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产业曾经无比地辉煌过,如今在国际动漫产业推波助澜的推动下,发展也是相当迅速,出现了很多可喜的长足的进步,但其内在弊病和发展瓶颈也是动漫产业和宏观的文化产业的人士有目共睹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可以说是让人喜忧参半。
有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1266部、65070集、707614分钟,共生产动画影片78部,是“十五”期间的近5倍。动漫产品数量剧增,进而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2011年全国电视动画生产分钟数达27万分钟。动漫产值从2005年不足10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1年的621.72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
中国动漫产业从目前来看,在产量上相当可观,但是在质量上颇值得商榷。业界清醒人士和一些动漫爱好者看的很通透,其存在的主要弊病是动画市场没有真正形成起来。
从细的方面来说,首先,中国动漫普遍偏向幼稚化,其面向的受众群体指向的是低龄懵懂的孩童,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固然十分火爆,娱乐性、教育性兼有,但年龄稍微大点的青少年已经没有耐心去看,更不用说成年人。其次,国内动漫作品目前存在不少抄袭日本、美国动漫的痕迹,不仅从画风技法上学习,其从教育性上的学习更往往弄巧成拙。他山之石若用之不当,反而失去了本土文化氛围的涵养,失去了本该源自博大精深之中国文化的源源不断的创意。再次,中国目前的动漫人才严重短缺,尽管政府在大力引导,政策倾斜为文化产业铺路,市场和就业者也认识到了这种供需的严峻局势,但目前动漫行业仍未走出此怪圈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的动漫人才,不仅仅是从其专业创作动漫的角度来说的,还得从大的营销、传媒、企划、运营等产业相关领域来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整合动漫、游戏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正如华漫兄弟(天津)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总裁李儒奇所言:“中国动漫行业,不缺好兵缺帅才”。
看到这么多的弊病的同时,我们也该正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中积极乐观的一面。除了一些抄袭美国、日本动漫而制作的滥次作品,当下一批具有中国本土文化气息的动漫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2006年,湖南蓝猫动漫公司制作出中国第一部中华传统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蓝猫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动漫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2007年,中国第一部3D武侠系列动画大片《秦时明月》播出,其第三部《诸子百家》的网络点播量已近3亿;2011年,中国最严谨的玄幻动画《魁拔》历时2年横空出鞘,目前还在连载中;2012年,中国票房最高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播出;广东咏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2004年开始倾力打造《猪猪侠》3D卡通系列片,其首部3D电影《猪猪侠之囧囧危机》于2012年6月上映后获得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麦兜》系列动画电影和故事书寓童真、感动和温情为一炉,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获得颇佳的市场效益。
这些国产动漫在进口动漫的强势冲击下,占得市场,稳住位置,值得每一个动漫行业的人为之骄傲和自豪,更加有信心主动承担起振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的艰巨责任。目前国内也存在一批优秀的青年漫画家,例如猫小乐、单伟、林夕、丁冰、林莹、姚非拉,夏达以及千千万万的为了中国动漫事业而默默努力的人们,他们是中国未来动漫大师的“种子选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漫产业未来的新曙光。
总体来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还是广阔和充满希望的。政府应起到带头的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调整扶持政策。电视台、新闻媒体等应更加重视国产动漫的支持、宣传力度,给国产动漫足够的展示空间,而不是一味引进国外动漫作品。动漫行业在提高自身原创性、新颖性、教育性等方面的同时,应注意引导大众对于动漫的真正认识和接受,普及动漫,以至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能轻松愉快地欣赏国产动漫。归根结底,动漫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在它抽象的线条、明丽的色彩、天马行空的想象背后,寄托的是人们对于童话般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真正热爱动漫的人来说,它就是理想与美梦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