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编辑
类别概述
脊椎动物
中文正名:鱼纲
拉丁学名:Pisces
鱼纲是体被骨峋、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除极少数地区外,不论从两极到赤道,或是由海拔6000m的高原山溪到洋面以下的万m深海,都有鱼类生存。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辐射适应阶段,演变成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色彩绚丽和生活方式迥异的22000多种鱼类。鱼纲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约占全部总数的58.2%,栖于淡水中的鱼类约占41.2%(图16—1),显然这一现状与海洋的面积辽阔及环境条件比较复杂有关。1954年于南海广东省沿岸捕获的鲸鲨(Rhineodon typus)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种,其长度可达20m,重量超过5t。最小的鱼是生活在菲律宾淡水湖内的邦达克虎鱼(Penda-ka Pagmaeae)成鱼体长仅12mm,不及鲸鲨的1600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鱼类生存的水温适应幅度较广,既有栖息于52℃山间温泉的花鳉(Cyprinodon macularins),也有可以忍受北极地区水温在-2℃以下的黑鱼(Dallia pectoralis)。
鱼
软骨鱼类
鱼类出现于古生代的志留纪,到泥盆纪已演化出四大类:棘鱼类(Acanthodii)、盾皮鱼类(Placoderma)、软骨鱼类(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类(Osteichthyes)(图16-2)。棘鱼类是原始有颌动物,体表覆盖一层“细密”的菱形鳞片,头侧有骨质鳃盖,奇鳍前方有棘一枚,2对偶鳍之间尚有5对小棘,代表动物为栅鱼(或称梯棘鱼)。盾皮鱼类体被盾甲,具偶鳍、歪形尾和软骨性骨骼;在石炭纪绝灭。最早发现的古软骨鱼类化石是裂口鲨(Cladoselache),已具有盾鳞、歪尾等许多现代软骨鱼类的特征。最古老的硬骨鱼是古鳕类(Palaeoniscoidea),由此演化出古内鼻孔鱼类(Choanichthyes)和现代硬骨鱼类主体辐鳍鱼类(Actinopterygii)。鱼类的发展经历了泥盆纪的初生时代、中生代的中兴时代,到新生代达到全盛时代,成为脊椎动物中的最大类群。
鱼纲动物鲤鱼(5张)
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鱼纲种类最多,有24000种左右,分布在全世界各个水域中,其中中国约有2500>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海水鱼有1,500多种,淡水鱼仅800种左右。通常根据鱼类骨骼性质的异同,将鱼类分为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两大类。以前把这两类作为两个系,隶属于鱼纲。软骨鱼和硬骨鱼从有化石记录开始,就是两股道上发展来的,直到2013年较新的材料都将这两类升为两个独立的纲,即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鱼纲是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一纲,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本纲是有颌类的开始,故为有颌类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纲。这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分类类群,远在泥盆纪就已派生出很多的边缘支系,发展和演变至今成为各种复杂体形的鱼类。现存鱼类分为软骨鱼系(纲)和硬骨鱼系(纲)。
主要特征
1.出现上下颌。这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重要转折点,颌增加了获得食物的机会,提高生命活动能力,增强动物适应性。
2.有成对附肢--偶鳍。大大加强活动能力,成为陆生脊椎动物四肢出现的条件
