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狗 何处是家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我爱我宠流浪猫狗 何处是家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宠物百科]流浪猫狗 何处是家

楼层直达
路过凡间

ZxID:18144945

等级: 元老
淡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2-11 0





    在小动物保护协会基地内,曾经流浪的狗狗看到记者很亲近地靠过来,眼神中看不到丝毫害怕。



流浪猫们找到新家后,一日三餐终于有了保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动物保护的行列中来。城市中,每处拆迁工地都会有不少被主人狠心遗弃的小动物,虽然主人早已搬走,曾经的家也已经被夷为平地,但这些忠实的小动物却还徘徊在曾经的“家”附近,等待主人回“家”;路边的树丛中,偶尔会传来几声低吠,这应该是一只受到惊吓的流浪狗……很多爱心人士会专程四处找寻这些小家伙,带他们离开危机四伏的环境,给他们一个新“家”。

    早上9点,去海淀处理饲养基地工人怠工问题。
    下午3点左右回办公室,接待韩国动物保护组织的客人。
    下午5点,约包工头,商量加固基地狗舍的事宜。
    晚上6点,向记者介绍协会情况。
    第二天早上8点半,参加在温都水城召开的《反对虐待动物法》研讨会。
    这就是卢荻(上图),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一位80岁老人普通的一天,从早上一直到晚上8点记者采访完离开,没见她吃一口饭。“这里的两个阿姨是专门照顾动物们的,不负责给我做饭。”卢荻苦笑着解释着。
    机构救助
    ●代表人物:卢荻
    ●年龄:80
    ●身份: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
    ●语录:呦呦鹿鸣,食野求友(改编自《诗经·小雅·鹿鸣》),在野外吃草的小鹿,呦呦地叫着,呼唤着自己的伙伴,我就是那匹吃草的鹿,真的希望能够有更多热爱动物的人们加入到这个行列。
    澄清 17年没拿部委一分钱
    否认从政府领巨额经费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小动物保护组织,同时是国家一级专业性社会团体,成立17年来,卢荻和她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无疑已经成为国内该领域的一面旗帜。然而,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协会也暴露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尽管在农业部和民政部都有注册,但协会所有经费都是自筹。“协会成立17年,没从两个部委拿过一分钱的经费。”对于外界关于协会每年从政府拿到巨额经费的传言,卢荻很无奈。而在协会成立初期,曾给协会提供过援助的某国际组织,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的合作只维持了三年。对于合作终止,卢荻淡淡说了句“有些事不是钱的问题”。
    捐款账户外人随时可查
    目前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会费及社会捐助。协会的会费标准是会员每年100元,学生60元,协会现在约有2万名会员。据协会负责财务工作的苗苗介绍,会员的会费,“每年也就能收上来30%,去年全年会费也就20万。”爱心人士捐助时多时少,平均下来每月能有3万元。
    虽然协会官网上,小到两块肥皂的捐赠都进行了公示,但外界还是有很多猜测,说其实卢荻收到的捐助绝对不止这些。卢荻坦言,现在协会一共有三个账号,“三个账户的资金流动情况,大家可以随时查。”
    狗狗的下巴都被打碎了
    协会目前共收留了近500只狗和200只猫,这些小家伙一个月的口粮就要近5万。而每个被送到协会来的流浪动物,很多都是非伤即残,看病钱又是笔巨大的开销。小狗丢丢被送来时,下巴已被人打碎了,卢荻给它端来一小碗水,丢丢挣扎着、拼命凑上去喝了几口。这种顽强的求生意志让卢荻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挽救这条小生命,于是花了几千元给丢丢疗伤,现在的丢丢已经是协会最活跃的一条狗了。“我们想给所有狗狗做绝育,可一只狗2000元,我真的有点承受不起。”说到协会的入不敷出,卢荻有些力不从心。
    窘境救不救它们我都挨骂
    基地超负荷养500只狗
    “在小动物保护基地的狗就和蹲监狱一样!狗舍几乎不打扫,狗粪到处都是!狗常常会浑身都粘上屎尿。工人喂狗时,狗粮撒到满地,狗粮和狗屎混在一起。饥饿的狗全都吃进肚子!”这是网上一位据称是曾经在协会做过志愿者的网友的留言。听完后,卢荻低着头沉默了半晌没说话,然后,沉重而缓慢地说了句,“基地没有管理好,我有责任。”
    其实,以基地现有的狗舍面积,500只狗的数目已经严重超负荷了,可是作为唯一一个对外公布的流浪动物救助热线,仍然不断有流浪动物被送来。“如果我不去救一定会被人骂;如果我去救了,还是会有人说我救回来又没给动物创造好的条件。”卢荻说。

