性肝炎混合感染)和细菌继发感染而使临床症状复杂化,所以诊断较困难。此时,必须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以荧光抗体法较实用)才能确诊。
  鉴别诊断,应特别注意与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相鉴别。
  犬传染性肝炎:常见暂时性角膜浑浊;出血后凝血时间延长;剖检可见具特征的肝、胆囊病变及体腔血样渗出液,而犬瘟热无此变化。组织学检查,犬传染性肝炎为核内包涵体,而犬瘟热则在核内和细胞质内均有包涵体,且以细胞质内包涵体为主。
  狂犬病:有喉头咬肌麻痹症状及攻击性,而犬瘟热则无此症状。
  五、防制措施
  1、当前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发现病犬时及时隔离治疗,严格消毒,防止互相传染和扩大传播。
  2、用犬用五联疫苗防疫注射,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3、在治疗中可采用下列治疗方法:
  (1)为防止或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可应用各种抗生素和磺胺制剂,同时应使用维生素制剂,输注林格氏液和葡萄糖液,采用各种对症疗法。此外,应加强护理,注意食饵疗法也很重要。
  (2)特异性疗法:用犬用抗六联病毒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小犬(观赏犬)2ml/头,大犬4 ml/头ml/头,严重时重复注射1次。
  ( 3)犬瘟宁注射液,是治疗犬瘟热的特效治疗的药品,注射0.2-0.4 ml/kg。
常见宠物疾病 之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犬及其它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核内出现包涵体。
  一、流行特点
  犬传染性肝炎病病毒属于腺病毒科乳腺动物腺病毒属,DNA型,直径70-80纳米。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传染源。病犬的呕吐物、唾液、鼻液、粪便和尿液等排泄物和分泌物中都带有病毒;康复犬可获终生免疫,但病毒能在肾脏内生存,经尿长期排毒。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以外寄生虫为媒介传染,但不能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在自然条件下,除犬外,狐也易感。本病不分季节、性别、品种均可发生,尤其是不满1岁的幼犬,感染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二、临床症状
  1、肝炎型:潜伏期2-8天。经症病例仅见精神不振,食欲稍差,往往不被人注意。重症病例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不振,渴欲增加,有时呕吐,常常腹泻,粪便有时带血。右腹部有压痛。扁桃体发炎,部分病例眼、鼻有浆液性粘液性分泌物。有的病例有黄疸症状,有的缺乏。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血液凝固时间延长。在康复期,往往发生角膜浑浊,常自行消退。幼犬患病时,常于1-2天内突然死亡;成年犬则经4-10天扣多能恢复。本病致死率为25-40%。如发病后能耐过48小时,多能康复。
  2、呼吸型:潜伏期5-6天。患病动物体温升高1-3天,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呼吸困难,干咳。有的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有的病例发生呕吐,常排出带粘液的软便。
  三、病理变化
  肝炎型急性死亡病例,可见腹腔内有血样腹水,肝脏肿大,色淡,包膜紧张,实质呈黄褐色,并杂有多量暗红色的斑点。胆囊壁高度水肿,出血、肥厚,呈黑红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胸腺点状出血。
  呼吸型表现肺膨胀不全,有充血和不同程度的硬变,常常表现于肺的前叶和后叶。支气管淋巴结充血、出血。
  组织学检查:肝实质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窦状隙内有严重的局限性淤血。肝细胞及窦状隙内皮细胞内有包涵体,一个核内只有一个。在网状内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及脑血管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
  诊断时,应注意与犬瘟热相鉴别。
  五、防制措施
  1、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病犬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病犬舍及其用品以0.2-0.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每天一次,连续7天。
  2、用犬用五联疫苗按规定程序进行预防。
  3、在治疗上,可采取下列措施:
  (1)一般采取输液疗法,以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也可用大青叶、板兰根、维生素B12、维生素C进行肌肉注射。
  (2)犬用抗六联病毒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注射。用法同犬瘟热。同时应注意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
常见宠物疾病 之狂犬病
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犬、锚和其他动物及人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发病犬、猫表现狂燥不安、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麻痹而亡。
