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是供主创炫耀想象力和奇观的舞台,但若离现实基础太远,就会失去观众共鸣,因此掌控分寸感是个高端活儿。《逆世界》的独特世界观十分吸引人,是这分寸感的体现。它虚构出“双重引力”的概念,由此延伸出三定律,一方面尊重大众习以为常的引力观念,一方面用反物质解释互相作用,没有超出普通观众的理解范围,上下截然颠倒的一刀切设定也避免观众弄死太多脑细胞。至于除两颗星球接壤外的领域,因与故事无关而被忽视,省了枯燥的理论阐述,更免招来无尽且不必要的追问,剩下的,就看美工和特效组一展所长了。
虽然科幻背景被大幅简化,但因其创意独具又匪夷所思,仍引来不少影迷挑刺,其实对于这样太多“最终解释权归主创所有”的软科幻,实在较不得真,剧作略过之处,非不能解释,大多是因为不想,这是出于控制节奏和突出主题的考量,如果变成一部《盗梦空间》,爱情主线就会被淹没。其实,本片最显眼的毛病在于科幻包装下的故事本身,稍用现实逻辑衡量,就看得出马虎。比如明知男主混入了上层世界,为何不跟踪监视与他有密切关系的女主和中转站老雇员?又为何不能靠分析他的尿液查明身份、去贫民窟执行逮捕?很难想象那个等级森严、科技昌盛的文明国度,鉴证与执法力比当今的CSI和FBI都不如。
不难发现,若抛开幻想成分,影片的故事基调是偏向现实和严肃的,连喜剧段子都很克制,但其中涉及小人物与大体制对抗的情节,却偏偏都超现实的不像话。男主开始寻爱后越来越接近战无不胜的007,尤其是匆匆一吻后转身离去,以敏捷身手跳上缆车逃离追捕那一幕,着实是这位超级间谍和花花公子附体,他还有个媲美Q博士的智囊,此君才智出众,却默默无闻三十多年后方一朝逆袭,化身支援男主独闯龙潭的科学天才,兼与大财团分庭抗礼的创业家,早知如此,被公司解雇时当欢呼雀跃而非黯然神伤才对嘛。这样涂抹性格的潦草处理在结尾最是明显,观众大多仍在苦等高潮来临,影片即仓促的结束了,像是编剧在写一篇限时作文,眼看交卷时间降至,匆匆给个大团圆,之前张牙舞爪的资本家与警察全成了一推就倒的布娃娃。
正如开篇旁白点出,影片重点不在科幻思辨也不在正邪角力,而要竭力炮制梦境般的真爱传说,每逢男女主角邂逅,画面被笼罩在柔和满溢、金灿灿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亦幻亦真,叫人看的欣羡又神往。但刨除视觉化温馨带来的浪漫体验,这段“翻天寻爱”实在谈不上太多波折,一再重复又故作惊险的木仓击、皮鞋着火的洋相和几处摆脱警卫的摸爬滚跳,就构成全部的阻碍,女主失忆一条线则基本被浪费了。这对异世男女要长相厮守,怎么也该比《泰坦尼克号》穷少年与贵小姐冲破更大的阻力,最起码应与《美女与野兽》一个级别,但影片只掀起几个有惊无险的小波涛,就让爱船成功靠岸,与那老员工的身份裂变一样,说服力欠奉。影史留名的爱情故事,都有相当的曲折和磨难衬托真爱之伟大,若没有生离死别的肉体牺牲,必有痛苦万分的内心缠斗,《逆世界》轻车熟路,缺少回味和咀嚼,只是一个精致而迷人的童话。
影片描摹的世界贫富悬殊,以法令强制分离,只靠“中转站”和运货缆车交通,从概念和视觉风格都让人想起《全面回忆》里的联邦和殖民地。鉴于不同人群存在“成分”上的差异,象征现实中的种族隔离更贴切,男女主的反抗与结合也被笼盖上追求自由平等的光华。结尾遐想了一幅种族大融合的和谐图景,十分赏心悦目,但影片还交代女主角怀孕,反而画蛇添足。实现种族平等、消除歧视和争端,需人们做出思想上的根本转变,DNA融合只是消极反抗手段,这处情节,引人误解,削弱了主题。更糟的是,许多影迷对于怀孕可能的纷纷质疑,令主创开篇小心翼翼阐释世界观的努力,晚节不保。