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他喜欢的女孩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那些天,他喜欢的女孩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转载美文]那些天,他喜欢的女孩

楼层直达
tongjue017

ZxID:16100090

等级: 准尉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3-27 0
  当时去翻看她胸前的工作证的时候,涩文的目的很明确,记住她名字。x薇,多好听的一个名字,以至于涩文生怕忘了,在离开的时候,口中还默默念着那三个字。——楔子

  多年前,黄品源大哥的一首《小薇》,歌词简单,意境明确,朗朗上口,传遍大江南北。

  那时候老鼠爱大米只是一种自然现象,那时候丁香只是一种美丽的植物。

  很多人都期待碰到一个“小薇”,遇到一份简单的爱情,并且不切实际地唱出"摘下一颗星星送给她"。

  可惜“小薇”并不是几句唱词几声直抒胸臆就能感动的。

  记得那天,嗯,是下午,美美的阳光透过窗台打进宿舍,饱饱午睡后的头发总是成鸡窝状,涩文看着镜子中惺忪的衰样,还是去理个头发吧,省一次洗发水,省一次吹头发的电,他抓了抓头发,尽量使它呈现蓬松的美感。

  涩文记得当时自己穿着北苑五十块钱买的打折灰色皮鞋,同学给他挑的美邦外套,老爸狠心给他买的劲霸牛仔裤,半只手插在裤袋里,快走到五羊广场的时候,一个女孩子的眼神锁定在涩文身上,手里拿着一堆纸,朝他走过来,涩文的其貌不扬和她背后的展板告诉涩文,他没有做梦,这不是艳遇。当女孩走到跟前的时候,涩文愣住了,虽然看起来“土里土气”,但是正是她未加修饰妆扮的清新脱俗让涩文给硬是给愣住了,真挚的语气,清澈的眼神,直直的头发,以至于后来他根本就不记得女孩跟她说的公益活动推广说辞了。涩文突然觉得用真情实意战斗在志愿活动第一线的女孩子们都应该是美丽的。

  涩文知道此“劫难逃”,也知道不能让女孩子白费口舌,更是自己展现一次爱心的机会,于是他明知故问地问了句“有没有数额限制”,边拿出五块钱,放进了透明的看得到很多绿色票子的捐赠箱。但是,涩文忽然觉得不能就这样慷慨地拍屁股走人,那样也太对不起刚才的傻愣,他很快确立了一个目标:记住她名字。涩文的内向和害羞没办法让自己张开嘴问她叫什么名字,更不用说电话号码是多少。涩文心理暗暗清楚男生这样做的下场就是被女孩子在心理直接打入一个叫“猥琐”的冷宫。他急中生智也不知哪来的勇气翻看了她的工作证,问了下年级,就慌张走了,边走边心理默念那个名字生怕一不留神就忘了,以至于到了教室后还把她的名字写在天天都会翻看的六级词汇的扉页上。嗯,xx薇,多好听的名字。

  接下来的事就是按图索骥,涩文很快根据“x院志协”的关键词,通过广播台台长室友的内部通讯录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台长见他如此急切得到小薇的联系方式,一把夺过通讯录,来了个趁火打劫。为此涩文只好屈服在其淫威之下,请了一个梅花糕,一块五的堵嘴和五块钱的爱心总计六块五就认识了小薇,钱乃身外之物,反正他觉得值了。

  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在沾沾自喜中用自己的幽默和坦诚相待开始了和小薇的搭讪。涩文老实交代了猥琐背后的来龙去脉。并且承诺还给她一个积极正面道貌岸然的形象,好在,小薇是个好女孩,短信都回得彬彬有礼。弄得涩文那天晚上兴奋的好久才睡,毕竟好久没有过那样的感觉,就像阴霾了很久后放空的晴朗。

  爱情那东西当它一直没能发生时,就只剩下日渐钝化了的不存在感,期待早就为可有可无的思维惯性所取代。小薇的出现让涩文的那种钝感开始渐渐消退。男生或许需要一些癞蛤蟆般不切实际的想法去搅拌下沉闷的生活。虽然成功的可能不大,还是应该尝试着认真去喜欢一个人,走错路的后果虽然是不达标的徒劳甚至疲劳,但是至少可以知道此路不通,青春是趟不回路。有过喜欢就还是应该敢于表达,涩文不敢想象没有遗憾的垂暮之年。