3.完整的内骨骼系统。脊柱彻底取代脊索。
4.脑明显分为五部分,双鼻孔,出现半规管。
5.用鳃呼吸
6.有调节体内渗透压的良好机制
7。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8.以鳔和脂肪调节水的浮力
9.通过尾部或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是变温动物。
外形结构
1.体形: 流线型:适应快速持久游泳
侧扁型:游泳不多但敏捷
平扁形:行动迟缓,底栖生活
河豚型:不善游泳
鳗鲡型:穴居生活
2.鳍:
奇鳍:背鳍、臀鳍、尾鳍(软骨鱼歪型尾,硬骨鱼正型尾)
偶鳍:胸鳍、腹鳍
3.皮肤和鳞片: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表皮无角质层有大量粘液腺,真皮内有鳞片,皮下组织少
鳞片分盾鳞(软骨鱼特有,由基板和棘构成,与齿同源)、硬鳞、骨鳞(分圆鳞和栉鳞)。后两种为硬骨鱼特有,完全来源于中胚层。
4.骨骼系统:
中轴骨:头骨、脊柱、肋骨(硬骨鱼较发达)
附肢骨:带骨(肩带、腰带)、鳍骨(胸鳍、腹鳍)、奇鳍骨
5.肌肉系统:
躯干肌(上、下轴肌)、头部肌肉(腮肌)、附肢肌肉
6.消化系统:
消化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后两者大部分硬骨鱼合并)。无唾液腺
消化道:口、口咽腔、食道、胃(有的无)、肠(某些有幽门盲囊或螺旋瓣)、泄殖腔。口中有齿,消化道
分化不明显。
7.呼吸系统:
鳃的特点:换气面积大,壁薄,逆流循环(血流与水流方向相反)。
鳔的作用:调节鱼的比重,感知高频声波辅助听觉,肺鱼的鳔可以有肺的作用,有的鱼可以用鳔发声。
8.循环系统:
单循环,心脏血为缺氧血,心脏(单心房,单心室,一静脉窦,软骨鱼有动脉圆锥。位置较其他脊椎动物靠前,血流速度慢)——鳃(换气)——背大动脉——组织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9.排泄系统:
海水鱼尿少,淡水鱼排大量稀释尿,均以肾脏和鳃作为排泄器官。其中鳃负责分泌或吸收盐分。
10.生殖系统:
体内外受精均可,体内外发育也均可,但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最常见。行卵生(最多)卵胎生与假胎生。
11.神经系统与感官
脑明显分为五部分,但大脑不发达,只有10对脑神经。软骨鱼大脑相对发达。
鱼类眼无弹性,不能自动对焦,为近视眼。
只有内耳,并且有平衡感觉。
侧线系统具有感知水流方向、水压和低频振动机能。
12.内分泌系统
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甲状腺、后鳃体、胸腺、肾间体组成
2分类内容
编辑
软骨鱼纲
翻车鱼(硬骨鱼纲)
Chondrichthyes本系是现存鱼类中最低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约有200多种,我国有140多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里。
其主要特征是
①终生无硬骨,内骨骼由软骨构成。
②体表大都被楯鳞。
③鳃间隔发达,无鳃盖。
④歪型尾鳍。本系共分两个亚纲,即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⑤无鳔,绝大多数海生。
⑥口位于腹面,横裂。
1、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两鳃瓣板鳃亚纲之间的鳃间隔特别发达,甚至与体表相连,形成宽大的板状,故名板鳃类,鳃裂5~7对,不具鳃盖。口位于头部吻的腹面,宽大而横裂,亦有横口鱼类之称,大多数眼后有喷水孔1个。皮肤鳍条为角质鳍条,歪尾形,不具鳔。输卵管前端开口于体腔。具泄殖腔,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本纲现存鱼类有鲨目和鳐目。
1)鲨目(Squa1ifomes)
鱼
鲨又叫鲨鱼或鲛,是本目的统称。为一群比较凶猛的大型食肉型软骨鱼类,共分14科,约有250~300种,我国海域中约有130多种,最大的鲸鲨体重可达5000kg左右,长可达20m。多数鲨鱼身体呈长纺锤形,鳃裂5对(极少数6~7对),开口子头部两侧,又称侧孔类。鲨鱼类的肝脏是制鱼肝油的主要原料之一,鲨鱼鳍叫做鱼翅,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味。有些鲨鱼的胆、卵、肝、肉、鱼胎等能作药用。现将有药用价值的七个科介绍如下:
