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时尚※美食〗6月12日╰☆╮“话端午”我最行╰☆╮[节日快乐]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生活※时尚※美食〗6月12日╰☆╮“话端午”我最行╰☆╮[节日快乐]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1个回复

〖生活※时尚※美食〗6月12日╰☆╮“话端午”我最行╰☆╮[节日快乐]

楼层直达
南鸢.

ZxID:9445910

等级: 元帅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6-12 0
— 本帖被 ∠⌒洛.兮〞づ 执行压帖操作(2013-06-15) —
小时候可火了

ZxID:20139675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6-12 0
ID:彩色的黑 
内容: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

楼主留言:

原来龙舟是这么来的呀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2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倚楼听风雨。

ZxID:18696373

等级: 元帅
"戴上耳机,调大音量  此时,世界的喧嚣  以及一切与我无关"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6-12 0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点击在新窗播放

楼主留言:

放红枣做的好吃啊

[ 此帖被'差太多先森丶在2013-06-12 09:38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2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我在你看不到的天空 看着灿烂的烟火。
 梦里人

ZxID:9492

等级: 大元帅
我不能给你所有           但有个词叫尽我所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6-12 0

  ID:这个夏天说再见

内容: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放进延长抽插时间的艾猆秪客来表达爱意。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希望能够帮到你!要记得端午节的时候多吃点粽子哈,节日快乐!



楼主留言:

有渊源的节日

[ 此帖被这个夏天说再见在2013-06-12 09:48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3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の哆丶Mayday

ZxID:23857416

等级: 大元帅
配偶: 伊娃_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の哆丶Mayday
    广州赛龙舟
建国后,从1953年起,广州每年都组织龙舟比赛或表演。"文革"期间,这项民间赛事被迫停止。1979年后,划龙舟重新恢复。从1985年起,广州市按照国际标准先后组织了4届龙舟赛。1988年的龙舟竞渡,开创了将体育、经贸、文化、娱乐旅游活动相结合的先河。1990年参赛龙舟1434艘次,观众166万人,其中海外旅游者6000余人。从1995年起,广州市政府更是创办了每年在珠江流经闹市区河段举办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使之成为广州市民欢度民间节庆的一个新热点。来自广州市和全国各地,乃至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地区的几十条龙舟,在珠江上荡舟参赛,时间长达几个小时之久。  

楼主留言:

有时间看一下去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3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野狼_

ZxID:1211167

等级: 大元帅
小散赚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恶魔的艺术o0
内容: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

今天,这个节日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食的节日。从旧有的角黍,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包粽。许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点在粽子中。

其实,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关于龙舟的竞渡,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吴均的的《续齐谐记》。较后,许多的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赛龙舟的文字记载。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方志中,共有227种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的说法,包括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这些都让人联想到屈原。

楼主留言:

汨罗江是哪里的哟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2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跟爷

ZxID:7494220

等级: 上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跟爷
内容: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楼主留言:

拉登哥跟布什哥要去哪儿呢这是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3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可校长

ZxID:19527267

等级: 中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禽叫兽°
内容: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楼主留言:

屈原的性格缺陷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2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水果味as

ZxID:25552888

等级: 大元帅
开心游戏,开心生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猴岛ID:水果味as

       内容:民俗风情:南宁赛龙舟

    起源:嘉庆年间有文字记载

        赛龙舟又叫扒龙船,南宁群众为了纪念屈原而于端午节开展赛龙舟活动。南宁赛龙舟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始于何时,暂时无法考证。有文字记载的,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南宁府就举行过龙舟赛。

  1934年,《南宁民国日报》记载:“扒龙船旧习,行见一年一度,在邕江中游驶竞技矣。”这年端午节举行的龙舟赛共有9支队参加,分顺水和逆水两项进行。海关一带江岸,由兴宁路起,至凌铁一带,观众爆满。比赛中,南宁无线广播电台敦请阳秋乐艺团演奏的粤曲名曲在邕江河畔悠扬回荡,增添了龙舟比赛的热闹气氛。比赛奖品有布匹、烧猪、酒等。比赛结果,省公安局第四分局龙舟队顺水和逆水都获得第一名。

  规模:观众最多达10余万

  解放初,龙舟赛事由市工商联组织,1953年后由南宁市体委列为群众体育项目,此后,龙舟赛的种类有所增加。1958年端午节举行的龙舟赛,既有龙舟,又有舢板,其中龙舟6条,舢板14条,当天下午,有6万多人观看比赛。1966年起,龙舟赛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中断12年。1978年,南宁市恢复龙舟赛,这一年,正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南宁市举行的龙舟赛盛况空前,除龙舟之外,还进行了水球、跳水、潜水和快艇拖水橇表演,邕江两岸观众达10万人以上。此后,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赛从未间断,参赛龙舟越来越多,宣传声势浩大,每次比赛赛场都横挂巨幅标语,有些年份还高悬带有标语的巨型彩色气球,增加赛场热烈气氛。

