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三国杀的理念(三国杀心得)二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综合游戏交流【记者团】三国杀的理念(三国杀心得)二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4个回复

【记者团】三国杀的理念(三国杀心得)二

楼层直达
初 

ZxID:716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0
【记者团】三国杀的理念(三国杀心得)二
2 重要信息2.1卡牌数据分析在三国杀标准版中,游戏牌的数量分布如下:108张游戏牌:花色同两幅扑克牌加额外的黑桃2、草花2、红桃Q、方块Q。·           基本牌53张:【杀】×30、【闪】×15、【桃】×8;·           锦囊牌36张:【过河拆桥】×6、【顺手牵羊】×5、【无中生有】×4、【无懈可击】×4、【南蛮入侵】×3、【决斗】×3、【乐不思蜀】×3、【借刀杀人】×2、【五谷丰登】×2、【闪电】×2、【桃园结义】、【万箭齐发】。·           装备牌19张:【诸葛连弩】×2、【寒冰剑】、【雌雄双股剑】、【青釭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贯石斧】、【方天画戟】、【麒麟弓】、【八卦阵】×2,【仁王盾】,【-1马】 ×3、【+1马】×3。对于新玩家来说,在接触游戏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记住游戏牌的数量和分布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更是无趣的。事实上,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些重要信息。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游戏牌的分布究竟给我们什么样的重要信息。(1)     【杀】的数量是【闪】的2倍。这意味着,当一名角色受到多个【杀】的攻击后,他的【闪】很快便会不够用。(2)     【杀】一共只有30张。游戏牌总数为108张。这意味着,在牌堆第一次被耗尽前,每次摸2张牌摸到至少1张【杀】的概率仅为48%(这个数字比一般人想象的小的多!)。以期望来看,每轮只能摸到0.56张杀。第一轮洗牌后,场上的装备牌较多,之后摸到【杀】的概率略有增大,但是变化不明显。我们知道,在游戏的第一回合时,你手上有较多的牌,【杀】的数量可能很多。但是当游戏进行到几轮之后,初期手上积累的牌使用得差不多了,后面补给上来的【杀】的数量远远达不到你每回合打出【杀】的要求。因此,到了中后期,【杀】是不够用的。(3)     【闪】一共只有15张,大约是【杀】的一半。一回合摸2张牌至少摸到1张【闪】的概率只有26%。这意味着如果你攻击某名角色,耗尽了他/她的【闪】,那么下回合他/她摸牌结束后有【闪】的概率只有大约1/4(这个数字也比一般人想象的小的多)。持续的【杀】攻击将使该名角色很难抵御。(4)     【桃】一共只有8张,大约是【闪】的一半。一回合摸2张牌至少摸到1张【桃】的概率是14%。事实上这个概率并不是很低。(5)     【南蛮入侵】、【万箭齐发】和【决斗】一共有7张。总体来看,防守和回复牌(【闪】、【桃】和【桃园结义】)共有23张,可以造成伤害的牌(【杀】、【决斗】、【南蛮入侵】和【万箭齐发】)共有37张。此外,【无懈可击】可以抵御锦囊的攻击,【杀】可以抵御【南蛮入侵】的伤害,【决斗】开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会造成伤害。由于手中保留的经常是防御牌,因此【过河拆桥】拆掉防御牌的可能性大于进攻牌。总的来说,进攻的牌和手段更多一些。即使是一对一单挑,除了很变态的个别武将外,死守通常是守不住的。(6)     游戏的第一回合,每名角色获得4张手牌,行动时每人还会摸2张手牌。以8人局为例,如果不考虑技能、判定、【五谷丰登】或【无中生有】效果的话,那么一共会被摸走48张牌,接近牌堆的一半。事实上,由于上面说的因素,被摸走的牌一般会大于这个数字。如果我们假设摸走的牌是一半,那么按照期望,就有一张半的【乐不思蜀】存在于牌局中。也就是说,第一轮有角色被【乐不思蜀】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平均而言,反方4名角色至少有24张可以支配的牌,获得至少1张【乐不思蜀】的概率约为1/2。这说明,如果反方愿意【乐不思蜀】主公的话,主公第一回合被【乐不思蜀】的概率至少有一半(事实上,由于战局的复杂变化,这个概率还会加大)。这是个很重要的结论。暂时了解这些信息,加以实战磨练,已经足够让你对游戏牌有深刻的理解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游戏中的各种其他信息。