a.须鲨科(Orectolobidae):头形稍尖,眼无瞬膜。有口鼻沟。鳃裂5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于腹鳍上方或后方,第2背鳍常位于臀鳍前面。椎骨内的石灰质片,围绕椎体成放射状。多栖于近海海底,以鱼类、软体动物或甲壳动物等为食。我国海域境内有5属,常见豹纹鲨属Steg0stoma、须鲨属OrectOloous和斑竹鲨属Chiloscyllium,其中少数可入药,如条纹斑竹鲨(又名狗鲨、大鲨)Chiloscylliumplagiosum(Bennett)。
翻车鱼(硬骨鱼纲)
b.皱唇鲨科(Triakidae):普通鱼头形,眼具瞬膜。牙齿细小,呈带状或铺石状排列。喷水孔显著。鳃裂5对,最后的鳃裂位于胸鳍基部上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尾鳍歪尾形,上叶远较下叶为长,尾柄无侧棱。近海栖息,我国沿海一带有产。主食虾、蟹及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我国有3属,即星鲨属Mustelus、丽鲨属Ca11iscyllium和皱唇鲨属Triakis。供药用的有灰星鲨Mustelusgriseus(Pietschmann)、白斑星鲨M.ManzoBleeker等。
c.真鲨科(Carcharh inidae):头部稍尖,眼具瞬膜。牙侧扁而大;使用1~3行。喷水孔细小或无。鳃裂5对,最后的鳃裂位于胸鳍基部上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于腹鳍前方。歪形尾鳍,尾柄无侧棱。常生活在暖水性海域,广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我国东海、南海有产。本科分11属。具药用价值的有黑鳍基齿鲨(明鲨)HypoprionatripinnisOhu、阔口真鲨Carcharhinuslatisto musFangetWang、黑印真鲨C.menisorrah(MulleretHenle)、侧条真鲨C.pleurotaenia(Blkr)、乌翅真鲨C.melanopterus(QuoyetGaimard)、沙拉真鲨C.sorrah(MulleeetHenle)等。
鱼
d.猫鲨科(Scyliorhinidae):头形稍尖,眼无瞬膜。无口鼻沟。鳃裂5对。背鳍2个,无棘,第1第背鳍位于腹鳍上方或后方,第2背鳍常位于臀鳍后面。椎骨内的石灰质片,围绕椎体成放射状。我国产6属。供药用的有梅花鲨Halaurusburgeri(MulleretHenle)。
e.多鳃鲨科(Hexanchidae):本科主要特征是背鳍单个,鳃裂6~7对。如扁头哈那鲨(又称扁头七鳃鲨)Heptranchi asplat ycealus(Tenore),为黄海主产的经济鱼类,肉食用,皮制革,肝能提鱼肝油,鲨胎入药能养血调经。
f.双髻鲨科(Sphyrnidae):头呈丁字形,似双髻而得名。眼位于髻的末端,具瞬膜。鳃裂5对,最后1对位于胸鳍基部上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于腹鳍前方,尾鳍歪形,上叶较下叶长。如锤头双髻鲨Sphyrnazygaena(Linnae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翻车鱼(硬骨鱼纲)
g.鲸鲨科(Rhincodontidae):体形较大。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基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RhincodontypusSmith.,可供药用,长可达20m。
2)鳐目(魟)(Rajiformes)
本目鱼类身体扁平形、菱形或圆盘形。胸鳍极度扩张,沿体侧直达头部,并与头部和躯干郁相互愈合,使鱼体构成菱形或圆盘形。口和鼻孔位于腹面,鳃裂5对,开口在头部之腹面,故又称下孔类。眼和喷水孔在背面,躯干和尾退化成细鞭状。是一类营海底栖生活的软骨鱼类,游泳能力不强,以贝壳或其他底栖动物为食。本目分9科,具药用价值的有以下3科。
鱼
a.魟科(Dasyatidae):身体扁平菱形或扁圆盘形。头部与躯干愈合。胸鳍前部不分化为吻鳍或头鳍,背鳍单个或缺。尾较细长,似长鞭,尾上常具锯齿状长棘。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中的毒腺构成毒器,能刺伤人。营海底栖。我国产有5属,沿海均有分布。供药用的有花点魟Dasyatisuarnak(Forskal)、赤魟D.akajei(MulleretHenle)。
