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外宣】稚龟的饲养管理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我爱我宠【记者团外宣】稚龟的饲养管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心情分享]【记者团外宣】稚龟的饲养管理

楼层直达
極度〆冷謨

ZxID:15479501

等级: 贵宾
命裡有時终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4-11 0



这里的暂养是指稚龟孵出后,卵黄逐步消失,开口摄食至进入越冬期前的养殖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生是由于龟类分批产卵,分批孵化,经过暂养一段时间后,在越冬期来临前,集中移入到温室,分级放养,进入稚龟至幼龟的培育。目的是通过强化培育,使稚龟体质健壮,为温室养殖打好基础。


暂养池1~2m宽,长度不限,一般每池面积3~5㎡,以操作方便为度。一般建成水泥池,便于控制水位和清除污物,也可用土池培育。无沙养殖时,池底及池边用水泥抹光,内设网巢及水葫芦,供稚龟攀附、栖息和隐蔽,实际上为稚龟安置了“生态位”。池中要留有1/2左右的陆地,或用石棉瓦垒成斜坡,具有食台、休息、引坡三功能。如设陆地,可用沙滩堆成。也可采用无沙养龟方法,在池中吊上一串串龟巢,这种龟巢一般用无结网制作,每片网面积为40㎝×40㎝,网目0.8~1.5㎝,抓住网片中心,用细绳扣紧,让网片下垂成伞状,再系到纲绳上,巢距20~30㎝,纲绳与纲绳之间的行距为30㎝左右,纲绳与水面持平,以便让龟爬到网巢上面休息。暂养密度一般为100只/㎡。密度过大,污物过多,水质容易变坏,难以控制;密度过小,浪费水体,增加了建池的成本。

开口饵料采用蛋黄、红虫(枝角类),猪肝,配合饲料等,也可用配合饲料加猪肝等动物饵料混合使用。鲜活饵料的投饵率为10%~12%,配合饲料的投饵率为4%~6%,以2~3h吃完为度,要及时清除食台上、水下的残饵,并注意每天清除1次池底污物,加注新水,保持水质稳定。为保健防病,在饲料中还要添加多种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如EM复合微生物),一般不加抗生素,以防产生抗药性和破坏稚龟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
环境调控是贯穿整个养龟过程的重要技术措施。从稚龟培育开始,就要注意环境调控,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稚龟成活率和生长度。暂养池水位控制在3~10㎝,最深不超过20㎝。



水化学要求:透明度25~30㎝,DO.4~6mg/L,每天用气泵冲气1~3h,pH7~8,硬度3毫g当量/L,碱度3毫g当量/L,NH3—N≤1mg/L,NO2—N≤0.2mg/L,最适水温23~30℃,最佳水温28~30℃,临界水温4℃、36℃,温差≤2℃。要维持上述水化因子稳定,使水质始终保持良好,符合稚龟对的生态要求,就要进行人为干预,进行生态调控。常用方法是,引用嫩绿色的肥水,放养水葫芦净化水质,每天进行次排污和加注新水,每48h更换1次水,在水中接种有益微生物,如用5×10~6~10×10~6的光合细菌全池泼洒。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池水明显改善,因此可以减少更换水的次数,节约能源,更主要的目的是稳定水质,减少稚龟的应激反应和疾病的发生。作者在湖南浏阳见到,在稚鳖池中使用EM有益微生物,池水明显变清,无异臭,而对照池中未使用有益微生物,池水变黑,有异臭。

从7月份第1批稚龟孵出到9月底最后1批出苗,约经2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冬眠来临之前,约9月底将稚龟集中分级后移到温室内饲养,进入稚龟——幼龟的培育阶段。也有的养龟场不经过暂养,而将稚龟直接放入温室养殖,这样做不是不可以,问题是进入温室后,在7~9月份夏季温室内气温一般较高,要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在饲养管理中的要求与暂养是一致的。

暂养过程中的消毒,包括池水消毒和龟体消毒。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是采用臭氧消毒,放养时将稚龟放入盆中,里面盛有少量水,用臭氧发生器的气头通入盆中对水体冲臭氧,约5~10min后关机,将消毒后的稚龟放入暂养池,暂养结束后移入温室时的稚龟消毒也用此法。暂养池水体消毒一般用生石灰100×0~6泼洒消毒,7d后放苗;也可用二氧化氯消毒,终浓度为2.5×10~6,24h后放苗;水体消毒同样可用臭氧发生器。