2.2 牌堆信息牌堆信息指已经打出、使用或弃掉的牌给牌局带来的信息。如果您是一位扑克高手,那么想必“记牌”在许多牌类游戏中有多么重要就不必我赘述了。大致记住已经出过的牌,对于判断局势、部署战略有很大的帮助。而事实上,即使作为资深玩家,想记住打出的每一张牌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在下面列出一些最重要的信息,如果能对这些信息加以关注,对于提高水平和理解游戏有极大的帮助。记住:你的战斗并不是只局限在你的回合中,而是在所有玩家的回合里。关注其他玩家行动和牌堆的状况会大大的帮助你享受游戏的乐趣。(1)    一副游戏牌中有【桃】8张。以敌我双方上牌能力相当为例,那么一副牌打完中,平均而言敌我双方各会获得4个【桃】。在牌局中,记住【桃】的使用状况,会对决策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牌堆将尽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对手和己方的剩余【桃】量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对战局很有帮助的。例如:一局游戏中,牌堆即将耗尽,对手是主公孙权1血1手牌,忠臣甘宁1手牌。你是反贼刘备,手中2牌为1张【过河拆桥】和1张【杀】,那么你该拆谁的手牌呢?如果你可以记住这副牌中已经使用了几个【桃】,你就可以判断出甘宁手中的牌是不是【桃】,从而决定是拆甘宁还是拆孙权。再如,一局游戏中,牌堆摸尽之前你发现已经使用了8个【桃】(或剩余明【桃】在盟友手中),敌人孙权1血满手牌,小乔此时如有机会发动【天香】技能,则可以杀死孙权。而在【桃】量不明的情况下,这么做无疑是非常冒险的(详见武将篇)。(2)    一副游戏牌中有【南蛮入侵】3张和【万箭齐发】1张(这两种锦囊称为AOE)。留意AOE的使用状况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留牌和战略。以8人局为例,你的两次行动之间时间是很长的。这段时间里有AOE牌被使用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然而,记住目前已经有几张AOE牌被使用,则可以更有效的在回合外保存自己。例如,你的角色是大乔或周瑜这样在AOE面前比较脆弱的角色,那么回合结束时,假如有选择的话,你是留2【闪】呢,还是留1【杀】1【闪】呢?这就要取决于【南蛮入侵】被使用了几个了。同时AOE相当于对每个玩家1点伤害输出,对于防御较差的一方,有时候可以造成致命的打击甚至扭转局势,因此在部署战略时,一定要把AOE的因素考虑进去。(3)    一副游戏牌中有【乐不思蜀】3张和【无懈可击】4张。【无懈可击】是三国杀游戏中很有技术含量的一张牌,它在有些情况下会有奇效,而被对方【无懈可击】则可能完全打乱自己的出牌部署。什么时候出【无懈可击】而什么时候不出【无懈可击】,如何钓出对方的【无懈可击】都是门学问。而【无懈可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抵消【乐不思蜀】的效果。【乐不思蜀】有可能会严重的影响甚至左右战局,特别是在有很多牌但是血量不足的情况下被乐不思蜀真是损失惨重。因此,试着记住【无懈可击】和【乐不思蜀】的使用状况对战局的帮助非常大。例如:牌堆快耗尽时,如果你知道外面还有一个【乐不思蜀】没有被使用,那么你手中的【无懈可击】就要考虑留着了,准备去解救【乐不思蜀】吧。当然,这张【乐不思蜀】也可能会落到你或你的盟友手中。(4)    一副游戏牌中有【决斗】3张。如果不考虑武将特殊技能和连弩的存在,那么每个角色一个回合只能使用一张【杀】,也就是说对单体造成1点伤害输出。这一个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在配合的对战中,往往AOE的攻击会忌惮队友,而【决斗】则不同,他是对单体攻击的一个叠加,相当于增加了1点单体伤害输出。因此【决斗】的使用有可能影响到你的战略布局。(5)    一副游戏牌中有【诸葛连弩】2张、【八卦阵】2张。【诸葛连弩】被摸上来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物的爆发依赖于【连弩】,例如黄盖、关羽、曹操、黄月英和孙尚香。相反,八卦阵却可以救人于水火之中,使得原本岌岌可危的人物得以生存,让对方进退两难。因此,这两种牌需要格外留意。如果一个牌堆已经耗尽,却发现还有一张【诸葛连弩】没有出现过,你就要小心了:这一定是有一名玩家将其藏在手中,准备攒足了【杀】之后暴起了。观察谁一直没有出【杀】,并且手牌数量保持不少,则大有可能他就是这个【诸葛连弩】的主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略判定和弃牌时进入弃牌堆的牌。例如,如果有人打出【万箭齐发】伤人无数,你肯定可以记住牌堆中唯一的一张【万箭齐发】已经被使用过了;但是如果判定时出现【万箭齐发】,很多玩家都不会记得。如果你能试着注意以上提到的几个细节,对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2.3 行动信息观察玩家的行动也是收集情报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行动信息。