b.锯鳐科(Pristidae):形体似鲨,不具圆盘。吻长而呈锯齿状故名。背鳍2个。尾较短,后尾上无锯样长棘。本科仅1属。我国南海和东海产的尖齿锯鳐PristiscuspiatusLatham可入药。
2、全头亚纲(Holocephali)
全头亚纲:头大而侧扁,两侧有鳃裂4对,有鳃盖状的皮膜遮着,外面只见1对鳃孔。体光滑无鳞,侧线发达。尾细长成鞭状,歪型尾。本亚纲因上颌骨与脑颅互相愈合而得名全头类,是一原始的、为数不多的深海鱼类群。共分2目,即软鳝目Chondrenchelyiformes(化石)和银鲛目Chimaeriformes。我国沿海及日本、朝鲜产的黑线银鲛。ChimaeraphantasmaJordanetSnyder,就属银鲛目科动物,它的背鳍和胸鳍是有名的“鱼翅”。
硬骨鱼纲
特征
鱼
硬骨鱼系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最多的一类,有2万种以上,大部分生活在海水域,部分生活在淡水中。其主要特征是:
①骨骼不同程度地硬化为硬骨。
②体表被硬鳞、圆鳞或栉鳞,少数种类退化无鳞。皮肤的粘液腺发达,
③鳃间隔部分或全部退化,鳃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骨质的鳃盖遮护,从鳃裂流出的水,经鳃盖后缘排走,多数有鳔。
④鱼尾常呈正型尾,亦有原尾或歪尾。
⑤大多数体外受精,卵生,少数在发育中有变态。
硬骨鱼系共分3个亚纲,即总鳍亚纲(Crossopherygii)、肺鳍亚纲(Dipnoi)和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其中辐鳍亚纲有多数种类可供药用。
1、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鱼
占世界上观存鱼类总数的90%以上,是现代鱼类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其主要特征是:
①偶鳍和奇鳍的鳍叶均由真皮性的辐射状鳍条支持。
②几乎全为硬骨。③一般被的骨鳞为圆鳞或栉鳞。
④多数为正形尾。⑤无内鼻孔。
③无泄殖腔,肛门开口于泄殖孔的前方。
辐鳍亚纲分为古鳕总目(Palatonisci)、多鳍总目(Brachiopterygii)、硬鳞总目(Chondrostei)、全骨总目(Holostei)和真骨总目(Teleostei)。现将有药用价值的硬鳞总目和真骨总目介绍如下:
(1)硬鳞总目(Ganoidomorpha)
鱼
本总目是辐鳍亚纲中较原始的鱼群。骨骼多为软骨,体表被硬鳞(或裸露),又叫软骨硬鳞鱼。体形呈纺锤形,似鲨鱼。头骨中脑颅为软骨组成,外表覆盖膜骨并形成鳃盖。吻发达,口腹位。终生具脊索。歪形尾。肛门和泄殖孔分开。现仅存鲟形目。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为辐鳍亚纲中比较古老的类群,体形较大,呈纺锤形。皮肤裸露或被覆5行硬甲(硬鳞)。我国有鲟科和白鲟科。
1)白鲟科(Polyodontidae):体表皮光滑无鳞。吻较长,头长为身长的一半。齿多而形小,触须1对。尾鳍具支鳍板。如白鲟Psephurusgladius(Martens),为我国特产鱼种,吻形长如象鼻而得名象鱼,重可达千斤以上,肉味肥美,分布在长江和钱塘江。
2)鲟科(Acipenseridae):体表有5行硬鳞。吻较短。头长不到体长的1/3。无齿。口前具触须2对。奇鳍
鱼
悉具支鳍板。本科分2属。其中东北鲟(史氏鲟)Acipenserschrelicki(Brandt).、中华鲟A.sinensisGray.、长江鲟(达氏鲟)A.dabryanusDumeri1.、鳇鱼 Huso daztricas(Georgi)等的鳔可作中药鱼嫖胶;肉和卵可食,尤以为名贵;骨可制高级涂料,是我国大型经济鱼类。
(2)真骨总目(Tdeostei)
是辐鳍亚纲中最高等的种类,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数量最多(鱼类中9种6属此总目),经济价值最高的一总目。主要特征是:
①体表被圆鳞或柿鳞(有少数种类无鳞)。
②骨骼高度骨化,具有特殊的单个犁骨、续骨、尾舌骨、齿骨及隅骨等。
③奇鳍鳞质鳍条的数目与骨鳍条数目相等。
④动脉圆锥退化,代以动脉球。
⑤肠内不具螺旋瓣。