  革命尚未成功,虽然通讯录上写错了扣扣号,涩文还是通过校友查找,面部识别,号码对比,自食其力找到了小薇正确的扣扣号。

  再接下去的事情就是情非得已,小心翼翼地“骚扰”小薇,毕竟矜持的美德以及不自信的外表让涩文一直有种自知之明的识趣。每一次主动讨来的聊天,涩文发现平时的谈笑风生都拿不出手了,找话题搭讪对他来说本是件并不困难的事情,但在小薇面前,他表现出来的却只是扭扭捏捏的琐碎自言自语,涩文总是小心翼翼辨别对方释出的心意,戒慎恐惧给予响应。在自己空间发现她的来访痕迹的时候都可以暗自窃喜到巴不得截个图去公证处盖个公章,虽然涩文很清楚这些又不能代表什么,这些都只是普通人之间的正常交流,虽然涩文向来是个不愿自作多情的人,但是跟小薇的每一条短信,没一个回复都被放大似乎都充满意义,也开始被涩文赋予意义。虽然总觉得不自在,但是涩文觉得自己可能要的就是那种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感觉。

  让一个情商很高的男生变傻的方法就是让他偷偷喜欢上一个姑娘,让一个正派男生猥琐的方法就是让他在喜欢的姑娘面极尽各种表现欲,却始终不敢直接说出喜欢你三个字。男生对女生的喜欢更多的像一场独角戏,尤其对内向的男孩子来说。涩文就把好感和喜欢区分得很严格,他更不喜欢别人把正常的对异性外表产生的好感当做花心解释。涩文会觉得喜欢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喜欢上一个人而让那个人喜欢上自己是件很奢华的事,所以他觉得既然奢华,可以不用来得那么轻而易举,所以涩文自卑的外表和内心的高傲,纠结成一种矛盾,让爱情一直停留在一场巧妇的无米之炊。

  涩文就在自己的独角戏里。小薇跟涩文聊天的大部分内容他都记得,涩文故意跟小薇提起对女孩子曾经失败的追求,当小薇提到两个人在一起是要经历过一些事的时候,男生的英雄主义情节让涩文巴不得自己就是香港电影里甩给一个弱女子名片的黑帮老大,而现实中,涩文只能略带不经意地说几句客套得很烂俗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找我噢”。涩文总是期待着小薇有什么事,能找到涩文,让他就像勇者斗恶龙里的武士那样,所向披靡,去展现一个男儿的雄性力量,由此而博得小薇的好感,然而事实是,小薇向来是个独立的女孩,几十天过去了,涩文跟小薇的交流仅限于短信沟通和网络聊天。

  跟人接近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接近是物质的付出,有的接近是精神的交流,例如淡淡的默契。涩文觉得后者比较靠谱,虽然有一次突发奇想约小薇看定影如他所料的婉拒。涩文不可能在某个门口逮住小薇,吹口哨或者塞给情书转头就走人。大学里,密集的人群里似乎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在不固定的教室里游走,听面无表情的老师侃侃而谈。淡抹或浓妆的美女一个个地打眼前飘过,挽着帅气或高大的男生又或者踏着叮咚的高贵高跟鞋,挂着同样看似高贵的不屑眼神,不起眼的姑娘就如汪洋视线里的小石子,扔进去,可能连涟漪都没一个。

  恋爱是一种关系认可的心灵契约,单相思的喜欢一个人是自己的事,相互喜欢上的叫恋爱。而外貌取悦基础上的喜欢存在一定的保鲜期,而精神上交流的默契能开拓新的视野,能挖掘出更多的共同价值取向,最后达到惺惺相惜就完美不过了。所以涩文接下来的事,当然是尽可能更多地去了解这个“来之不易”的小薇。涩文知道仅从外表的吸引去接触一个人是一种世俗的“肤浅”,他也知道去拉近人际关系的最实用办法就是交流。于是涩文每天坚持对小薇进行稀疏的轻度“骚扰”,虽然不知道小薇对涩文的了解的增进有多少,孜孜不倦的随性聊天还是换给了他对小薇的一些了解:例如小薇真的就是一个表里如一充满真善美的女孩,一个在志协中担任部长的“大姐”,在充满功利和官僚气息的学生组织中,他觉得像小薇那样竭诚用心做好志愿者服务的人真的不多了。

  涩文会尽可能地撇除一些不自然地去跟小薇聊天,把话题引向她有兴趣的内容,于是聊家庭,聊双学位,聊小薇喜欢的水果,聊她比较关心的志愿活动。当然最重要发现是,在一些交流沟通中,涩文发现小薇不是简单机械地倾听也没有敷衍随便地应和,而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想法的人,在一些问题看法的交流中,他觉得这个小薇就如第一眼看到的那样清新脱俗,温柔可人。