  一、流行特点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RNA型。病畜及带毒的野生动物是本病的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唾液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15天,以及临床症状消失后6-7天,唾液中均含有病毒。主要通过咬伤的伤口发生感染。现代研究证实,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生感染。据报道,蝙蝠的唾液带有病毒,因此认为蝙蝠在狂犬病的传播方面起着重林的作用。犬、猫以及其它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对本病都易感染。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小鼠等也能感染。人有较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多由咬伤引起,所以游行链锁特别明显,以一个接着一个的顺序呈散发形式发生。一般春、夏季比秋、冬季发生多。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与咬伤部位(距中枢神经的远近)和程度、唾液中所含病毒的数量等有关。最短8天,长的可达数月或1年以上。犬、猫平均20-60天,人为30-60天。
  1、犬:典型病例分为前驱期(沉郁期)、狂暴期(兴奋期)、麻痹期。
  (1)前驱期:病犬精神沉郁,喜藏暗处,举动反常,不听呼唤。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稍有刺激便极易兴奋。异嗜,好食碎石、泥土、木片等异物。不久发生吞咽障碍,唾液增多,后躯软弱。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舐局部。前驱期一般为1-2天。
  (2)狂暴期:病犬狂暴不安,攻击人畜或咬伤自身。有的犬无目的地奔走,甚至一昼夜奔走百余里,且多半不归。由于咽喉肌麻痹,吠声变得嘶哑。此外,下颌下垂,吞咽困难,唾液增多。狂暴的发作往往与涫郁交替出现。病犬疲劳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站起,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斜视,见水表情惶恐,神志紧张。狂暴期一般为3-4天。
  (3)麻痹期:病犬消瘦,精神高度沉郁,咽喉肌麻痹后,下颌肌、舌肌、眼肌也发生不全麻痹。病犬张口、垂舌、斜视,从口中流出带泡沫的唾液。不久,后躯麻痹,行走摇晃,尾巴垂于两腿之间,常倒卧在地。最后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亡。麻痹期一般为1-2天。整个病程6-8天,少数病例可延至10天。
  除上述典型经过的以外,也有兴奋期短的。甚至由前驱期直接转为麻痹期。称之为沉郁型狂犬病。经2-4天死亡。
  应当指出,现时游行的狂犬病,以非典型病型为主,表现典型经过的很少。
  2、猫:病程与犬相似。病猫常藏匿,不断鸣叫,刺激之则表现出攻击行为。病的后期,后肢发生麻痹。猫以狂暴型较多见。
  三、病理变化
  剖检无特征性变化。常见口腔及咽喉粘膜充血或糜烂,胃内空虚或充满异物,胃肠粘膜充血、出血,中枢神经实质及脑膜肿胀、充血、出血。组织学检查,见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以及在大脑海马角,其次是小脑、延及的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
  四、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咬伤史,一般可以作出诊断。但由于相当多的病例呈现非典型经过,而且病犬在出现症状前10-15天即已从唾液中排毒,所以当动物或人被可疑病犬咬伤后,应将其拘禁观察2周以上。如无狂犬病症状出现,则不是狂犬病;若是表现狂犬病症状,应将其扑杀,采取脑组织(脑干、海马角、小脑、视丘)等做触片或切片,染色后镜检,如发现内基氏小体,即可确诊。内基氏小体在神经细胞浆内,呈圆型、椭圆形或梭形,为嗜酸性,用姬姆萨液染成红色,大小约为1-30微米。但检查不出内基氏小体,也不能完全否定狂犬病,这是因为有10-25%的病例查不到内基氏小体。此时,可通过荧光抗体法或生物学试验进行确诊。
  在诊断时,应注意与伪狂犬病、犬瘟热等相鉴别。
  五、防制措施
  1、对病犬、病猫应立即扑杀,不宜治疗:肉一委不能食用,尸体必须烧掉或深埋。
  2、捕杀野犬、狼、狐等。
  3、对军犬、警犬、家犬,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目前使用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狂犬病疫苗,用于犬类及其他家畜狂犬病的预防;另一种是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供犬狂犬病预防用。以上两种疫苗的用法、用量可参见说明书。现在推广使用犬用五联疫苗,仔犬在42、56、84日龄注射3次。幼年犬加强免疫1-2次。
  (附)人的狂犬病
  犬、猫发生狂犬病后,对人有攻击性,人易被咬伤而患狂犬病。人的狂犬潜伏期一般为10-30天,长的达1年以上。病初表现头痛、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被咬伤部位发热发痒,有蚁走感。脉博增加,瞳孔散大,多泪,流涎,出汗,有时因呼吸肌和咽肌痉挛,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见到水表现恐惧,故又称“恐水症”。在发作的间歇期,表现恐惧、忧虑,有幻听、幻视和抽搐,有时狂躁,失去自制。一般在发病3-4天扣,因全身麻痹而死亡。
  人被可疑犬、猫咬伤后,应迅速用20%肥皂冲洗创口,并用3%碘酊处理创口。尽早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同时结合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一旦发病,多难以治愈。
  网状内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及脑血管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
  诊断时,应注意与犬瘟热相鉴别。
  五、防制措施
  1、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病犬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病犬舍及其用品以0.2-0.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每天一次,连续7天。
  2、用犬用五联疫苗按规定程序进行预防。
  3、在治疗上,可采取下列措施:
  (1)一般采取输液疗法,以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也可用大青叶、板兰根、维生素B12、维生素C进行肌肉注射。
  (2)犬用抗六联病毒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注射。用法同犬瘟热。同时应注意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30
DB+30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