⑥有鳔,与食道相通或不相通。
⑦大脑半球不发达,中脑及后脑发达。
⑧卵巢与输卵管相连,输尿管和生殖导管分开或形成共同管,开口于肛门后方。
⑨正型尾鳍。
鱼
全总目共分40余目,4H多科,2万种,下面介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或常见有经济价值的11目。
1)鲱形目(Clupeiformes)
本目是现代真骨鱼总目中最原始的类群,体表被圆鳞,头骨骨化比较差;膜骨仍保留原始的表面位置,下咽骨不呈镰状;背鳍及臀鳍无坚棘,腹鳍腹位,鳍条柔软分节;脊椎由若干个相同的椎体组成,大多骨化,中央有孔,无口须;鳔管发达,与食道相联通。多数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为海生,其中也有淡水生活的,或生殖期进入河湖产卵受精而为洄游性的鱼类,本目中供药用的主要有4科。
(A)鲱科(Clupeidae):主要特征是无脂鳍;无侧线;口裂适中,不达眼后;上颌具2附骨,形大,犬齿状小或缺。本科现有160多种,隶属50余属,主产在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水域,其次是北大西洋,以及非洲淡水域中。可供入药的有鳓鱼I1ishaelongata(Bennett)、青鳞鱼Harengu1azunasi(Bleeker)、中华青鳞鱼H.nymphaea(Richardson)、大眼青鳞鱼 H.ovalis(Bennett)、太平洋鲱Clupeapallasi(CuvieretValenciennes)、鲥鱼 Macrurareevesii(Richardson)等。
(B)鳀科(Engraulidae):本科与鲱鱼科主要特征相似,不同点是鳀科鱼类口裂甚大,远达眼后方;上颌附骨狭长。为小型成群的海滨鱼类,共分5属。我国沿海一带和长江中下游以及附近湖泊中均有分布。可供入药的有刀鲚CoiliaectenesJordanetSeale、风鲚C.mystus(Linnaeus)等。
(C)银鱼科(Salangidae):有脂鳍;体无鳞(仅雄鱼臀鳍基底有鳞一行);背鳍在腹蜡后;上颌前端无吻钩,口底无大褶膜;幽门和育囊不存在,多生活在近海及海河口。可供入药的有尖头银鱼 SalanxacuticepsRegan、长鳍银鱼SalanxLongianalis(Regan)等。
鱼
(D)鲑科(Salmonidae):为最重要的世界性经济鱼类之一。本科动物的主义特征是体表被鳞;上颌前端无吻钩;口底无大褶膜;有脂鳞,背鳍与腹鳍相对或稍前;幽门育囊存在。全科有2亚科9属,我国产6属,分布在北半球的淡水和海水中。可供入药的有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Reta(Walbaum)等。
2)鲤形目(Cypriniformes)
为鱼类中第二大目。体表被圆鳞或裸露,头部无鳞;有中喙骨弧,下咽骨呈镰状,脊椎的最前四枚常愈结,且两侧附有4对鳔骨(带状骨,舟状骨、间插骨及三脚骨等)构成韦伯氏器连接鳔的前端和内耳,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背鳍1个,腹鳍腹位,鳍多无硬棘,即使有也是没有超过3根的假棘。2013年已发现本目有5千种以上,多分布在温带和热带淡水域,只有2科为海产,我国约有600种。药用价值较高的有鲤科、鲇科、鳅科,胡子鲶科、鮡科,鮠科等。
(A)鲤科(Cyprinidae):体侧扁,呈棱形,体表多被圆鳞,头不被鳞;唇须1~2对或不存在,上、下颔无齿,特有咽齿1~3行,至多不超过8个;下颌骨形大而呈镰形;无脂鳍。分布在世界各地淡水中。本科占鲤形目总数的70%~80%,现有2千多种,隶属200多属,我国有100多属500种左右,可供药用的有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Rich)、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CuvieretValenciennes)、bu鱼AcanthorhodeuselongatusRegan、白鱼Anabariliusalburnops(Regan)、金线鱼(小鲈鲤)Sinocyclocheilusgrahami(Regan)、倒刺鲃Barbosdenticulatusdenticulatus(Oshima)等。
(B)鲇科(鲶科)(Siluridae):体粘滑无鳞,表面裸出或具骨板;有须4~6条;口大,两颌有利齿,下咽骨正常具细齿;鳃盖下骨不存在;无脂鳍,背鳍甚小或缺,无棘;臀鳍大而长,分枝的鳍条约50~85,尾鳍亦小。本种分2属,普遍分布在我国各地,为食肉性底层鱼。可入药的有鲶鱼Parasilurusasotus(Linnaeus)等。