  当然得出对小薇的这些心理综合评定的前提是,涩文自认为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他多多少也符合一个所谓的优质男的某些特质,例如涩文是个喜欢坚持的人,写日记也好,打羽毛也好,因为他知道做事,坚持和不坚持的区别有多大,他自认为的一直单身,只能算一种“被坚持”,毕竟他不想说自己是宁缺毋滥,夸自己多么高尚,其实涩文对感情不至于那么有“洁癖”,只是对感情,没名分的没认定的感情,真的不敢投入太多自己,什么痴心绝对,什么一往情深,那些东西,有时候只会让自己伤的很彻底。

  虽然没有帅气高大的外形,但是涩文也得到过很多同龄,大龄乃至老师的认可,他也觉得,22岁了,确实比原来成熟很多了,责任的担当,对人的尊重,跟人打交道的心得体会,知道去总结,知道去感受,知道去体谅,也总结过很多自己认为不足的。是的,涩文是一个谈不上完美的男生,但是他觉得,不管如何,主旋律上自己是上进的,他一心想着要把日子经营好,知道用心去维系、维护好自己和以及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涩文最得意的是写给未来的她的一篇自我告白,因为那些在那篇长长的痴人说梦话里,他找到了一种自我的本真,也引来了很多女生对他未来那一半的羡慕,尽管那个羡慕的对象还是子虚乌有。涩文觉得自己在灵感闪现的时候是自己最man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才华要是能兑换成财富捐出来,涩文留一半给社会,剩下的一半愿意留给那个她。

  一天晚上,涩文在被窝里看盗版的没有字幕的《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而在此之前,涩文都坚持认为“笑中带泪”只是某种做作的陈词滥调而已。虽然一直不怎么喜欢懒散的台湾腔,虽然电影拍得其实很一般,但是一个场景让涩文触怀落泪了,就是一个非虚构的场景:原名柯景腾的九把刀参加了初恋沈家宜的婚礼,亲眼看着自中学起爱慕至今的女孩嫁为人妻。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或多个沈佳仪。可以让他在那些年或那些天,被梦想那针鸡血打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做一些傻事,甚至被别人不理解的怪事,只是因为发自内心的一种独一无二的真诚,所以别人看不懂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涩文很矫情地觉着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的光棍历程很心酸,涩文也发现上大学之后,很难再碰上所谓纯真的感情,毕竟不像高中那样一天十来个小时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女生泡在一所教室的空气里,哪怕是画地为牢,那些日复一日,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女生为自己的高考目标你追我赶也是一种幸福。虽然有来自家长老师的压力,高中时候的男女感情更多的是一种被束缚的压抑氛围背后自由的追求。而大学里更多的是心灵寂寞的取暖,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涩文是个表达张扬但是性格偏内向的人,小学时候,和女生关系近点无所谓,那叫两小无猜,初中时候他却呆若木鸡,情窦闭塞,连现在初中班上有哪些好看的女生,他肯定不知道。高中时候,父母叮嘱学业为重,到了大学虽然父母还是那句学业为重,但是涩文听得出那些话背后的一些松弛乃至期待,尤其是他上网,只要有女生相片出现的时候,涩文对涩文老妈伸长脖子凑过来打探的囧样总是弄得他哭笑不得。

  在学校里看到板凳上男男女女的抱抱搂搂,涩文表现出不屑的时候也知道更多的是心理嫉妒,大学里,两年多过去了涩文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她。那个让自己喜欢的又能在精神上相互支持进步的伴侣。人生中总有很多不如意的“那该多好”,例如自己喜欢的那个女生也在喜欢着自己该多好,那样的话,表白就像中共中央领导层的换届,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过场。然而事实是,那种,相互的感觉不会那么轻易就有,除非所谓的一见钟情,又或者日久生情,当然日久生情的情如果生成了哥们情,那你跟女孩的告白就等于,你愿不愿意搞基了。涩文就是那么悲壮地陷入了一种不对接的恶性循环,喜欢过一些女生却可能因为女孩子没感觉而修成正果,涩文也招过一些女生喜欢,却也因感觉的挑剔把自己束之高阁。

  看完那部《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涩文突然觉得是时候应该对自己喜欢的女生说出自己的心声了。虽然只限于一些短信网络聊天,虽然没有一起经历过什么风风雨雨,也谈不上追,但是吐露心声也是一种态度,一桩搁在心头心事的了却。虽然涩文完全不知道什么样的时机才是成熟的。