“小腊肠”被活活掐死了
    协会的领养条件很苛刻,因为卢荻有她的顾忌。据称,2008年,协会曾经有27只狗狗被领养出去,但是一年之后工作人员回访时只能联系上其中的三位主人,其他狗狗都下落不明。另外,卢荻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也影响了她对领养的态度。2008年底,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稍有智残的孩子来到协会,希望领养一只性格温顺的小狗给孩子做伴。这对母子挑中一只小腊肠犬,卢荻亲自为他们办理了领养手续。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工作人员被告知,孩子犯病时发脾气,把小狗给活活掐死了。“小腊肠是协会里最懂事的孩子。”时隔两年,卢荻回忆起那只小狗,还悲伤得不能自已。
    无奈抵押自己的居所盖狗舍
    为了改善基地动物们的生存情况,卢荻正在酝酿两件事情,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为基地招聘一位专职主管。“我精力有限,一周最多去基地三四次,协会这边还有很多病弱动物等我照顾,很多社会活动需要我参加。希望能够有一个人替我管理起这个基地,照顾好这些动物。”
    卢荻打算做的第二件事情,则是把自己现在居住的,同时也是协会办公地点的房屋抵押给银行,贷款为基地新建几间狗舍,从而改善动物们的生存环境。
    不舍老伴临别留言“你最蠢”
    自己的一双儿女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已在海外定居,几年前老伴又去世了,相濡以沫多年的老伴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世界上你最蠢”。对于这个由自己一手创建并且投入晚年全部心血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以及十几年来陆续收养的这些动物,卢荻有着太多的不放心。
    80岁的卢荻不止一次透露过想找“接班人”的念头,“小动物保护是一项事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已经80岁了,可是事业还是要继续下去。”
    据了解,民政部门为方便协会进行品牌推广和运作,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受精力和思维方式所限,这方面的资源我没能好好利用起来,这是我的一个遗憾。”卢荻坦言,“我希望有爱心,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能够参与到小动物保护工作中来,挑起这个担子。”
    个人救助
    ●代表人物:张女士
    ●年龄:30
    ●身份:上班族
    ●语录:它们太可怜了,虽然每月搭进去三四千元,可谁让自己爱狗呢,没办法。
    心疼小狗废弃屋内苦等主人
    西红门拆迁后狗没了家
    刚进救助狗居住的大院,狗们就开始欢蹦乱跳、摇头摆尾。这些欢迎仪式,都是在欢迎它们的主人张女士。她从去年11月起便开始了救助流浪狗,到现在救助的狗已有60多只,其中10只已找到了新主人。
    说起张女士的救助,还要从去年11月的第一场雪说起。张女士回忆,这些狗大部分是在西红门拆迁后自发救助的。由于大兴区西红门地区拆迁改造,不少看家护院的狗便被主人狠心抛弃了。虽然如此,狗们还是在废弃的房屋内等候主人归来。“救助的前一天北京下起了大雪,我到救助地时,狗们都冻在雪地里!”
    如今,这些从拆迁地救助回来的狗,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它们通过洗澡、医生检查,如今已经从当初废墟里又脏又瘦的狗变为了可爱干净的小狗了,并被安排在通州的一处民房内。
    10只流浪狗找到新家
    虽然狗的生活有了改观,但对于张女士而言,养好这群狗确实存在困难。“现在我这里有大约40多只狗,算上狗粮和雇用在那儿照顾狗的工人,一个月少说也要三四千元。对于我这样的上班族而言,确实也是问题,有时候我都不敢计算这些数字。”在最初救助时,张女士为给母狗做结孕,一天至少要跑3个宠物医院,在短时间内要找到便宜且医术好的医院并非易事。而为了给狗做结孕、看病,张女士更是花费了上万元。
    不过,狗不能一直在民房内生活,要给它们找到自己的新家。于是张女士开始为狗找寻新的主人。为保证狗的生活,领养者的家庭条件要好,家里人要都喜欢动物;对于有孩子或住在平房的领养者,则要考虑孩子是否会无意虐待狗,或平房内的邻居们会讨厌狗,以影响狗的健康,造成狗被二次抛弃的危险。虽然条件严格,但仍有不少慕名者报名。张女士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只狗找到了新主人,且生活得很好。
    个人救助
    ●代表人物:田女士
    ●年龄:60
    ●身份:退休职工
    ●语录:我不可能看着这些猫狗那么惨而无动于衷啊!我至今都认为我是对的,我无怨无悔。
    心安大院里来了200只猫狗
    而同样是民间救助,田金平的事迹更早为大家熟知。自2000年第一只流浪狗进入田女士家后,她的生活便发生了巨大改变。10年来她救助了200多只猫狗,并将自己在城里的房子卖掉,为猫狗们在通州大营村置办了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大院。对于母亲的行为,田女士的儿子常常不理解,“他开玩笑说我对猫狗比对他都好!虽然是玩笑话,但我也知道他对我工作的无奈。”田女士说。起初,儿子曾表示自己做这样的工作是“无底洞”,没人能赞同,但时间一长,家里人也默许了她的选择。
    如今由于儿子在去年被查出心脏病,她的积蓄已不能全部倾注在动物们身上,经费只能大多靠社会捐献。在采访中,田女士透露自己从2008年起身体就开始不好,曾两次因生病需要母亲来基地照顾。田女士说,母亲一边照顾生病的自己,一边要照顾200多只猫狗,自己也很心疼,但她表示,既然走上这条路,就没想过放弃。