2、稚龟控温养殖
!稚龟由暂养期移入温室进行控温养殖,最关键的是放养初期温室内温度的控制。因为稚龟娇嫩,进入温室内一下难以适应高温、高密度、高污染的环境,为逐步适应环境,必须将温室池水温与外界暂养池水温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开始加温。特别注意要慢慢升温,每天只能升高1℃,如果放养时温度为25℃,要经过5d左右逐步将水温升到养龟所需要的最佳水温30℃左右,尔后恒温控制,最好不要忽高忽低。放养初期的7天内,是稚龟进入温室的敏感期,如果温度控制不好,造成温差太大,巨大的死亡损失将是必然的。所以在加温初期,最好采用自动加温控温装置,以便控制温度,通过微调逐步升温。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稚龟下池后的水位控制,初期不宜太深,从10㎝水深开始逐步加深,蓄水过深极易造成稚龟死亡,因为龟与鳖不同之处在于龟需要较大的陆地生活空间。已见因温差和水位问题,造成稚龟进入温室7d内大量死亡的报道。如荆州特种水产养殖场1996年11月~1997年2月进行乌龟稚龟养殖至幼龟,在温室内控制水温28~30℃,投饵率5%,分池前稚龟死亡402只,下池7d内死亡200多只。究其原因是环境问题,下池时温室内外温差较大,当时水深50㎝,水温29℃,当场死亡75只。U秀时尚女性网,{:Zq wIM

投放第二批稚龟时,先将稚龟放入塑料盆中,待完全适应室内温度后再投池,结果当场仅死亡13只。湖北广水特种水产养殖场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该场于1997年10月~1998年10月控温养乌龟,在温室内从稚龟养殖至幼龟,控温28~31℃,投饵率3.5%,稚龟下池7d内死亡较多,试验总成活率只有65.3%。他们认为,水太深引起。不蓄水,7天内无1只死亡,但蓄水后,即使水深只有30㎝,乌龟很快死亡,7d后死亡减少,并逐渐正常。因此,鳄龟稚龟期控制水深3㎝、幼龟6㎝、成龟10㎝(娄保东等,1999);乌龟稚龟期控制水深5~15㎝、幼龟20~40㎝、成龟60~120㎝(黄益民,1999);温室养殖乌龟稚龟期控制水深10㎝、幼龟30㎝、成龟50㎝(温小波,1998)。稚龟在50g以下处于生命敏感期。体质弱,病害多,对温度、水质等环境要求较高。因此要创造条件,使稚龟从暂养开始就处于温室内,实现人工控制最佳生态条件下快速生长,要求气温33℃~35℃,不超过36℃。水温28~30℃,不低于28℃。恒温控制,促进龟的快速生长。

1水质要求:有一定的肥度,水色嫩绿,透明度25cm~30cm,pH7.0~8.0,盐度不超过5‰,氨态氮小于1.0mg/L,亚硝态氮小于0.2mg/L,溶氧量4~6mg/L以上,总碱度和总硬度均为1~3毫g当量/升,Fe3+小于10mg/L。

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稚龟的控温养殖最迟从每年10月1日开始,由暂养后出池,移入温室稚龟—幼龟培育池,至第2年的5~6月份培育成150~200g左右的幼龟,再移入室外成龟池养成商品龟。加温养殖主要在稚龟和幼龟阶段,通过自动或人工加温控温,以保证最佳温度的实现。稚龟至幼龟的整个养殖过程中也可实行一次放养,不再进行分级。因为每40d左右分级一次,对稚龟进行捕捉和挑选分类,使龟紧张和拒食,一般捕捉一次可导致5~7d摄食不正常。特别是分级易造成龟应激,细菌感染致病,影响龟的生长和健康。温室养龟最为关注的应该是疾病的控制,努力提高成活率。因此一次放养量为每㎡20~30只,技术条件好的,建议放养最高量30只/㎡,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能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放养前对养殖池、工具和稚龟要进行严格消毒,消毒方法同稚龟暂养。不同批孵出的稚龟应分开饲养,放养时尽可能保持同池规格一致。用配合饲料饲养,稚龟期的投饵率为摄食的饲料干重占自身体重的4%~8%,一般6%。远远高于成龟期的2%~3%。以投饵2h后饵料台上略有剩余为宜。

外购龟苗,要鉴别质量,龟苗经过暂养,规格整齐均匀,体重5~10g;体质健壮,神态活泼,四肢有力,喉颈活动自如;体表光洁,无损伤和寄生虫,脚爪完整;悄悄接近暂养池或养殖池时,能看到龟苗群集在晒台上;当受到惊吓时,能全部迅速潜入水中,无滞留不动者,也无单独在水面或池子四周窜动者,投饵后5分钟即可看到龟苗群集摄食;当排干池水时,能全部潜入沙中或隐蔽物中隐蔽或群集,无单独静卧不动者。稚龟期防病关键措施是引用经消毒的肥水,水质油绿色,或对水源进行臭氧消毒后,注入稚龟池,并施用光合细菌、玉垒菌、EM复合微生物、活性酵素等微生态制剂,以净化水质,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有效地预防真菌性疾病。对发病池,每4d1次用2.5×10—6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







[ 此帖被低*调*G在2012-04-11 14:55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41
DB+41 2012-04-13

欢迎来我爱我宠O(∩_∩)O哈哈~

飘香三剑

ZxID:4180

等级: 大元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4-13 0
我看见龟头了
丿丶缺心眼先森

ZxID:10238045

等级: 元老
两厢陌路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4-13 0
欢迎来我爱我宠O(∩_∩)O哈哈~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