鱼
(C)胡子鲶科(Clariidae):主要特征与鲶科相同,但背鳍甚长,有8条须。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以非洲的种类最多,我国分布1属两种。如胡子鲶Clariasfuscus(Lacepede)可供药用。
(D)鳅科(Cobitidae):体呈筒状,鳞细或退化,上颌边缘仅由前颌骨形成,咽喉齿1排,齿数常较多,有6至8或更多的须,其中常有一或两对吻须,一或两对颌须,还常有鼻须或颐须。胸鳍与腹鳍均不向左右平展。鳔形小,外包以骨质壳。本科鱼的最大耳石在椭圆囊中。本科共分3个亚科10余属50多种。常作药用的有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大鳞泥鳅M.mizo1epis(Gunther)、滇泥鳅M.mohoityyunnanNichols等。
(E)鮡科(Sisoridae):本科鱼类的两鼻孔很靠近,共有须8枚,鼻须生在两鼻孔之间,颌须的基部有皮片连吻部,故基部甚宽。鳃孔在下方两边相距很远。脂鳍存在,有时可发展为有鳍条的第2脊鳍。多分布在我国南方山谷溪流之中。共分4属。可供入药的有藏鮡Glyptosternonmaculatus(Regan)。
(F)鮠科(Bagridae):鮠科鱼类有2个背鳍,第1个前背鳍短,有锯齿状的棘,第2个为脂鳍。鳃膜与峡部相连。有须4对,1对鼻须,1对颌须及2对颐须。我国有6属50多种,各地均可见到,为最普通的一类。可入药的有中臀黄颡鱼Pseudobagrusmebianalis(Regan)。
3)鳗鲡目(Angviliformes)
本目鱼类体形圆而长。一般无腹鳍,背、尾、臀三种鳍连为一体不能区分,鳞极细或退化。脊椎骨数目甚多,最多可达260枚。本目分2亚目25科,有100多种。我国主产在南海。常见药用的有以下3科。
(A)鳗鲡科(Anguillidae):头部圆锥形,体有鳞退化后埋于皮中,排成斜行。鳃盖骨发达,鳃孔显著。舌明显。齿针状。胸鳍发达。本科有1属3种,主产在温热带海域。入药的有鳗鲡AnguillajaponicaTemmincketSchlege1、花鳗A.MarmorataQuoyetGamard等。
(B)海鳝科(Muraenidae):本科鱼均无鳞。体长或很长(身长可达体高的40~50倍)无舌。鳃孔小,呈圆形或水平裂缝样。无胸鳍。为温热带珊瑚丛、洞中生活的近海浅水鱼类。本科分6~7属,有60~70种。可入药的有网纹裸胸鳝G.ymnothoraxreticularis(Bloch)、斑条裸胸鳝G.punctatafosciata(Bleeker)、斑点裸胸鳝G.meleagris(Shaw)、花斑裸胸鳝C.pictusAh1.、波斑裸胸鳝G.undulatus(Lacepede)等。
(C)海鳗科(Muraenesoceidae):体长,无鳞,前部近圆而后部侧扁,尾部与体躯几乎等长或稍短。心脏近在鳃后。头长眼大,鳃孔显著,鳃盖发达。舌形狭,尖端稍游离。犁齿形大,无侧线。本科仅有1属3种。广布于东南亚一带,为凶猛底层海中肉食性鱼类。例如灰海鳗Muraenesoxcinereus(Forsk)。
4)海龙目(Syngnathiformes)
口前位,口裂上缘仅由前颌骨或前颌骨与颌骨共同组成管状吻。无颅顶骨和后耳骨。咽骨退化。鳃常呈簇状。脊鳍、臀鳍及胸鳍均不分枝,只有腹鳍与尾鳍部分分枝,若有第1脊鳍存在必为刺鳍,腹鳍如存在必为腹位或前腹位。雄性腹部有由皮褶形成的育卵袋。本目为体形特殊的小型海鱼。仅介绍供药用的海龙科。
海龙科S(yngnathidae):全体被膜质骨片。鳃呈丛簇圆叶状。脊鳍1个,全由软条组成,无腹鳍。尾细长,适于卷附在海藻上。肾小管及尿管均在体腔的右侧,随右主静脉而行。本科分10余属,广布于世界各处,我国产有9属。本科鱼类无食用价值,但为名贵中药,例如粗吻海龙Trachyrhamphusserratus(TemmincketSchlegel)、刁海龙Solenognathush ardwickii(Gray)、拟海龙Syngnathoidesbiaculeatus(Bloch)、刺海马 HippocampushistrixKaup.等。
5)鲈形目(Perciformes)
鱼类最大目。无鳔管。鳞片多为栉鳞。鳍有棘,背鳍通常由鳍棘和鳍条两部分组成。腹鳍多为胸位,也有喉位,多为1鳍棘5鳍条。口先端常呈斜裂状,锐齿着生在颌骨、犁骨和腭骨上形成齿带。鳃盖发达。本科为硬骨鱼系中最大的一目,有8千多种,我国产并入药的常见以下7科。