本小节中的玩家,均指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理性玩家。对于非理性出牌的玩家或者是新手来说,有些判别方法并不适用,这一点需要注意。身份局中反应身份的行动:(1)     一般来讲,在反贼人数大于等于局中人数的一半(即正反双方实力均衡或反贼实力较强时)对主公不利的行动往往来自反贼,对主公有利或对反贼不利的行动往往来自主方(主公、忠臣和内奸)。这一条一般来说很好鉴别。下面是具体的一些例子:(1.1)             对主公使用【杀】、【决斗】或【乐不思蜀】等不利手段的角色身份为反贼。(1.2)             对主公使用【过河拆桥】或【顺手牵羊】后指定手牌或装备的角色身份为反贼。(1.3)             对主公使用【过河拆桥】或【顺手牵羊】后指定【乐不思蜀】的角色身份为忠臣或内奸。(1.4)             对主公主动使用的【顺手牵羊】或【无中生有】,和主公受到的【桃园结义】或【五谷丰登】使用无懈可击的角色身份为反贼。(注意,如果是【过河拆桥】或【决斗】则未必是这样。)(1.5)             对主公受到的【决斗】、【过河拆桥】、【顺手牵羊】(以上两锦囊目标手牌或装备)、【乐不思蜀】、【南蛮入侵】或【万箭齐发】等不利锦囊使用【无懈可击】的角色为忠臣或内奸。(1.6)             对主公使用【桃】的角色为忠臣或内奸。(1.7)             攻击或削弱一个不会立即阵亡的明身份反贼(指已经表露出反贼身份)的身份为忠臣或内奸。(1.8)             攻击或削弱一个明身份主方角色(指已经表露出忠臣或内奸身份)的身份为反贼。(1.9)             在可以攻击到主公或明身份主方角色的情况下,弃掉【杀】或对不明身份角色使用【杀】的角色为忠臣或内奸。(1.10)         在可以攻击到明身份反贼的情况下,弃掉【杀】的角色为反贼。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各位玩家可以在牌局中自行甄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有些武将的特殊技能(例如张角有时会希望同伴对自己出【杀】),可能会出现一些例外,此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原则是反贼方对主公不利,主方对反贼不利。(2)     当反贼处于劣势时,内奸的行为可能会类似于反贼,但是内奸通常不到最后不会杀死主公。这里只是给出一些粗略的一般性结论,而表露身份的具体情况可能非常复杂,并且有许多模糊的行动也可能表明身份,例如使用AOE的时机等,详见后文身份篇。反应手牌状况的行动:(1)     如果一名玩家的弃牌中有【闪】,那么一般来说,要么他认为自己极其安全,要么他手中还有【闪】。(2)     如果一名玩家弃掉了【桃】,那么一般来说他手中剩下的牌都是很好的牌。(3)     如果一名玩家弃掉了【诸葛连弩】,那么一般来说要么他手中【杀】不多,要么他身边全是同伙或不想攻击的对象。(4)     如果一名玩家在手中有明【杀】的情况下在【南蛮入侵】中掉血,那么这个【杀】对他很宝贵,并且他有可能有【诸葛连弩】。(5)     如果一名玩家在自己安全并且同伴1血量时使用【桃】,那么一般来说他手中还有【桃】。(6)     如果一名玩家对自己受到的【南蛮入侵】使用【无懈可击】,那么他很可能没有【杀】。(7)     如果一名玩家对自己受到的【万箭齐发】使用【无懈可击】,那么他很可能没有【闪】。(8)     身份局中,主公在忠臣1血情况下使用AOE,那么他手中很可能有【桃】或【无懈可击】。(9)     一名武将的体力值越高,存有【桃】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一名3血1手牌的角色比1血1手牌的角色的手牌更有可能是【桃】。此外,每个武将的个人技能对弃牌或出牌提供的信息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一点会在武将篇详细分析。

未完待续,....


本帖de评分: 2 条评分 DB +31
DB+1 2012-12-31

http://bbs.houdao.com/read.php?tid=7156678&displayMode=1&page=1&toread=1#tpc来领钱

DB+30 2012-11-19

大舒包包.版块有你参与更精彩.\(^o^)/~

大舒

ZxID:4851159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9 0
我凌乱了,排版啊
飞扬落下

ZxID:21711120

等级: 准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2-19 0
看着眼睛好花。。。不过还是感谢楼主分享。。。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