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经典的“精神病题材”电影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那些经典的“精神病题材”电影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5个回复

那些经典的“精神病题材”电影

楼层直达
超二我

ZxID:8797449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13 0
那些经典的“精神病题材”电影
最近在北京戏逍堂柏拉图实验剧场上演了新剧《忐忑》。由于边缘题材的敏感性,此剧引发强烈社会关注。关于精神病人的情感与婚姻问题,网友的反映强烈,掀起不同观点和立场之间的激烈辩论,程度堪比神曲诞生之初。金牌编剧丁东杰对于此次涉足边缘题材早有准备。为能写出更好的本子,甚至不惜亲自探访精神病院,与病人交流,向医师咨询请教,并获得了京城某位著名的精神病科专家的鼎力支持。而编剧丁东杰亦表示,希望在此剧获得成功的同时,能够唤起全社会对边缘人群的关爱。
下面盘点下那些经典的"精神病题材”电影和经典人物
1.讲精神分裂的当属这部电影,经典: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Jr.John Forbes 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做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有你终身美丽的剧照(14张)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传奇故事,今天纳什继续在他的领域中耕耘着。

2、讲少年叛逆,精神世界空虚:《心灵捕手》
  
   《心灵捕手》的剧本是出自剧中主要演员麦特?戴蒙(饰演威尔)与班?艾佛列克(饰演查克)二人之手。《心灵捕手》主要情节是描绘一位愤世嫉俗的青年威尔,透过与心理医生尚恩的情感互动,逐渐自我揭露对知识求问、人际互动、爱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亲情伤害等心理过程,走出童年受虐的阴影,并嚐试与他人建立亲密及信任的关系。此部以人物主导的影片重心是放在男主角威尔心灵受创的自我揭露与重建过程,细腻地开展了一场「心灵角力的战争」。
  
   本片是当时还是好莱坞新秀的马特?戴蒙和本?阿弗莱克自编自演的成名作,重心是放在男主角威尔心灵受创的自我揭露与重建过程,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罗宾?威廉斯凭此片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这不但是部关于投入生命的生长故事,亦是马特与本多年以来在攀登演艺生涯高峰彼此激励扶持的友情结晶。由于二人皆是演员出身,便以演员的观点切入剧本的写作;采用古典好莱坞电影叙事手法,流畅且煽情得宜,以人物作为因果关系的中心,以生活化演技和励志感人的剧本作为影片主导,但缺乏对社会僵化价值的批判,隐隐流露出“天才崇拜”的情结。


3.黑色幽默,男孩的堕落与茫然:《猜火车》
  
  《猜火车》(Trainspotting)是1996年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的一套改篇自欧文?威尔士(Irvine Welsh)同名小说的黑色幽默电影,讲述一群爱丁堡的*********瘾君子的生活。电影由伊万?麦格雷戈(Ewan McGregor)、艾文?布莱纳(Ewen Bremner)、约翰尼?李?米勒(Jonny Lee Miller)、凯文?马克德(Kevin McKidd)、罗伯特?卡莱尔(Robert Carlyle)及凯莉?麦克唐纳德(Kelly Macdonald)主演。原著作家威尔士也在电影中担当毒贩Mikey Forrester小角。
  
   继六七十年代的“愤怒青年”之后,世纪末的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再次出现了年轻一代的精神塌陷,《猜火车》即为表现这种题材的代表影片,它被视为“1996年最令青少年感动,甚至让放浪形骸、孤苦无依的那一部分痛哭流涕的一部电影”,较之他们的前辈,当今的迷途青年们更为颓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更为理性。他们天良未泯,但却自甘堕落。在《猜火车》中,吸食毒品作为一种无可选择的选择成为了片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使之沉迷又痛苦。马克的伙伴在空寂无声的铁道边大喊着:“苏格兰,苏格兰,这是全世界最丑陋的地方。”其他人则对他大肆嘲笑——这就是后现代的“愤怒青年”们,他们在梦魇般的生活中自我放逐,不再树立任何意义上的精神之父。影片明显地运用了反传统拍摄手法来突出其叛逆精神,很极端地提出了年轻人如何选择生活的问题,被评为对当代青年产生巨大影响的十大影片之一。