(A)鮨科(Serranidae):全体(连头部)被鳞,鳞片表面稍粗糙,犹如毡毛一样。侧线完全。下咽骨不结合,上颌骨不被眼前骨所覆着。犁骨与腭骨通常具齿。胸鳍的鳍条大都相似而多分歧。背鳍单个,其软鳍部臀鳍较长,臀棘3个。我国有18属63种,多产于温热带海域。入药的有鲈鱼Lateo1abraxjaponicus(CuvieretValenciennes)。
(B)石首鱼科(Sciaenidae):上颌骨多少被眼前骨所覆着,下颌不具触须。或间有1单独短须。下咽骨不结合。腭通常无齿。胸鳍或具腋鳞。本科有13属37种,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可供入药的有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黄姑鱼 Nibeaalbeflora(Richardson)、鮸鱼Miichthysmiiuy(Basilewsky)等。
(C)鲾科(Leiognathidae):本科鱼类身体方长而隆起,多少侧扁,体被圆鳞。前颌骨具有强度延伸性,当完全伸出时成一水平、向上或向下的管。我国有4属20种。人药的有黄斑鲾Leiognathusbindus(CuvieretValenciennes)等。
(D)石鲈科(Pomadasyidae):体形方长而侧扁。被中或小形栉鳞,眼前有鳞。侧线完全,线上鳞片较小。两颌长短相差不多,稍能伸缩,上下颌具分离齿,侧齿不作臼齿状。鳃盖骨不具刺。背鳍不呈深凹状,或具硬长而扁平的棘,臀鳍棘3,第2棘最长。本科为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的中型肉食鱼类,我国有5属21种。可入药的有纵带髭鲷HapalogenysrishinouyeiSmithetpope.、横髭鲷H.mucronatus(EydouxetSouleyet)等。
(E)金线鱼科(Scatophagidae):体形侧扁菱形。全体(包括头、脊鳍、臀鳍的鳍条部)均被细小的栉鳞,仅眼前无鳍。侧线完全而隆起,依背部的外廓向后行。头小,口小,前位,不能伸缩。有1属9种,广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各大河口中。可药用的如金线鱼Scatophagidusargus(Linn)。
(F)带鱼科(Trichiuridae):体形扁长如带故名。脊椎骨100以上。背鳍与臀鳍很长,并彼此连续看不出分界,腹鳍退化或不存在。无尾鳍。牙齿锐长。我国有2属4种,分布在暖海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能入药的有带鱼Trichiurushaumela(Forskal)、小带鱼T.multicusGray.、沙带鱼T.savala(GuvieretValenciennes)等。
(G)鲭科(Scombridae):体呈梭形而稍侧扁。被细小圆鳞。脂脸发达。两颌上的牙齿细弱。舌小而光滑。脊鳍两个,彼此分离很远,鳍条低于刺部。臀鳍与鳍条相似而相对。尾鳍深叉,尾柄上有上下两条较小的棱。本科有2属2种,例如鲐鱼PneumatophorusjaponicusHouttuyn.,可人药亦能食用。
6)鳢形目(Ophicoephaliformes)
体被圆鳞。颌舌弓与第1鳃弓的上鳃骨形成褶鳃呼吸器,副鳃腔及咽喉分布有很多微血管,也可进行呼吸。鳃很长,无鳔管。鳍无棘。若有腹鳍则为前腹位。本目仅一鳢科(Ophicephalidae)。其中乌鳢(乌鱼)OphicephalusargusCantor。既可人药亦可食用。
7)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
本目鱼类颌骨与头骨固结。鳃孔小,鳃腔上无气室。体表裸出,或被粗鳞,硬盾或密生硬刺。前背脊不具吸盘。腹鳍左右不相并。有侧线。尾鳞形状不一。全世界有200多种,我国产60多种。通常分布于温带及热带的海域或河里。
(A)兰子鱼科(Siganidae):体方长而侧扁。被很细小的薄圆鳞。侧线完全而简单。口小,前位,不能伸缩。腹鳍具外棘与内棘各一。尾柄形细而稍圆。为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水区域的食草鱼类。我国产1属10种。入药的有黄斑兰子鱼Siganusaramin(BlochetSchneider)。
(B)三刺鲀科(Triacanthidae):体侧扁,多少被细小而粗糙的鳞,鳞上多少有小刺。口小。各颌齿排列成2列,前列齿呈门齿状,后列齿稍圆。腰带不具活动性。背鳍棘部具3棘。可供入药的有短吻三刺鲀TriacanthusbrevirostrisTemmincketSchlege1.、尖吻三刺鲀T.strigiliferCantor等。
