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俺不知道,两脚兽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总爱拿口音、外貌来说事儿(歧!视!)。喵星人的世界简单得多,“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当然,现在能抓老鼠的猫也不多了。)
快到年底了,还没找到女票回家过年的助理汪,堂(不)而(知)皇(羞)之(耻)地在办公室练起了“英伦腔”,指望着靠这世界上最受欢迎(性感)的口音来泡妞。咳咳,英伦腔固然性感,可俺亲切(而多变)的本土口音,可一点不输给那些所谓“贵族”腔调。
英国口音有很多种,不同的口音代表着不同的出身和阶层:女王和前首相卡梅伦说的是RP,典型的贵族口音;英国BBC播音员用的是非常文雅的牛津腔;Cockney是最具代表性的工人阶级的口音,起源于伦敦东区。小汪子自知赶不上贵族出身(估计是不好学),立下了三个月学会牛津腔的flag。
因地区差异发展出不同的口音、方言,俺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要用口音来显示自己身份地位,甚至歧视别人的出身,俺可要给个大大的“差评”了。
在两脚兽看来,全世界的“喵喵”叫都没啥不同。
其实不然,瑞典隆德大学的语言学家苏珊就细心地发现,不同地区的猫口音有不同,目前她正在搜集该国大部分城市猫的声音,分析和研究生活地域对猫口音的影响。要是真能研究出个结果,俺可要好好感谢这位苏珊大姐,为喵星人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正名。
不过,俺仿佛能预见,如果猫的口音也被两脚兽归类划分,很可能就会变成除了品种外,又一个评判猫高低贵贱的标准,那岂不是增加了我等中华小土猫更不受待见的可能性?
两脚兽学口音很可能是为了装x,喵星人学口音就实际多了:为了和两脚兽更好“交流”,获得食物和照顾。不知道乃们有没有发现,喵星人之间很少用“喵喵”叫来沟通,更多是通过气味、动作(特别是尾巴)、眼神等“喵星密码”来安静交流。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发现,野生种群中的喵星人通常需要数百个小时,才会发出一声“喵”,而两脚兽饲养的喵星人发出叫声的频率显然高得多。早在2003年,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还证明了,每一只猫都会针对自己的主人,开发一套独特的“喵”语。
喵星人在和铲屎君的互动过程中,尝试不同叫声后,最终选择了一种最能引起注意的叫声,来和人“交流”。(这难道不是比那些蓝星人为一段异国恋学一门语言更令人感动咩?)
如此一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猫,有不同口音也就不奇怪了,毕竟,各地铲屎君的喜好不同。
别说俺自卖自夸,为了和两脚兽交流,喵星人必须得有点语言天赋。之前就有个火爆网络的视频,有一只天生会说中国话的外国猫,一直跟铲屎的喊:“我要,我要,我要……我要那个鱼……牛肉、牛肉面面。”只可惜碰上了个外国铲屎官,一点也听不懂中文。
这么好的语言天赋,要是生在我大中华,肯定是一只“要鱼得鱼,要罐得罐”的明星猫了。
说到这里,俺倒是很好(八)奇(卦),你家的猫有什么特别的口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