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老谋子的《活着》,小说是很久以前看的,看了两遍,印象深刻,整个人都被震撼了。而电影给我的感觉却是平平一般,原因就是它不够残酷,书中那种对人物/事件的刻画残酷到极致,看得让人不自觉地为富贵考虑活着的意义。余华面对历史毫不回避,因此让人真实的感受到建国初期的混乱、三年饥荒的恐怖、领导干部的残忍、文革的荒唐等等,而老谋子刻意的回避了,因此电影中充斥着许多阳光,当然我不是指责导演,因为导演和作家不同,导演可以是被和谐的艺术创作者,而和谐后的作家则没有资格称为作家。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样被和谐后的影片依然被禁播,我听过一些消息,据说是老谋子拍这部电影时已经删减许多,但是依然过不了关,这也许是他的无奈。
书中有贵是因为为领导干部妻子过度献血死亡,而非电影中被汽车压到墙被砖石打死,当时学校组织同学们献血,一群学生都去验血,没有被抽上的斗闷闷不乐,而有贵“有幸”符合干部老婆的血型感到无比自豪,最后光光荣荣、高高兴兴献血去,凄凄惨惨死回家。余华对当时的那个年代的那种意识形态描写的细微如致,这一段是我最为震撼的一段。
书中许许多多的东西电影都没有拍出来,而且这些都是最最残酷和诉说人性的东西,所以我认为看过小说再看电影就觉得电影一般。电影中的人们不说很幸福也算一般幸福,哪里有对生活无比感慨地资格??哪里能理会“活着”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回头看我们现在的社会状况,比电影中的人物苦的多得多的人比比皆是!!毫不夸张地说比电影中人物更为痛苦的人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