(C)鲀科(河鲀科)(Tetraodontidae):体圆形,有时很宽。裸露无鳞,光滑或有小刺,体躯能鼓气膨胀如球。两颌齿愈合成一片,中央有一缝。鳃孔小,紧位于胸鳍的前方。鼻孔形状特殊。胸鳍短宽。尾鳍明显。本科鱼类大多有毒,特别是产卵期中,其毒多含在肝脏与卵巢中,可致人死亡。能药用的有黑免头鲀Lagocephalusinermis(TemmincketSchlegel)、大眼免头鲀L.lunaris(BlochetSchneider)、棕斑免头鲀L.lunacisspddiceus(richordson)、虫纹东方鲀Fuguvernicularis(TemmincketSchlege)等。
(D)刺鲀科(Diodontidae):体宽而短,背部平扁。腹部能鼓气。全身除唇部和尾柄外,被有长刺而得名。上下颌骨齿板成鸟喙状。背鳍不具棘部。为生活在炎热浅海水草和珊瑚礁的鱼类。供药用的有九斑刺鲀DiodonnovemaculatusBleeker.、刺额短刺鲀Chilomycterusechinatus(Gronow)等。
(E)翻车鲀科(Molidae):体短而侧扁,后部平直,被皮质。体躯不能膨胀。口很小,前位。齿愈合成齿板,无中缝。背鳍与臀鳍甚高。无尾柄。为大海中飘流生活的鱼类。供药用的有翻车鲀Molamola(Linnaeus)、矛尾翻车鲀Masturuslanceolatus(Lienard)等。
8)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
成鱼体侧扁,左右不对称。被小圆鳞或栉鳞。两眼位于头部的一侧。有眼的一侧有色素。头骨不对称。背鳍与臀鳍的基底均长,一般无棘。腹鳍胸部或喉位,鳍条通常不超过6枚。成鱼无鳔。为近海的浅水鱼类,少数进入淡水域,全身平卧状营底栖生活。可入药的有牙鲆Paralichtysolivacus(TemmincketSchlegel)、马来斑鲆PseudorhombusmalayanusBleeker等。
9)海蛾鱼目(Pegasiformes)
体形似蛾而得名。体表被骨板。前鼻骨前部合并成一突起而呈齿状的吻部。后颞颥骨和头骨愈合。鳃呈梳状。胸鳍发达作水平状,有10~18枚不分支的鳍条,鳍条下部坚硬如刺,但末端软而分节。脊椎骨19~24枚,其中最前端的6枚固结不能活动,无肋骨。无鳔。为海滨小型鱼类。本目只有1科,其中能入药的有长海蛾PegasusnatansLinne。、龙海蛾P.draconisLinne。、飞海蛾P.volausLinne。、海蛾鱼P.laternariusCuvier。等。
10)灯笼鱼目(Scopeliformes)
本目似鲱形目,但口裂上缘仅由前颌骨组成。无中鸟喙骨。眼楔骨或有或无。脂鳍常存。腹鳍腹位,有时移至胸鳍之下。但腰骨块不与肩弧相连。发光器有或无。鳔若存在必有管。能入药的有大头狗母鱼Trachinocephalusmyops(BlochetSchneider)、多齿蛇鲻sauridatumbil(BlochetSchneider)、花斑蛇鲻S.undosquamis(Richardson)、长条蛇鲻S.filamentosaOgilby.、长蛇鲻S.elongata(TemmincketSchlegel)等。
11)合鳃目(Symbranchiformes)
体形似鳗,光滑无鳞。鳃常退化,鳃裂移至头部腹面,左右两鳃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横缝,故称合鳃目。无鳔。奇鳍变为皮褶。口裂上缘由前颌骨组成。例如黄鳝Monopterusalba(Zuiew),既能入药,也可食用。
2、肉鳍亚纲
总鳍目:矛尾鱼(最珍贵的动物活化石之一),现存唯一总鳍目鱼类,肉食,卵胎生
单鳔肺鱼目:美洲肺鱼、澳洲肺鱼。
3钓鱼方法
编辑
钓鱼分春夏秋冬四季钓鱼春季钓鱼需到有水草的地方钓鱼,夏季需到有流水的地方钓鱼,秋
季应黄昏时钓鱼,冬季应在深水去钓鱼
4营养价值
编辑
鱼类由于脂肪含量较低,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成为人类重要的食品。
深海鱼可以加在你每周的食谱中,鱼拥有肪酸,对于修复脑细胞效果非常好。吃鱼片可以远离阿兹海默症和其它类似疾病。
患有心血管疾病,导致中风、心脏病或高血压。吃鱼可以从中摄取的脂肪酸将发挥治疗作用,借助大量的有益油脂,来对抗你的血管炎症并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