  1983年南宁市举行的龙舟赛,龙舟数达20余条,到了2004年,龙舟数已经增加到52条。原南宁市群众体育科科长、国家一级龙舟裁判陈业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宁市龙舟赛大发展时期的见证者,他说:“2004年之前,南宁市龙舟赛都是在邕江举行,起点一般是在二桥附近,终点则在中山派出所正对的河面,距离约3000米。最热闹的时候,观众达10多万人,邕江一桥都站满了人,连岸边也是人山人海,邕江一桥下江南岸边由于水不深,很多人便卷起裤脚泡在水里观看。那些年,文化局也经常参与龙舟赛活动,就是找一条船在江面上来回巡游表演,让八音队在船上敲锣打鼓,一位演员化妆成屈原的样子站在船头。”

楼主留言:

场面一定特别的热闹

[ 此帖被水果味as在2013-06-12 12:50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3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腹黑.

ZxID:15539479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各种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楼主留言:

在我们这里没有吃无黄的习俗诶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3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冷心っ

ZxID:14921431

等级: 元帅
配偶: 温柔cc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ゝ、小情绪゛
内容: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

今天,这个节日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食的节日。从旧有的角黍,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包粽。许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点在粽子中。

其实,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关于龙舟的竞渡,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吴均的的《续齐谐记》。较后,许多的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赛龙舟的文字记载。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方志中,共有227种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的说法,包括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这些都让人联想到屈原。

楼主留言:

很不错的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2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扣篮王格里芬丶

ZxID:21471670

等级: 大元帅
╔━━━━━━━━╗ ┃猴岛基友团非语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楼主留言:

过端午    赛龙舟  

我们这里一次都没有见过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3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灬逝髯丶

ZxID:23558368

等级: 贵宾
 ◕。花开花落◕。    ◕。落地寂声◕。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灬逝髯丶
内容:



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据《史记》记载,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就是在旧历五月五日这天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儿时   就知道 吃粽子  

楼主留言:

帖子很好啊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时有佩戴那个包包的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3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cscheat

ZxID:17841703

等级: 大元帅
我喜欢loli各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Gently`Liu
内容: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2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泪玘韵

ZxID:13767573

等级: 版主
配偶: 泪玘寒
  ◕。热会二队◕。  ◕。二队队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Despair゛

内容:每年过端午节,都要去买粽叶,红枣,蜜枣。等等。

然后回家跟妈妈一起包粽子,我包的每次都不好看,但是很好吃。

嘿嘿,每年端午节家里人在一起,吃一大桌子菜,还要吃粽子。

至于赛龙舟什么的比赛市里面没有,我们就出去玩,去动物园。

迎泽公园,晚上再去KTV,唱些端午节的歌曲,很美好的。

所以我特别喜欢过节,今年的粽子进步很大,明年会更好哦。

大家端午节快乐阿~~



[ 此帖被Despair゛在2013-06-12 15:57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4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断翼之舞

ZxID:23524664

等级: 上将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断翼之舞
内容: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

今天,这个节日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食的节日。从旧有的角黍,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包粽。许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点在粽子中。

其实,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关于龙舟的竞渡,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吴均的的《续齐谐记》。较后,许多的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赛龙舟的文字记载。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方志中,共有227种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的说法,包括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这些都让人联想到屈原。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4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我的青春拥有你

ZxID:9768766

其实月亮是我啃弯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端午节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传统习俗,纷纷购买艾草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合肥市淮河路上一个菜市场内,一位女士买了几枝艾草,正准备回家烧饭。她说,按照传统,端午节要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在合肥市城隍庙市场的路边,家住郊区的王大爷推着辆三轮车卖艾草。他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一块钱四捆,艾草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 一睹为快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 此帖被致某某亲爱的丶在2013-06-12 17:17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4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淡漠时光

ZxID:19120741

等级: 大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Ticl丶丿续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嘉兴粽子不仅好吃而且有卟肾的效果,虽然效果比不艾厞禘岢这类的喷剂,但是依然让大家非常热衷。上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此帖被Ticl丶丿续幕在2013-06-12 17:19重新编辑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4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b/b]
▂▂陌小凱

ZxID:15783437

等级: 上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陌小凱 
内容: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4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雁过留痕及

ZxID:15778135

等级: 元老
♪.♪.热会四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06-12 0

ID:雁过留痕及
内容: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

今天,这个节日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食的节日。从旧有的角黍,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包粽。许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点在粽子中。

其实,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关于龙舟的竞渡,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吴均的的《续齐谐记》。较后,许多的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赛龙舟的文字记载。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方志中,共有227种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的说法,包括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这些都让人联想到屈原。

楼主留言:

美化一下DB会更多的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55
DB+55 2013-06-14

☞  ≮ 时尚美食版块欢迎您 ≯  ☜-----话端午,我最行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