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满白鹿原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性满白鹿原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性满白鹿原

楼层直达
远行他乡

ZxID:9348235

等级: 上等兵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18 0
性满白鹿原
  1993年的夏天,我在济南政协大厦旁的一间小书店买到了一版一印的《白鹿原》,这本书在当时的泉城路新华书店里还没得买。初版书的印装很普通,但打开第一页,就是白嘉轩的七个女人。这是青春骚动的年纪中,纯文学对我的“毒害”之一。那一年,同时也已经见识了贾平凹的《废都》,相比于陈忠实,对贾平凹的了解更早,但当时的感觉还是很震憾,觉得陕西人真生猛。后来有了陕军东征之说,看到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京夫的《八里情仇》和程海的《热爱命运》,才觉得有的也只能算“平平”。
  陈忠实跟贾平凹的较劲,在那个年月虽不很明朗,但一眼也看得出,在当时地文坛,把性事直接写得既生猛又生涩,还不很多见。那年秋天,我所主持的文学社在校园里煞有介事地搞了场《废都》座谈会,同学老井却要在会上讲《白鹿原》,我印象极深。
  《白鹿原》在工作后捎回了青岛,但摸得次数多,认真看得次数少。
  一晃已近二十年。
  所以,今天坐在电影院里,看王全安的《白鹿原》时,却可以说得上是对个人阅读史的一次线索重理。
  即使记忆沦丧到这个地步,还是觉得内地公映版的王全安的《白鹿原》,只能算个经由中篇小说改编的水平,历史被抽筋扒皮,变成了概念和字幕,在影片中很快就一闪而过。
  从民国前夜到1938年,其实是现代中国最诡异最丰富的一段历程,电影中也就是过路军阀征征粮,农协斗斗恶霸地主,然后加一个新式小学和一个换朝不换人的国民党区长。
  如果要从电影白鹿原的流变史,看时代的进程,根本就找不着边儿。
  而放到史书的陌生者眼里,再发现不了一点曲喻和隐晦,历史基本就像是倒进故事里的一碗白开水。
  这也使得《三联生活周刊》此前费尽心思的诸如“族长的没落”、“无因的反抗”、“时代的投机者”的分析基本属于过度诠释。
  概括地说,王全安的《白鹿原》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性的故事。
  走出影院,我的一段调侃微博是这样写的:看完《“性”至白鹿原》,很完整。没怎么露,却说了性是天大的事。为了它,黑娃可以放弃人格抗争,孝文可以放弃族长尊严,连偷摸的黑狗都能仰天长啸。富贵、宗法、人伦都算个啥?如同倒霉的郭举人——文举也罢武举也罢,不举就全罢了。观众如果放掉看《白鹿原》之心,就圆满啦。
  整体看,王全安的《白鹿原》其实很连贯,至少把田小娥这个女人的故事讲得很清楚,虽然里面也有漏洞,比如那一两大烟哪去啦?比如田小娥几无烟火,除了会做一手好面之外,也就磨个小磨啥的,生活的磨难丝毫没见。
  但这个女人激烈的性意识还是自成篇章,从跟着举人老公到麦场上看男人,到夹指头受刑也咬牙说进窑子也比跟着郭举人“舒服”;再到一上眼,就知道孝文是个有什么企图的男人、为了复仇接受鹿子霖的挑唆勾引孝文;到最后看见鹿三老公爹又声称对不起黑娃……
  完整地诠释了一个女性的性判断、性权力和性羞怯。
  及至最后冤魂的复仇也是如此,这个复仇显然不是道德的复仇,而是对不够解放的复仇,对宗法和偏见的复仇。
  而对男人而言,做一个有性快感的男人,比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男人、一个有世俗权力的男人,似乎更有魔力。
  就演员的表现力而言,成泰燊对白孝文的诠释非常到位——这样(落魄)又有什么不好?!对他而言,男性的身体,经由田小娥获得了复活。
  这样看,把王全安的《白鹿原》看作是一曲性的悲歌似乎也没有什么过多的不好。实在要找不足,则是因为王全安要处置历史线索的干扰,影片的紧凑性和流转能力会显得有缺憾。另外,则是张雨绮的表现力,可以说,张雨绮不是一个能显现内在吸引力的演员,如果比照地回想下巩俐在《菊豆》中的出镜,就会明白差别在哪儿了。
  王全安的《白鹿原》最大的遗憾,应该是其承载了太多。
  这部有雄厚故事基础,被传媒广泛关注,甚至可以为第六代在大银幕上“正名”的作品,不仅没有亮出实力,而且分明地显现出了第六代或王全安在历史观上的偏狭。
  整部《白鹿原》在历史和人物命运、人格关系的辨别与处置上,离第五代相距甚远,无论张艺谋的《活着》,还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宏大的历史和人物的命运总是贴得很紧,一些偶然的事件,在看似不经心地被处置时,却深深地波及了人物的命运。观者从中会感受人在历史当中的难奈与渺小。
  而王全安的《白鹿原》中,像白孝文极具象征意义卖屋卖地这样天大的事,只被处理成了一种意气式的自主人格角力。影片中堪称文化精略的秦腔,也只被搞成了一种地缘文化特征展示,完全游离于内容。
  要知道,在余华的《活着》原作里,福贵也不是什么皮影艺人。那箱子皮影是被张艺谋生生地置入到故事当中的,不仅没有让人有丝毫的玩味文化之感,甚至可以说恰到好处。较之《活着》中的皮影,秦腔在《白鹿原》中的演出魅力丝毫不弱,几个演员的表演感觉,比福贵的公鴨嗓要精彩得多,但皮毛不连,殊为可惜。
  横向比较下,王全安的《白鹿原》,在技术和艺术当量的上级别,基本与黄建新的《五魁》、何平的《炮打双灯》差不了多少,这就是我大致的评价。
  可惜了陈忠实的大题材,也可惜了这个大题材从吴天明手中“抢出”为第六代争一大格局的机会。

际遇之神

奖励

远行他乡在论坛散步,捡到5DB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8
DB+8 2012-09-18

┈━═☆笔墨钱☆═━┈

-筆-

ZxID:17826775

等级: 元老
配偶: -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9-18 0
只看不评
利欲熏心@ESRL

ZxID:16195007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9-19 0

谢谢分享;

影视天地欢迎你;

期待你的下一次发贴;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