  如果告白的方式,可以决定女孩“会不会喜欢男孩”或“会不会答应与男孩”,那么“喜欢的定义”就几乎与恋爱脱钩,变成一种只讲浪漫花招,而不深入真正本质的东西。

  就像九把刀的小说里写的,在涩文心目中爱情的样貌里,如果女孩够喜欢男孩,即使男孩是一边放屁一边表白,女孩九成还是会答应与男孩交往,剩下失败一成几率,除非双方的父母突然出现,告诉他们是亲兄妹。 

  人生随着阅历和见识的增长,成长整体上就是一个日趋理性的过程,而理性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衰老的过程,感性就像化妆品可以拿来粉饰青春以至于看起来不那么老气横秋。不至于被时光的杀猪刀捅得那么痛不欲生,黑化肥总有天会挥发,灰化肥也总有天挥发会发黑。

  对涩文来说,告白如果只关心成不成功就没意思,因为“如果一旦成功了,就不会再有下一次的告白了”。因为仅有一次机会,当然就得想办法让告白漂漂亮亮,永生难忘。可是涩文性格又内向,这个正常青年的涩文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偶尔化身成文艺小青年,2b地噼里啪啦敲敲键盘,取个哗众取宠的题目,沾点人气,沾沾自喜。所以涩文准备来个别样点的,写个虚实相生的小说,主人公为虚,剧情为实,结局为To Be continued。那些自己不善表达的就放到小说里去好了,那些小薇可能了解不到的自我感动也可以化作小说的心理描写,让她知晓。那些肆意的青春就可以轻舞飞扬。

  九把刀的小说里说,既然告白的方式紧紧是表象,告白的结果不会因此而改变,那么“苦苦思考告白时机”或“如何在惊喜中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爱意”这件事,难道都只是愚蠢的把戏吗?

  不,反而格外珍贵了。

  那是一种心意。每个人都想要让喜欢的对象在见识到自己的喜欢时,能过拥有最好的心情,好在记忆相册本里存留最深刻的一页。所以我们挑场合,选时间,制造气氛,为了他,为了她,为了彼此。多么诚恳的心意。

  涩文其实也只是想单纯地告诉小薇,内心有多真诚地喜欢她,那种喜欢可能出自一份感觉的迎合,更因为一些了解的惊喜,虽然那些喜欢没有经历过所谓的挫折坎坷磨砺,没有那些感天动地的铺垫,但是涩文相信对一个人的直觉,对一个人的信任,对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真诚。涩文不觉得跟人认识的长短就能肩负起一些感情选择的理所当然,他更不相信轰轰烈烈的经历就一定能铺垫幸福的基石。或许这些对他来说有些急躁,或许这些对她来说太突兀,但是既然第一天选择了“猥琐”地讨看名字,那么就将猥琐进行到底吧。

  涩文不知道最后小薇的态度如何,或许是明明白白划清界限,表明立场,或许也会有一丝感动,又或许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当然小薇若是有一个态度的表明会让涩文接下来的生活目标更明确。

  男生在某个阶段炽烈地去喜欢一个女生,大多可能是情绪化的产物,在那些没头没脑的日夜痴狂里,就成了习惯。习惯久了,没有回应久了就是疲倦,疲倦久了,可能喜欢就慢慢的销声匿迹了,男生又去寻找新的生活习惯了。一个人主动久了,会累,涩文觉得有必要趁在疲倦来临之前,别让胸中的那份浅浅的喜欢沉没了,所以选择了这样一种单向倾诉的记录和感悟模式,写下了这篇六千多字的独白。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非你莫属,生活也不是没了谁,就不能活。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偶尔有交集,偶尔会失落偶尔会开心,或许无关你我。但是我们总容易做出一种假设,想象一些成就后美好的领略,例如追到一个女孩子,跨越一道坎,通过一门艰难的考试。如果结果如自己预期的那样如意,那些我们曾付出的努力就会彰显得那么意蕴悠长的值得。若得不到我们最开始期待的结果,那也是一种遗失的美好,那些自己努力的模样是自己青春最美丽的化蛹为蝶。

  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那些年,你们错失的男孩。


际遇之神

奖励

买酱油,打开瓶盖,发现再来一瓶,得5DB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12-03-27

好长的文章啊。

北京婚纱摄影工作室
啊烛≈

ZxID:15770375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3-27 0
好长的文章啊。
Y与S-

ZxID:14506775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3-27 0
谢谢分享

际遇之神

奖励

捡到版主移动硬盘,要挟成功,得6DB

゛自我控っ

ZxID:17631659

等级: 上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3-27 0
    很长。

瞬间, 头大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