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最近这段时间似乎是越来越喜欢现实主义题材了,至少这几届的电影大奖都有这个倾向。去年的奥斯卡是《拆弹部队》胜《阿凡达》,今年的金球奖是《社交网络》大胜《盗梦空间》。大概特技、科幻以及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这些,老美都已经看腻了,觉得还是多关注一下现实的社会生态,多探讨一点价值观之类的问题,才是正经。
《社交网络》拍的是“非死不可”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发家史,不过有别于一般成功人士传记,片中大爆马克成功道路上的各种丑事:被女友甩、建评选网站报复女性、窃取他人的创意、背叛帮助过自己的好友……这看上去似乎有点不合常理。按理说,对一个像马克·扎克伯格这样以火箭速度迅速致富的互联网新贵,人们应该表示大大地欣赏才对,就算他有点“劣迹”,但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功相比,也只是小菜一碟。中国人所谓“一白遮百丑”,有钱才是硬道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就凭这一点,他就能成为中国人民的偶像了。
但美国人好像不这么想事情。在这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天才的失意和落寞——他官司缠身,众叛亲离。尽管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交网络,但生活中马克是个有人际交往障碍的人,而且他的道德观好像有点问题:他一面不拒绝温克莱沃斯兄弟的邀请,一面又搞另起炉灶自己搞一套;他明明是忌妒爱德华多有机会加入凤凰俱乐部,但还偏偏还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做网站,因为他需要他的钱还有他的公式。一个智力超群的天才,还拥有巨额的财富,如果这样的人品德出现了问题,那么后果将会怎样?这才是美国人最担心的地方。也许世俗的法律根本拿他没什么办法,6500万美元的赔偿金对于马克而言,只不过像一张超速罚单那样微不足道,但无论如何,美国人希望他受点惩罚,哪怕是骂他几句也好。影片就借女友艾瑞卡和律师助理的嘴,大骂马克,一个说他是“跑步机、书呆子、混蛋”,另一个说他“虽不是混蛋,但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混蛋”。
马克·扎克伯格本人后来澄清说,片中那个女友是虚构的,他并不是受了女人的刺激才去搞网站的。不过,这不重要。不管是他为了吸引旧情人的注意,还是因为忌妒好友,抑或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才华出众才发明了“非死不可”,这其实都不是影片想表达的重点。影片想说的是“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原著小说的副标题),想让大家看到财富和成功并不能挽救天才的人生——虽然心爱的女孩最终注册了Facebook,但她并没有回心转意,以致于马克只能一遍遍地刷新页面,从屏幕上看到她笑靥如花。或许互联网可以将所有人连在一起,但马克与现实之间,永远只能隔着电脑相望。
PS:为了强化这一点,影片中还加入了两个有意思的角色,一个是哈佛大学校长,他对前来投诉的温克莱沃斯兄弟一通训斥,在得知他们的身世背景后,非但没有改变态度,甚至还把他们赶了出去。哦,美国的校长都那么酷吗?还有一个是肖恩·帕克,Napster的创办人,另一个互联网新贵,虽然他确实相当有商业头脑,但在影片中则被描绘成无情无义的狂人,整天和未成年少女鬼混,诱惑她们喝酒、吸毒。显然,影片想借此来说明:权贵、金钱、商业头脑都没什么了不起,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PPS:此片的编剧阿伦·索尔金在获得金球奖后,盛赞了马克·扎克伯格一番,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一个有远见的人,一个难以置信的利他主义者”。其实,不管马克在发迹的时候干过什么,至少他能容忍影片这样揭他的短,仅就这一点来讲,他确实也不算是个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