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味回锅肉的由来与几种做法[图]  版主加精哦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经典美味回锅肉的由来与几种做法[图]  版主加精哦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美味回锅肉的由来与几种做法[图]  版主加精哦

楼层直达
爱爱爱到死

ZxID:9316451

等级: 元老
有几个人会记得我.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0
一、由来:
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久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久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一)青椒回锅肉

猪后腿的二刀肉370克,青蒜(青椒、黄蒜台亦可)70克,大油25克,面酱12克,酱油,料酒各12克,白糖5克,豆瓣酱、葱各5克,味精3克。
    做法:

    (1) 将肉切成4厘米宽的条,用开水煮熟改切成片,青蒜切成寸段。
    (2) 将白肉先下入热油中煸炒至肉出油卷起,即加入豆瓣酱、面酱炸出味后下青蒜和其它各种调料,再翻炒几下即成。
(二) 蒜苗回锅肉

用料:五花肉(肥:瘦=3:2、带匹)、郫县豆瓣、料酒、花椒等
    配菜:蒜苗

    做法:
    1、将鲜肉煮至八成熟
    2、将煮过的肉切片
    3、烧油
    4、油开后,下郫县豆瓣,用大火炒至有香味溢出
    5、下切好的肉片炒至肥肉部分变小、打卷
    6、下配三、要领 
 
    1、选肉要精:
    要当天宰杀的鲜猪肉,后腿二刀,肥四瘦六宽三指,太肥则腻,太瘦则焦,太宽太窄都难成型。
    2、煮肉要调味:
    清水煮肉,难出肉香,因此,水滚开以后,要先放入生姜(用刀拍开)、大葱节、大蒜、花椒吊汤,等汤气香浓,再放入洗净的猪肉,六成熟就捞起备用,不能煮得太软。
    3、切肉要巧:
    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肥瘦易断,热的时候又烫手,下刀难以均匀,懂行的厨师,把捞起的肉放在冷水里浸一浸,趁外冷内热时下刀,现在有了冰箱,可以把刚煮好的肉放到急冻室里两三分钟,这就更好切了。
    4、配料要正当:
    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县豆瓣,用刀剁细,甜面酱要色泽黑亮,甜香纯正,酱油要浓稠可挂瓶壁。
  5、煎熬要拿准火候:
    掌握火候是回锅肉的关键。用中火,下肉片后,即下剁细的郫县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泽和味道深入肉中。火候油温拿捏得当的师傅,能把肉片熬制成一个一个的卷窝形状,俗称“灯盏窝”。肉片成窝时,立即放入甜面酱、酱油少许,也可适当放几滴料酒,放一点鸡精,以增加香味和鲜味。然后,马上加入配料,改为大火,翻炒致熟就可起锅。
菜蒜苗,炒熟即可

  四、注意事项
    做回锅肉,关键在精细二字,越简单的,就要越用心。

    热锅中油到四成温烫,就可放肉煎熬。切好的肉,放了一阵子,肉片就会粘连在一起,若要炒散,容易使肥瘦分离,若让肉片待粘连的油化开,自己分散,又容易造成下焦上腻,煎熬不均匀,因此,煮肉的汤要保持一定温度,肉片下锅前,用漏瓢将肉在汤中汆散,再入锅煎熬,这样,肥瘦不断,而且,肉片上一定的水分,还可保持肉的嫩软。四川人把回锅肉又叫做熬锅肉,烹饪技艺中,没有“熬”法,它是将炒、爆、煸、炸四法融为一体,使烹制的菜具有由四法而得的风味特点。
    一些在家里主厨的人,习惯冷锅放油,还习惯直接放生油熬熟后做菜,一般来讲,这都是烹饪之忌。冷锅热到劲起,油温过高,生油熬熟,油烟太重,炝入菜中,大败菜的本味。因此,应该待锅热后,放入已经熬熟的油,做回锅肉也要先放一点油,最好是熬熟的菜油,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应该待锅热后,放入已经熬熟的油,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现在城里人,已很少用菜油的,况且,市面上也很少能买着质地清醇的菜油,那就只好用调和油了。还有人怕油太重,干脆不放油,直接将切好的猪肉放入锅中煎熬,这样做,油是不重了,但肉也干焦了,入口难以化渣,全无了回锅肉干香中徐徐而来的细软。其实,嫌油太重,下配料和作料前,倒出一些就是。...

青椒回锅肉 详细做法

  料:猪肉(瘦) 250克   
    辅料:青椒 45克  青蒜 30克 

    调料:甜面酱 20克  豆瓣辣酱 10克  白砂糖 10克  味精 5克  植物油 30克  各适量 
    制作工艺
    1. 肉冲净,整块放入冷水中约煮20分钟;
    2. 用筷子试插,如无血水渗出即已熟透,捞出,待冷却后切成薄片备用;
    3. 青椒洗净,去蒂去籽,切成3厘米见方的小块;
    4. 青蒜去干皮,切段;
    5. 炒锅入油,先倒下肉片爆炒;
    6. 见肥肉部分收缩,再放入青椒炒数下,先行盛出;
    7. 用锅中余油,将甜面酱、辣豆瓣酱炒香,加高汤、糖、味精匀;
    8. 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
    9. 起锅前加青蒜同炒,待香味散出,即可盛盘食用。 

  连山回锅肉

这种肉,最强悍的是它的视觉冲击力——长可近尺(不会短过半尺),宽可三寸,却又可薄如CD。端上桌来,只见那一张张的酱红肉片,逶迤起伏在大磁盘中,如果是第一次见面,那冲击和震撼力估计不会亚于旧社会第一眼看到自己美丽的新娘 在所有成品肉食中,连山回锅肉才是绝对配得上用“张”这一个量词的,又长又宽又薄,没有过硬的刀功,是断断切不出来的。如果功力不够,需得先把煮过的肉冷冻过了再切,不过这又有点象谭腿配上鞋中刀,胜之不武。那肉,只能是坐墩儿(臀),一半肥一半瘦,甚合阴阳之道。入口不腻,香浓软糯,杀伤力无可比拟,有首歌唱的好——“就这样被你征服”!在下箸之前,你最好做个试验,试试你的嘴巴能不能包住三个乒乓,若不能,你最好一张肉分两次嚼,否则那香香浓浓的肉油会顺着你的嘴角流下来而你却不容易察觉,因为这时油的温度等于体温,且油比水轻,从嘴角流下来时不会有爬酥感。你坐在桌前嚼香肉,嚼香肉的MM在隔桌看你,香油爬过了你的嘴角,你爬进了MM的梦里。 连山回锅肉的主配料除了蒜苗、青椒、陴县豆瓣、永川豆豉之外,还有一样不可少的东西——炸锅魁,一定要炸香脆。当你干掉一张肉之后,夹一块三角形的噶蹦脆的锅盔入口,这叫缓冲,又交互补。道家的文化再一次得到了印证和体现:肉是软糯的,锅盔是酥脆的,蒜苗是香艳的,青椒是清醇的,而你却是晕眩的。来兴趣了吧?循着炒回锅肉的法子,参照我勾勒的要素,你回家去试试!!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8
DB+8

您好:非常高兴能查看到 ..

人生就是这样



相知 相识 相爱 相恋



腻了 吵了 淡了 散了
猴岛客服008

ZxID:9137763

等级: 少尉
A生问:活着是为什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4 0
Re:经典美味回锅肉的由来与几种做法[图] 版主加精哦
不错

楼主留言:

谢谢  我会继续努力的

此ID 不是本人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