  ■新闻链接
    流浪猫狗的归宿
    归宿1:救助收养
    民间结构救助:作为在国家民政部备案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在全国吸引会员。同时还要严格遵守社会团体登记年检等严格的规定,并且不能从事任何营利性经营活动。
    私人救助:随机性较大。但救助方式灵活,可以开展相应的营利性活动,但这个过程中的资金监管又存在一定的难题。
    归宿2:收容留检
    市公安机关设犬类留检所,放弃犬、被没收的犬及无主犬自收容之日起7日内可以被认领、领养;对无人认领、领养的,由公安机关负责处理。
    其他被遗弃、被没收以及无主动物的收容和处理工作,由市和区(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动物收容10天后仍无人认领的,可自愿认养,超过15天无人认领和认养的收容动物,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处理。
    归宿3:自生自灭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更多的动物则是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残垣断壁中自生自灭。虽然曾经可能是某个家庭的掌中宝,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现在居无定所,渴了饿了只能在垃圾箱中刨食,还要随时冒着被追打的危险,甚至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谁家的盘中餐。
    ■记者手记
    没有抛弃就没有流浪
    对于民间救助而言,经费、家人理解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有些救助者只能将流浪的猫狗散养在小区内,每天到菜市场捡鱼头鱼尾回来喂给流浪猫吃。采访中,很多上年纪的救助者都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表示过担心,他们担忧自己病倒后,猫狗没人照料。
    其实,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民间的私人救助形式,资金短缺都是目前小动物保护事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与之相对应的,随着空巢老人、不婚族、丁克家庭等社会现象的不断产生,选择喂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由此,越来越多的动物可能因为疾病或其他各种变故而遭到主人遗弃。而对于救助者而言,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更多的主人不要随意丢弃宠物,同时也希望政府能采取措施,保护小动物的生命安全。
    没有遗弃和虐待,也就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的存在了。根据一些刑事犯罪统计,70%成年后暴力犯罪的人,在其童年时期都有虐待动物的经历或记忆。《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作为不同的族群,人和动物完全有可能和谐地共存在这个世界上。

际遇之神

奖励

抓到猴岛总版偷看MM洗澡的证据,要挟总版获得 10DB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3
DB+13 2013-02-11

真好~

小鹿鹿晗

ZxID:19523067

等级: 贵宾
配偶:  桜楪°
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2-11 0
真好~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