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选择合适的方法释放情绪。高考过后等待录取的阶段,对考生来说相当漫长,焦虑不安在所难免,考试发挥不理想的同学,更容易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甚至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愿见人。高考时精神高度紧张,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负荷,此时突然彻底释放,容易形成心理落差,考生应当做到“张弛有度”。考后仅采取蒙头大睡或加倍补充营养的“消极休息”是不够的,要注重精神调节的“积极休息”。考生可以约好友聊天、结伴郊游,看一看高考期间无暇浏览的文章书籍,打打球、游游泳、唱唱歌、帮家长做点儿家务等。一定避免过度放纵自己,尤其不要彻夜上网、打游戏、狂欢、酗酒或整日酣睡等,真正做到“放松不放纵”。
二是早日走出自责内疚的误区。考试后若感到成绩不理想,大多数考生会由此产生自责内疚。产生内疚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考前得到了家长、亲戚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老师无私的帮助和激励,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以示报答,结果事与愿违,遂产生愧对家长与老师的内疚心理。一些过度内疚的同学还会整天闷在家里,避免会亲拜友,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状。此类同学不要沉浸在这种负性情绪之中,尽早将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去,同时要认同接纳自己。可以选择一些集体活动,一般来说,和同学在一起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家长不妨在高考后陪孩子出去旅游或是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
三是家长不要冷落责备孩子。高考前,有些家长们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很在意,以便考试中发挥出水平。如今高考结束了,大家的注意力就从孩子身上转移到了“外界”,甚至有些期望过高的父母对孩子的责备、冷落已开始表现出来,这无疑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心理落差和创伤。其实孩子在这个时候,往往经受着巨大的煎熬,因此,这时更需要父母能给予必要的关注与接纳,家长此时要多与孩子沟通,缓解其心理压力,做好面对失败的准备,家长切不可抱怨、责备,甚至认为孩子不争气而打骂孩子。
高考过后,考生可以有意地参加一部分社会活动,平时也锻炼一下自己料理家务的能力,帮爸爸妈妈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这些都会对以后的大学生活做些前期铺垫和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