4.做梦型的,青春型的,全靠想象:《 阳光灿烂的日子》夏雨
  
  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的北京。马小军是一个军属,小伙伴们叫他马猴.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没人管教的他在大院里结交了一帮“哥们儿”.他们逃课、打架、抽烟,“混街”成了他们这伙人的生活主题。这当中有刘忆苦,有羊搞,还有后来出现的女孩余北蓓,当外面的世界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这群军人子弟却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
  
   本片根据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是著名演员姜文的导演处女作。作品对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的困惑有着极为真实的描绘,使用了当时在中国较为新鲜的一些超现实手法,反映了那个年代青少年的暴力和朦胧的爱情。电影对原著中的某些残酷情节进行了修改,并增强了人物之间情感的描写,试图更为逼真的描画出青春和暴力的幼稚与无知,这种幼稚和无知恰好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更具有深意的是,影片通过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幼稚和无知反映出当时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处于一种无知和暴力的状态,用对青少年故事的描画,展示了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的混乱与成长。


5.纯属精神病者:《飞越疯人院》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七十年代社会政治电影的代表作,该片获得一九七五年奥斯卡奖的五项主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象这样的绝对优势,自一九三四年度《一夜风流》以来尚属首次。
    
   由于该片导演是六十年代末从捷克斯洛伐克逃往美国的米洛斯.福尔曼。好莱坞拿他的这一情况大做文章,表面上似乎《飞越疯人院》是影射苏联等国,其实该片是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正如有的评论指出:"该片以触目惊心的画面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弊病 ──压制人性和束缚自由。现代的管理社会竟如此恐怖,给欧美观众以极大的冲击。"昔日的好莱坞电影也很喜欢涉及精神病患者的题材,但目的是渲染病态心理。《飞越疯人院》尽管撷取类似题材,却有一定的寓意,十分犀利,富于揶揄色彩。但这部电影颂扬的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 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


6.被精神折磨:《雨人》
  
  
   一部由影帝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字很古怪,叫《雨人》。“雨人”的来历,是主人公雷曼咬字不清,总是把自己叫成“瑞曼”,在英文里就写成“ RAIN MAN”,从字面上硬译,就成了“雨人”。应该说,这是个不成功的、很别扭的译法,但是,出奇制胜,“雨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专有名词———指那种具有某种特殊才能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厉害点的叫“白痴天才”———达斯汀?霍夫曼在剧中所饰演的“雨人”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具有超乎常人的对数字的敏感性。


7.经典中的经典:《沉默的羔羊》
  
   《沉默的羔羊》根据著名小说家哈里斯·托玛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刻反映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经典之作。影片故事继承了好莱坞恐怖片的传统,然而影片的叙事方式却突破了恐怖片的模式,它颇具匠心地将恐怖片与侦探片巧妙地结合成一体。这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悬念片,两位主角的斗智戏扣人心弦,一个想利用后者越狱,另一个想利用对方的心理分析去搜寻另一名杀手。男女主角有精彩绝伦的表演。本片派生出2001年的续集《汉尼拔》,2002年的前传《红龙》和2007年的《汉尼拔崛起》。另有同名歌曲。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8
DB+8

优秀文章

维维吧外交六号

ZxID:9801145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14 0
呵呵,我看看
冬天的笨笨熊

ZxID:10610908

等级: 下士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6-15 0
好多没看过的
碎空一刀

ZxID:10913483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6-15 0
我精神很正常
神之七步曲

ZxID:9541660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6-15 0
还是不看了
不明生命体

ZxID:8483736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6-15 0
楼主对这方面有爱好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